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4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 探讨经双鼻孔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在颅底脊索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5例颅底脊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44~63岁,均采用经双鼻孔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术前根据影像学图像判断肿瘤位置及其侵润范围,术中用吸引器探查肿瘤的质地,根据术中观察及术后影像学检查判断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5例患者肿瘤均位于颅底中线区域,侵润范围:向左为13.07~32.34 mm,向右为10.60~37.23 mm,上下为28.15~55.15 mm。术中见肿瘤质地韧,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需要内镜显示及2个器械同时操作才能完成切除。本组患者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脊索瘤。术后5例患者随访6~20个月,患者症状较术前均有改善,无脑脊液鼻漏、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和死亡的发生,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采用双鼻孔神经内镜技术,可以利用多器械的协同操作切除较大范围的颅底病变,对于切除颅底脊索瘤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192.
锁孔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锁孔技术” ,即微侵袭神经内窥镜的应用方法。它是目前神经外科的一种治疗新手段 ,具有安全、简便、损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然而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3.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患者40例,其中垂体腺瘤38例,Rathke囊肿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垂体瘤38例中全切除35 例(92.1%),大部切除3例(7.9%),2例Rathke囊肿均全切除.随访结果显示垂体瘤患者中33例(86.8%)治愈,5例(13.2%)控制,全部患者术后未有严重的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创伤小、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94.
目的采用透明导管鞘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传统开颅术清除血肿作比较,探讨两者的优劣与特点。方法 40例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透明导管鞘辅助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组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GOS等临床资料。结果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平均(76.1±15.5)min,开颅组为(191.5±28.1)min(P0.05);神经内镜组术出血量平均(52.0±11.3)mL,开颅组为(455±127.9)mL(P0.05);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平均(87.3±6.0)%,开颅组平均(89±21.5)%(P0.05);随访6个月神经内镜组恢复良好6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状态2例。开颅组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2例。神经内镜组患者与开颅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透明导管鞘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能很大程度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5.
目的总结分析内镜下双鼻孔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内镜下双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疗效、并发症,总结该方法的优越性。结果 53例(88.3%)全切,6例(10.0%)次全切,1例(1.7%)部分切除。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39例头痛症状明显缓解;27例视力、视野明显改善。术前泌乳素增高的26例中,16例术后降至正常,7例降低50%以上;生长激素增高的15例中,11例术后降至正常,2例降低50%以上。结论内镜下双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能够在有效的切除肿瘤组织,提高了切除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19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50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50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观察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P<0.05),术后血清TNF-α、IL-6、PCT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74.00%,37/5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20/50;P<0.05)。结论 与开颅血肿清除相比,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7.
目的: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内镜经蝶手术三维可透视化模型,并探讨其在神经内镜下经蝶鞍区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6例经MRI诊断为鞍区肿瘤的患者,术前收集薄层CT、MRI、MRA资料,采用Vitreafx影像学数据工作站构建蝶鞍区三维可透视化模型,观测解剖结构相关入路标志及与肿瘤的空间位置关系,模拟手术操作,并与神经内镜下实际手术过程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建立的三维可透视化模型均显示出清晰的解剖定位标志,即蝶鞍区骨质、蝶窦间隔、颈内动脉隆突、视神经隆突、视神经、肿瘤等及与肿瘤毗邻关系;手术规划方案及手术入路成功制定,术前模拟与术中实际情况一致。结论:所建三维可透视化模型较真实,可为术者提供清晰的立体解剖信息,为手术前期的规划提供有效帮助;术前模拟手术入路方式,可减少实际术中风险,提高手术精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55-57
目的 对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予以神经内镜与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对比分析神经内镜与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 例,选择时间为2016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术治疗、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对应组别:研究组、对照组。经SPSS21.0 软件分析组间的住院时长、治疗费用、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住院时长(15.22±2.33)d、治疗费用(1.32±0.33)万元,经SPSS 21.0 软件分析发现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9.22±2.33)分高于对照组的(70.66±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和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10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分别实施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0.9,1.5)h和3.1(2.5,3.7)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44,60)mL和300(298,326)mL,住院时间分别为(13.67±1.92)d和(20.53±2.03)d,血肿清除率分别为(92.27±4.28)%和(85.17±9.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504、-6.681, t=3.871、-13.470, P值均<0.01)。观察组术后随访恢复良好率为83.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 P<0.05)。结论 对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相比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预后,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0.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 is a tumor of the exocrine glands that originates primarily from the minor and major salivary glands, nasopharynx, and lacrimal glands. ACC grows slowly but is locally aggressive and prone to recurrence. It is uncommon for ACCs to develop in the pituitary gland as a primary tumor. We present a case of primary pituitary ACC extending to the sphenoid sinus resembling an invasive adenoma in a 71-year-old woman with a history of nasal epistaxis. We reviewed other reported cases of pituitary ACCs with retrospective validation of whether the tumor was primary or not. The intrasellar tumor exhibited MYB rearrangement with enlargement and destruction of the sella turcica and dural tears toward the sphenoid sinus, which would be consistent for a tumor originating from the pituitary gland. Including our case, only four intrasellar and one suprasellar ACC have been confirmed as primary tumors. All intrasellar ACCs had the characteristic of some form of invasion of neighboring structures with evidence of hyperprolactinemia. ACC could develop in the pituitary gland as a form of salivary gland-like tumor derived from the ectopic salivary gland rests. ACCs rarely arise from the pituitary gland; however,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primary occurrence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invasive nature of these tumors, and the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sphenoid sinus and the cavernous sinus. Excessive bleeding from the tumor or unexpected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njury should be avoided during surgery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pituitary A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