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3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205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271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124篇
内科学   1751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72篇
特种医学   1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608篇
综合类   2423篇
预防医学   610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1083篇
  3篇
中国医学   591篇
肿瘤学   13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1200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737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92.
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维 《医学综述》1998,4(8):428-430
<正>Szarszewski和Code发现,在消化间期当食物从胃排空至回肠末端时,小肠即停止运动,随后出现一种静息和运动循环往复的空腹小肠运动,并将其命名为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Interdigestive migrating motorcomplex MMC).随着小肠测压和肌电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小肠MMC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能在近乎生理的状态下记录人昼夜消化间期和消化期的小肠运动,小肠MMC被认为是评价小肠运动功能的敏感指标,许多胃肠运动性疾病均与小肠MMC异常有关,本文综述近年来小肠MMC的研究进展.1 小肠MMC的特征1.1 MMC具有时相性 小肠MMC是一种周期性的时相性收缩,根据小肠静止和运动交替出现的周期性变化,整个MMC周期可分为4个时相:Ⅰ相为静止期,几乎没有收缩活动,持续约45分钟;Ⅱ相为间断的不规则收缩期,持续40分钟;Ⅲ相为强力收缩期,以最大频率规律地收缩,十二指肠、空肠约12次/分,回肠10次/  相似文献   
93.
足月男婴 ,因窒息于生后 1 h住院。因宫内窘迫、臀位行牵引娩出。1 m in阿氏评分 5分 ,复苏后 1 0 min阿氏评分 1 0分。入院时 T 36℃ ,P 1 32 / min,R 5 2 / min,体重 2 .75 kg,激惹 ,四肢凉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4 s,前囟平 ,口周轻紫绀 ,第一心音低钝 ,两肺呼吸音清 ,肌张力正常 ,拥抱反射弱。血糖、血气、电解质正常。肌酸激酶 1 6 6 7U / L ,血尿素氮 5 .4 6 mmol/L ,心电图 QT延长。头颅 CT:右颞顶部缺氧缺血性改变、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入院诊断 :1新生儿窒息 ;2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3蛛网膜下腔出血 ;4多器官功能障碍。予给氧…  相似文献   
94.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及CT、MRI的临床应用;发现多发性脑梗塞及分水龄区大片脑梗塞等导致的脑血管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oa.MID)逐渐增多。本对临床确诊的MID发病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5.
Ilizarov技术及其外固定架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俄罗斯学者Ilizarov经过大量临床试验,提出了"张力-应力"法则,此法则成为了后来牵张成骨技术的理论基础并极大促进了其在临床的推广和应用.尽管肢体延长术(Ilizarov技术)在临床上取得了极大成功,但仍然有许多的并发症发生.本文详细介绍了肢体延长术的发展历程、常见综合征及其处理原则、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从事肢体延长的各级医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患者,男,72岁,主诉心谎、胸部撞击感2天.心脏听诊发现患者心律明显不齐,但无脉搏短绌.平时体健,已坚持冬泳24年,既往无晕厥史.经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为房性心动过速,P'形态不同于窦性且规律出现,P'-R间期为0.4秒,房性心律150次/分,估计为房性折返邀动引起.而R-R间期明显不齐,测量10次R-R间期时间为10.7秒,平均心室率约56次/分.  相似文献   
100.
本文着重从软件方面介绍了QT间期离散度的实现方法,包括心电信号的采集、显示、数字信号处理、关键点的识别等,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部分关键源程序及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