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767篇 |
免费 | 2350篇 |
国内免费 | 264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5篇 |
儿科学 | 337篇 |
妇产科学 | 246篇 |
基础医学 | 3695篇 |
口腔科学 | 274篇 |
临床医学 | 2160篇 |
内科学 | 2684篇 |
皮肤病学 | 243篇 |
神经病学 | 512篇 |
特种医学 | 93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1224篇 |
综合类 | 12954篇 |
预防医学 | 1969篇 |
眼科学 | 286篇 |
药学 | 3897篇 |
25篇 | |
中国医学 | 5837篇 |
肿瘤学 | 12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44篇 |
2023年 | 729篇 |
2022年 | 892篇 |
2021年 | 1086篇 |
2020年 | 785篇 |
2019年 | 891篇 |
2018年 | 479篇 |
2017年 | 832篇 |
2016年 | 832篇 |
2015年 | 1042篇 |
2014年 | 1443篇 |
2013年 | 1399篇 |
2012年 | 2027篇 |
2011年 | 2223篇 |
2010年 | 1965篇 |
2009年 | 1907篇 |
2008年 | 2496篇 |
2007年 | 1888篇 |
2006年 | 1896篇 |
2005年 | 2336篇 |
2004年 | 1938篇 |
2003年 | 1721篇 |
2002年 | 1240篇 |
2001年 | 1041篇 |
2000年 | 884篇 |
1999年 | 798篇 |
1998年 | 566篇 |
1997年 | 444篇 |
1996年 | 472篇 |
1995年 | 506篇 |
1994年 | 354篇 |
1993年 | 304篇 |
1992年 | 176篇 |
1991年 | 214篇 |
1990年 | 201篇 |
1989年 | 167篇 |
1988年 | 98篇 |
1987年 | 93篇 |
1986年 | 76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吗啡依赖性小鼠的海马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马是一个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密切关系的脑区,研究资料表明它是参与阿片类物质依赖作用的形成的重要脑区之一。阿片类物质引起的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改变可能是这些物质引起依赖作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蛋白质表达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生物化学反应和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穿破石对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穿破石为桑科柘属植物构棘[Maclura cochinchinensis (Lour.) Corner]或柘树[Maclura tricuspidata Carr.]的根,味淡、微苦,性凉,具有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等功效,民间多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肺结核、湿热黄疸、淋浊、闭经、劳伤咳血、跌打损伤、疔疮痈肿等疾病。目前国内外药理学研究仅有少量抗结核菌等相关报道,尚未见有关穿破石对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报道。为了探讨穿破石保肝降酶的作用机制,我们采用了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的动物模型[2],对其进行了实验观察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石菖蒲对谷氨酸钠致惊厥小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菖蒲味辛性温 ,具芳香之气 ,行散之力较强 ,为宣气通窍之佳品 ,既能芳香化湿、醒脾健胃 ,又可化浊祛痰、开窍宁神 ,颇适用于中风神昏失语、癫痫、多寐、耳鸣等脑神诸病 ,是芳香宁神 ,涤痰开窍之要药 ,从古至今应用十分广泛。《神农本草经》谓“开心孔 ,补五脏 ,通九窍 ,明耳目 ,出声音。”《名医别录》亦谓其能“聪耳明目 ,益心智” ,而其开心、通窍、聪耳、明目、发声之功效 ,实与脑密切相关 ,因此 ,凡脑病多宜选用。本研究系列主要探讨石菖蒲不同部位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为进一步开发石菖蒲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报告石菖蒲不同部位对谷氨… 相似文献
107.
翁小刚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4,26(1):42-42
探讨郁金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对小鼠结肠痛26-L5细胞的抗侵袭作用。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B(a)P诱导小鼠前胃癌过程中组织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a)P诱导小鼠前胃癌过程中胃组织形态学的动态改变。方法:小鼠用5mg/ml的B(a)P灌胃,每周两次,共4周。以后每隔4周处死一部分小鼠,对胃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从第17周开始小鼠前胃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肿瘤,前胃组织由局部腺体增生、排列紊乱逐步发展为腺体普遍异常增生,形成早期胃癌,进一步发展出现进展期胃癌。结论:B(a)P诱导的小鼠前胃癌的潜伏期大约3个月左右,前胃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过程是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