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594篇
  免费   19745篇
  国内免费   8275篇
耳鼻咽喉   1944篇
儿科学   4732篇
妇产科学   2506篇
基础医学   34672篇
口腔科学   5564篇
临床医学   26346篇
内科学   34165篇
皮肤病学   2997篇
神经病学   18452篇
特种医学   72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20896篇
综合类   41196篇
现状与发展   28篇
一般理论   29篇
预防医学   25995篇
眼科学   5728篇
药学   26553篇
  140篇
中国医学   12153篇
肿瘤学   17257篇
  2024年   696篇
  2023年   3665篇
  2022年   7451篇
  2021年   9920篇
  2020年   9074篇
  2019年   8173篇
  2018年   7980篇
  2017年   7908篇
  2016年   8469篇
  2015年   8322篇
  2014年   14607篇
  2013年   16209篇
  2012年   13869篇
  2011年   15594篇
  2010年   12949篇
  2009年   12628篇
  2008年   12692篇
  2007年   13629篇
  2006年   12281篇
  2005年   11809篇
  2004年   10132篇
  2003年   8967篇
  2002年   6800篇
  2001年   6534篇
  2000年   5359篇
  1999年   4804篇
  1998年   3756篇
  1997年   3409篇
  1996年   3276篇
  1995年   3177篇
  1994年   2857篇
  1993年   2492篇
  1992年   2255篇
  1991年   1996篇
  1990年   1654篇
  1989年   1549篇
  1988年   1485篇
  1987年   1242篇
  1986年   1010篇
  1985年   1224篇
  1984年   1157篇
  1983年   709篇
  1982年   826篇
  1981年   722篇
  1980年   644篇
  1979年   511篇
  1978年   425篇
  1977年   370篇
  1976年   362篇
  1975年   2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 ( MM)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u- PA )及其可溶性受体 ( su PAR )的水平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 ELISA法检测 34例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 R的浓度 ,同时观察其中6例 MM患者化疗前后血浆 u- PA及 su PAR的浓度变化。结果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中进展期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稳定期 MM患者 ( P <0 .0 1) ,而稳定期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6例 MM患者化疗后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 ,明显低于化疗前血浆 u- PA及 su PAR水平 ( P<0 .0 5)。骨髓涂片瘤细胞比例 >2 0 %的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 ,明显高于瘤细胞比例≤ 2 0 % M M患者 ( P<0 .0 5;P<0 .0 1)。M M患者血浆 u- PA及su PA R水平均与骨髓瘤细胞百分比及血清球蛋白呈正相关 ,而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升高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其水平可作为临床分期、判断疗效、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2.
周围神经端侧动脉套接后神经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端侧动脉套接后神经再生的可能性及其特点. 方法取SD大鼠75只,在股骨中下段切断腓神经,将近断端逆转90度包埋于肌肉中.随机分为5组.A组:将截取的左颈总动脉套接于右侧正常胫神经侧方与腓总神经远端2 mm距离之间,缝合部胫神经外膜不予切除;B组:在胫神经套接部外膜开窗1.0 mm;C组:腓总神经切断14天后再予动脉套接,余同B组;D组:同B组,且于动脉套接部注入神经生长因子(neural growth factor, NGF)1 ml;E组:将腓总神经远端以端侧缝合形式直接缝合于胫神经的一侧,外膜开窗1.0 mm.术后4、8和12周分别行组织学、电镜和神经纤维计数等检查. 结果 4周时C、D及E组周边区域有神经纤维轴突和髓鞘再生,A组则无神经纤维生长; 8周时C、D及E组再生神经纤维较B组多,E组神经纤维较C、D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周时C、D及E组神经纤维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D组有较丰富的神经再生,与神经端侧直接吻合的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端侧2 mm距离动脉套接可作为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利福昔明对比环丙沙星治疗急性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共治疗 5 1例急性肠炎。利福昔明治疗 2 5例 ,环丙沙星 2 6例 ,用药时间方法相同。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大便性状、大便次数、便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以了解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利福昔明组 (治疗组 )与环丙沙星组 (对照组 )相比 ,显效率分别为 92 .0 %和 80 .8% ,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0 %和 96 .2 % ,止泻时间治疗组 2 8.6 7± 15 .92h ,对照组 36 .12± 2 0 .70h ,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以上各项指标及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大便次数变化、大便常规复常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利福昔明可用于治疗急性肠炎 ,与环丙沙星比较 ,疗效相仿 ,但耐受性好 ,口服不吸收 ,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
