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0篇
临床医学   588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7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73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8篇
  4篇
中国医学   34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刘俊  华自森  李诚诚  许静 《陕西中医》2020,(12):1759-176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重用伸筋草治疗脑梗死后痉挛型偏瘫的作用。方法:收集脑梗死后痉挛型偏瘫患者共8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西医治疗加康复训练和补阳还五汤治疗; 研究组44例,西医治疗加康复训练及补阳还五汤重用伸筋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患侧上下肢肌张力、临床疗效、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以及上下肢运动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上下肢肌张力≤1级者占比均升高,且研究组中≤1级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患侧上下肢FMA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重用伸筋草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患侧上下肢肌张力,改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患侧运动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2.
93.
采用静息态fMRI并基于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研究卒中后抑郁患者(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局部自发脑活动和默 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功能连接变化模式。 方法 纳入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PSD患者(PSD组),以 及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均匹配的单纯缺血性卒中未抑郁患者19例(对照组)。分别采用MMSE、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测试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 然后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图像预处理后计算ReHo值并提取两组DMN成分。比较组间ReHo值和DMN功 能连接差异,并提取差异脑区的ReHo值和功能连接值与PSD组患者HAMD-17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SD组右侧海马旁回和左侧小脑脚2区ReHo值升高(P <0.001,体素值>20 mm3, 未校正),并且在DMN中左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增强[P =0.011,校正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 FDR)]、右侧楔叶功能连接减弱(P =0.006,校正FDR)。右侧海马旁回的ReHo值与HAMD-17评分呈正 相关(r =0.556,P =0.011);右侧楔叶功能连接值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r =-0.574,P =0.008)。 结论 PSD患者存在局部自发脑活动以及DMN功能连接异常并与患者的抑郁情绪相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基于静息态脑电图探索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脑网络特征异常改变,提取 客观生物标志物。 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脑电数据库中缺血性卒中慢性期患者病例资料,收集静息态 脑电图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MMSE及NIHSS评分资料。以HAMD评分 ≥20分为分界值,并通过病灶位置及体积匹配将患者分为PSD组和卒中后非抑郁(post stroke nondepression, PSND)组。脑电图数据预处理后,分别基于相干性虚部及能量包络在皮层源层面建立不同 频段功能连接矩阵,采用基于网络的统计方法分析两组间差异。 结果 与PSND组比较,PSD组患者①基于相干性虚部的脑网络连接在δ频段减弱,以顶叶脑区连接 减弱更明显;θ频段减弱,以左侧额顶颞枕、边缘叶及右侧额叶连接减弱更明显;γ频段增强,以左 侧额叶、边缘叶及右侧顶叶脑区连接增强更明显;②基于能量包络的脑网络连接在α频段增强,以双 侧顶枕叶脑区连接增强更明显。 结论 PSD患者脑网络发生异常改变,静息态脑电图是揭示这种改变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5.
王国祥 《辽宁中医杂志》2009,(11):1973-1975
目的:比较与分析不同取穴方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诱发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脑中风后遗症并伴有单侧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11人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对偏瘫肢体的痉挛侧和非痉挛侧进行电针治疗方法,以诱发肌电图中的H波和M波的变化,作为反映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客观指标。结果:(1)患侧肢体Hmax振幅(7.61±1.23)和H/Mmax比值(0.86±0.19),明显高于健侧Hmax振幅(4.66±1.23)和H/Mmax比值(0.55±0.11)(P<0.01),Mmax振幅无明显差异。(2)针刺刺激非痉挛侧经穴后,Hmax振幅随即由5.32mv降低至1.68mv,刺激停止后并立即未恢复到针刺前水平。(3)针刺后的痉挛侧和非痉挛侧的H/Mmax比值都明显下降,与针刺前比较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非痉挛侧的H/Mmax比值低于痉挛侧。结论:针刺非痉挛侧肢体的穴位,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异常活动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痉挛侧肢体的穴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交互抑制的反射活动,对异常活动的脊髓α运动神经元产生了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6.
本文首先分析巨刺法治疗偏瘫的效应基础在于健侧取穴、促进患侧,与联合反应的效应本质一致,提示联合反应是巨刺法治疗偏瘫的神经生理机制。然后在认识联合反应的概念、基本特征、偏瘫中的作用与地位认识的基础上,对于针灸巨刺法的临床运用范围、疗效、刺激强度,临床运用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7.
摘要 目的:探索在肌电控制机器人协助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肘关节康复训练中,有关肘关节电生理﹑动力学﹑运动学等多项参数的变化情况,并为脑卒中评估提供更加全面的定量评估方法。 方法:本研究募集了8例偏瘫患者,对其分别进行了20次肌电控制机器人辅助的肘关节康复训练,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肌电信号,肘关节力矩信号和角度信号。 结果:训练后Fugl-Meyer上肢功能评测值显著大于训练前(P<0.05),Ashworth量表值显著小于训练前(P<0.05);在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VC)实验中,肘关节屈曲与伸展的MVC力矩显著大于训练前(P<0.01);三头肌的力矩-肌电比显著大于训练前(P<0.05);在无辅助跟踪运动中肘关节运动角度和目标角度均方根误差(RMSE)显著小于训练前(P<0.05)。 结论:肌电控制康复机器人肘关节康复训练从关节力矩、肌肉效率、运动精度等多个方面改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以上参数从多角度定量反映了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状态,具有应用于临床运动功能评估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间歇性θ节律刺激(i TBS)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RMS、CR)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43例,随机分成刺激组(22例)及对照组(21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刺激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于病灶侧大脑M1区实施为期2周的i TBS刺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集偏瘫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均方根值(RMS)、协同收缩率(CR)及上肢Fugl-Meyer (FMA-U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RMS值、FMA-UL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CR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刺激组RMS、CR值、FMA-UL及MBI评分变化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与单纯常规康复相比,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联合i TBS刺激更能提高脑梗死患者偏瘫侧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均方根值,降低其协同收缩率;同时也更有利于脑梗死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整体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双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5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治疗组采用双侧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神经发育法训练患侧上肢,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的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MA-UE、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FMA-UE、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双侧运动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效果。方法 58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组成常规运动治疗组(A组,n=27)和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组(B组,n=31)。分别于入组时、治疗8周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评定上肢功能评分和改良Ba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B组各项评分改善优于A组(P0.05)。结论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