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75篇
综合类   403篇
预防医学   82篇
药学   263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沈翔  李雅琪 《职业与健康》2013,(19):2449-245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汉、彝族剖宫产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比较汉、彝族妇女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新生儿娩出的Apgar评分、麻醉不良反应等的差异。结果2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作用完全时间、罗哌卡因用量存在差异性,彝族为(3.98±1.93)min、(10.85±1.86)min、(5.11±0.94)ml;汉族为(2.35±0.76)min、(8.37±0.58)min、(3.12±1.03)ml;2组镇痛效果(X2=5.16)及肌肉松驰效果(x2=4.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娩出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汉族、彝族患者剖宫产术中腰一硬联合麻醉量效效应不同,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不同,个体化用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2.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7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等比重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探讨其用于下腹以下手术的可行性。方法782例下腹以下手术的患者,麻醉前大量扩容,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等比重0·5%罗哌卡因腰麻后硬膜外置管,必要时硬膜外推注2%利多卡因以补充麻醉不足。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腰麻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大部分不需追加2%利多卡因。腰麻后血压、心率下降,以及腰穿产生放射性异感,产科多于其他科。结论等比重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用于下腹以下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比较相同剂量的耐乐品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的效能,以探讨剖宫产的最佳局麻药。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二组,用0.75%耐乐品和布比卡因各1.8ml,分别用脑脊液0.7ml配成等比重溶液,用25C蛛网膜下腔阻滞穿刺针,于13~4间隙穿刺,在15S内缓慢将2.5ml药液注入蛛网膜下腔,比较两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恢复时间的异同点。结果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上,耐乐品〉布比卡因;在恢复时间和最大阻滞时间上耐乐品〉布比卡因;在最高麻醉平面上布比卡因〉耐乐品;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上,耐乐品〉布比卡因;在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和恢复时间上布比卡因〉耐乐品;在镇痛效果及肌松上布比卡因〉耐乐品;在低血压、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上,布比卡因〉耐乐品。结论耐乐品具有布比卡因的优点,而且能克服布比卡因的缺点,是蛛网膜下腔阻滞行剖宫产更为理想的局麻药。  相似文献   
104.
术后镇痛罗哌卡因最小运动阻滞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罗哌卡因的最小运动阻滞浓度(minimal motor-blocking local analgesic con-centration,MMLAC)。方法选择30例妇科手术患者,在术前硬膜外给予罗哌卡因10 ml,第1例患者罗哌卡因的浓度为0.660%,下1例患者的药物浓度根据前1患者有无运动阻滞情况来上调或下调1个浓度级。注药30 min后Bromage评分〈4分定为运动阻滞有效。结果用序贯法测得妇科手术硬膜外镇痛中罗哌卡因的最小运动阻滞浓度为0.706%,95%的可信区间为(0.6852%-0.7272%)。结论本研究测定的罗哌卡因最小运动阻滞浓度,对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罗哌卡因的合理应用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奎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582-1583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下的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患者149例,其中应用左旋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麻醉76例,为A组,应用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73例,为B组。观察患者的麻醉起效的时间(T0),完全起效时间(T1),麻醉持续时间(T2)、双下肢运动完全恢复时间(T3)及Bromage评分和药物的用量。[结果]两组在T0、T1、T2、T3及Bromage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均可安全用于妇科手术,但左旋布比卡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等效剂量的0.67%罗哌卡因和0.5%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30例。R组于蛛网膜下腔注入0.67%罗哌卡因1.8 ml,B组注入0.5%布比卡因1.5 ml。观察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腰麻后不良反应,腹肌松弛情况,产妇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60例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与B组比较,R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p<0.05)。R组感觉阻滞胸椎平面低于B组(p<0.05)。与B组比较,R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寒颤、术后下肢感觉异常、头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R组产妇麻醉满意度高于B组(p<0.05)。两组腹肌松弛情况和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0.67%罗哌卡因和0.5%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可安全用于剖宫产麻醉,其中0.67%罗哌卡因不良反应较少,可提供更高的麻醉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156例ASAⅠ-Ⅱ级的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双盲对照观察。所有产妇均采用蛛网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观察组硬膜外维持用药为0.2μg/ml舒芬太尼和0.1%罗哌卡因,对照组为2μg/ml芬太尼和0.1%罗哌卡因。观察比较两组给药后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镇痛满意度、各时间点的VAS评分、运动阻滞、产后出血量、产程、新生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起效时间较对照组快,且镇痛效果、镇痛维持时间及镇痛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0 min以后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Bromage评分、产后出血量、产程、新生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鞘内给药在分娩镇痛中具有镇痛起效快、镇痛作用强、镇痛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付琦  韩雪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10-1612
目的:比较单用左旋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芬太尼用于乳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5例择期行乳癌根治术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随机分为3组,Ⅰ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Ⅱ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芬太尼(2μg/m1);Ⅲ组:0.125%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2μg/ml)。观察患者术后24小时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Ⅰ组VAS评分,总用药量及PCEA泵按压次数与实际进药次数比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用于乳癌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9.
唐万彪  冉兴  姚文  王珏  唐明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15-1616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 ̄Ⅱ级外科中下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选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手术后使用一次性微量止痛泵行病人自控镇痛(PCEA)。R组:0.2%罗哌卡因,L组:0.5%利多卡因,泵中均加入度冷丁200mg,芬太尼0.3mg,输注速度2ml/h,在镇痛效果差时推注罗哌卡因5ml(未稀释)。分别于镇痛开始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镇痛各时间段VAS评分平均R组为(2.1±0.3)分、L组为(3.8±0.5)分,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满足病人术后镇痛需要,但罗哌卡因优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10.
彭丹丹  王敏  谢林碧 《安徽医药》2015,36(8):985-98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在肌间沟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上肢长时间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方法 60例急诊断指(多指)、断腕或断臂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手术时间8~10 h,随机分配为2组 (n=30):罗哌卡因组(R组)采用1%罗哌卡因15 mL+2%利多卡因10 mL加生理盐水至40 mL;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组(DR组)采用1%罗哌卡因15 mL+2%利多卡因10 mL+盐酸右美托咪定1 μg/kg加生理盐水至40 mL。以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分支(腋神经)及腋路臂丛神经主分支(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止血带充气压力200~250 mmHg,压迫时间90 min。观察并记录入室时(T0)、阻滞后1.5 h(T1)、3 h(T2)、4.5 h(T3)、6 h(T4)、7.5 h(T5)、9 h(T6)及术毕(T7)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MAP、HR),同时以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止血带反应的程度,若无法忍受止血带反应,臂丛加药后试验结束。记录患者止血带耐受情况,并以Ramsay评分评价R组及DR组的镇静程度,记录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R组相比,DR组患者对止血带耐受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止血带疼痛时间出现延迟(P <0.05) ;与R组比较, DR组T1~T5时HR减慢(P <0.05),DR组有7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两组均未出现止血带严重并发症。 结论 1 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1%罗哌卡因对减轻上肢长时间手术带来的止血带疼痛安全、有效,并可延迟止血带疼痛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