高度近视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贾丁  瞿佳 《眼视光学杂志》2003,5(2):123-125
高度近视发生的内因、外因,包括遗传倾向,相关基因定位,巩膜胶原白体免疫学说,视网膜生物活性物质失调学说,环境因素等,本研究就这些因素对高度近视发病的影响做一综述。现统一的认识有:①高度近视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②迄今为止,已找到4个高度近视相关基因,它们的遗传方式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③高度近视的巩膜组织病理改变和胶原代谢障碍引发了人们对高度近视免疫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已发现HLAⅡ类基因与部分高度近视具有相关性。④视网膜中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⑤环境因素并非高度近视发病的决定因素,它仅起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将今后的工作重点放在高度近视基因定位的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巩膜胶原代谢、网膜生物活性物质之间的关系研究上,无疑会进一步揭示高度近视的病因,为防治高度近视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95.
周立柱 《中国医院》2003,7(12):20-22
论述了关系型数据库的革命性贡献与发展中的矛盾,实现医疗系统中的数据管理功能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临床数据输入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96.
吴军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6):100-102
分析了NIKKISO DBB-27型血液透析机液路系统的系统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并对相关故障报警的诊断和排除进行了详细论述,为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排除血液透析机的故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7.
不同采血针对新生儿足跟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针在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中的采血效果。方法:采用三种采血针分别对2126例(A组)、1786例(B组)、1471例(C组)新生儿进行足跟采血,比较其采血成功率。结果:A、B、C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7号一次性注射针头采血(C组)可明显提高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腓浅神经浅支修复桡神经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腓浅神经浅支与桡神经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并对腓浅神经浅支移植修复桡神经缺损性损伤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腓浅神经浅支与桡神经形态结构大体一致.5例病例平均随访11(8~26)个月.按文献标准评定,优3例,良2例。[结论]腓浅神经浅支可作为修复桡神经缺损理想的供体神经。  相似文献   
99.
小儿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断和治疗(附22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提高小儿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治效果。方法 总结22例输尿管开口异位患儿临床资料。男1例,女21例。年龄1个月~12岁,平均4岁。单侧17例,双侧5例。21例女童中,有正常分次排尿伴异常漏尿18例,完全持续性漏尿3例;1例男童有上尿路梗阻及泌尿系感染。异位开口于阴道14例、尿道4例、前庭3例、膀胱颈1例。结果 手术治疗20例,其中肾切除者11例、半肾切除者7例,术后漏尿症状消失,3例合并输尿管残端综合征;1例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仍有尿失禁;1例直肠化膀胱术无漏尿症状。结论 明确诊断,选择合理手术是小儿异位输尿管口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
Chandipura virus (CHPV) has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pediatric encephalitis-causing pathogen with very high mortality in India. No specific vaccine or treatment is available till date. We attempted to prepare a candidate vaccine employing recombinant CHPV Glycoprotein (rGp). The Glycoprotein gene (G-gene) of CHPV was expressed using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The rGp was purified by HPLC and used for mice immunization, 3 doses, and 4 weeks apart. One microgram rGp was found to be optimum. Sero-conversion was observed as early as 2nd week by detecting anti-CHPV IgG antibodies. Antibody titres were immunogen-concentration dependent. Intracerebral challenge of the immunized mice with 100 LD50 of the homologous strain demonstrated 90% protection. In in vitro neutralization, antibodies from the immunized mice were able to neutralize heterologous viruses. There was 60% T cell proliferation observed against rGp in immunized mice. The study shows that rGp induces both arms of immune response and represents an ideal vaccine candidate for further evalu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