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0篇
临床医学   584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7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73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8篇
  4篇
中国医学   3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并由两名评价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5.1.0中的方法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估,运用Rev Man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个RCT,共包括94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1)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OR=1.88,95%CI(1.35,2.61)];(2)MAS评分:针刺(综合)组疗效优于康复组,有统计学意义[WMD=-0.58,95%CI(-0.77,-0.39)];(3)FMA评分: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WMD=10.90,95%CI(8.69,13.11)]。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有一定的疗效,在与康复结合时更能凸显优势。但是由于纳入文献研究质量不足,目前不能对其疗效得出肯定性结论,需要以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2.
朱宁  赵伟丽  朱洪山  刘海朋  李晶 《安徽医药》2018,22(12):2431-2434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HAMD评分及血清神经肽Y(NPY)、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PSD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观察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rTMS,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入院时及治疗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抑郁评分(HAMD、MARDS、SDS)、血清NPY、BDNF、CRF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MARDS、HAMD及SDS分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②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4.12%(32/34)较对照组64.71%(22/34)高(P<0.05);③两组治疗后血清CRF水平低于治疗前,BDNF及NPY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4.71%(5/34)与对照组8.82%(3/3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采用盐酸帕罗西汀及rTMS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NPY、BDNF、CRF水平,降低HAMD评分,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43.
朱宁  段燕燕  王娜  薛孟周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2):1481-1486
背景 卒中后抑郁为卒中后常见的情绪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目的 探究理情行为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睡眠及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的71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对照组35例、联合治疗组36例。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片(第1周25 mg/d,第2周起50 mg/d,连续4周),联合治疗组患者在药物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理情行为疗法(30 min/次,3次/周,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4周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失眠程度、抑郁情况、焦虑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进行评定。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SI、HAMD-17项评分低于药物对照组,MBI评分高于药物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ISI、HAMD-17项、HAMA评分低于组内治疗前,MBI评分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焦虑情况改善情况优于药物对照组(P<0.05)。 结论 理情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较单独药物治疗能更好地减轻卒中后抑郁患者失眠程度,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4.
朱晓鹏  戎军  周明倩 《新中医》2021,53(2):112-115
目的:观察柔筋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柔筋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关节痉挛程度(Ashworth)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对照组为7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Fugl-Meyer、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筋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关节痉挛程度,提高运动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5.
党明  宗晓  何涛 《新中医》2021,53(2):197-200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技术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按照随机奇偶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情志护理干预。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遵医行为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HAMA、HAMD、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按时用药、合理饮食、配合锻炼、定期复诊评分及总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情志干预可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改善遵医行为,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步态分析系统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i00例伴有行走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康复治疗前后(3个月)均采用计算机辅助步态分析系统评价患者步态并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计算机辅助步态分析系统的评价指导下进行步行能力训练,对照组则不依据步态分析检查结果进行训练。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异常步态具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计算机步态分析系统指导步行训练可有效地矫正或改善偏瘫步态。  相似文献   
47.
脑卒中患者每日训练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例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常规神经科治疗和早期良肢体位摆放,康复组同时进行脑卒中每日训练计划。治疗前后全部患者用Brunnstrum评价肢体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3个月后康复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P<0.01)。这为无条件进行正规系统康复的患者提供了一套实用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证实上肢圆周运动反馈仪在左、右侧肢体偏瘫评定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正常人及左、右侧偏瘫患者各10例,均接受上肢圆周运动反馈仪测定,其中偏瘫患者均接受30min/d共1个月的仪器训练,训练结束后再次接受仪器测定,获取综合力向量值、时间、频率参数,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左侧肢体偏瘫患者在三区的力向量均值、时间、频率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右侧偏瘫患者力向量参数变化不明显(P>0.05);正常人和左侧偏瘫患者各区力向量均值在训练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上肢圆周运动反馈仪能客观反映左侧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和改善左侧偏瘫上肢综合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左洛复联合丹栀逍遥丸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左洛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丸,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在治疗2、4、6、8周后,观察组的HAMD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1、3.317、3.971、3.348,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优于对照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5,P<0.05)。结论左洛复联合丹栀逍遥丸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调查分析偏瘫患者口腔健康知识、口腔保健态度和口腔卫生行为情况。方法 2019年8月15日至9月15日在北京博爱医院由脑卒中、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偏瘫患者,通过纸质问卷方式,调查其人口学信息、口腔健康知识、口腔保健态度和口腔卫生行为等情况。结果 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4份。刷牙习惯好的103例,能独立步行的患者刷牙习惯好的比例最高(χ2=6.564,P=0.038);口腔健康知识平均分5.3,平均正确率75.7%;口腔保健态度平均分3.3,平均正性态度率81.8%,不同特征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Z <5.299, P> 0.05)。12个月内有口腔科就医经历59例,不同性别和出行方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χ2 <4.707, P> 0.05)。结论 能独立步行的患者刷牙习惯好的比例最高,偏瘫患者口腔卫生知识及健康态度有待提高,口腔卫生服务利用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