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2篇 |
免费 | 185篇 |
国内免费 | 7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9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439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300篇 |
内科学 | 542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159篇 |
外科学 | 223篇 |
综合类 | 423篇 |
预防医学 | 51篇 |
眼科学 | 13篇 |
药学 | 165篇 |
中国医学 | 57篇 |
肿瘤学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117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115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46篇 |
2005年 | 165篇 |
2004年 | 158篇 |
2003年 | 140篇 |
2002年 | 103篇 |
2001年 | 106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6篇 |
1975年 | 6篇 |
197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心肌重塑是心肌梗死(MI)后室性心律失常形成的基础,本研究拟调查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梗死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除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外,MSCs移植组(MSCs组)和MI模型组(MI组)在完成MI动物模型制作时分别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移植MSCs悬液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6周后记录左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值,检测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胶原含量,并行心肌组织染色分析毛细血管密度和Ⅰ/Ⅲ型胶原比例。结果(1)MSCs组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MI组和Control组(P分别〈0.01);(2)MSCs组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值虽未恢复正常(同Control组相比,P分别〈0.01),但较MI组均有显著改善(P分别〈0.05);(3)MI组和MSCs组非梗死区心肌组织AngⅡ、胶原含量和Ⅰ/Ⅲ型胶原比例同Control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分别〈0.01),但MSCs组心肌组织AngⅡ、胶原含量和Ⅰ/Ⅲ型胶原比例同MI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分别〈0.05、0.01和0.01)。结论MSCs移植能显著增加梗死区毛细血管网重建,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减轻心肌重塑程度,有助于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基质形成。 相似文献
982.
目的 探讨梗死心肌组织裂解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方法 取 SD 大鼠梗死区心肌组织及其周围区域正常心肌组织分别制备梗死心肌组织裂解液和正常心肌组织裂解液;用 Balb/c 小鼠骨髓细胞进行 MSC 培养,取生长较好的第 2 代 MSC 制备 MSC 贴片,分别用 DMEM 培养基(空白对照组)、加入正常心肌组织裂解液的 DMEM 培养基(正常心肌组织裂解液组)和加入梗死心肌组织裂解液的 DMEM 培养基(梗死心肌组织裂解液组)培养。取各组培养 14 d 的 MSC,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 α-肌动蛋白(actin)、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 4(GATA-4)、心肌特异性肌球蛋白重链(MHC)、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 T(cTnT)、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 I(cTnI)、心肌增强因子 2(MEF-2)、连接蛋白(Cx)43 和 Cx45 的表达情况。 结果 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空白对照组细胞器结构正常;正常心肌组织裂解液组细胞内未见明显的肌丝样结构;而梗死心肌组织裂解液组部分细胞内可见细小的肌丝样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显示,空白对照组 MSC 不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正常心肌组织裂解液组 MSC 仅表达 α-actin;而梗死心肌组织裂解液组 MSC 表达 α-actin、GATA-4、MHC、cTnT、cTnI 和 MEF-2 等心肌特异性标志蛋白,但不表达 Cx43 和 Cx45。 结论 梗死心肌组织裂解液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83.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 ,并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组织块干涸翻转法培养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细胞计数法测定其生长曲线 ,3 H TdR掺入法及放射免疫法观察牵张刺激对其增殖能力和内皮素释放的影响。结果 :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表明心肌组织块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纯度达 96 % ,其生长特点是潜伏期较心肌成纤维细胞长 ,达 72h ,在不加内皮细胞生长支持物时 ,传代 3~ 5次后 ,其生长速度逐渐降低。牵张刺激可显著诱导其增殖和释放内皮素。结论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块培养法简便易行 ;其生长潜伏期较长 ,长期培养时需要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机械刺激可促进其生长和内分泌活化。 相似文献
984.
目的:研究非钙依赖性的磷脂酶A2 (PLA2)和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缺血10 min,然后放开再灌注10 min。在心肌缺血前5 min分别给予PLA2抑制剂5,5'-dithio-bis(2-nitrobenzoic acid)(DTNB)(16 mg/kg),KATP开放剂pinacidil(0.2 mg/kg),KATP阻断剂glibenclamide(0.3 mg/k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TNB可降低心律失常评分、磷酸肌酸激酶(CPK)和乳酸脱氢酶 (LDH)值(P<0.05);而glibenclamide对I/R心律失常无影响,但升高CPK,LDH值(P<0.05);与glibenclamide组比,在glibenclamide阻断KATP后,DTNB可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并可升高LDH值(P<0.05);pinacidil可完全抑制I/R引起的室颤和室速。结论:PLA2抑制剂DTNB可减轻I/R损伤,表明PLA2在I/R心律失常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激活的KATP具有抗I/R心律失常的作用。但DTNB对抗I/R心律失常的作用与KATP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8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坏死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和方法:观察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引起的大鼠心肌坏死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结果:bFGF明显减轻了ISO引起的大鼠心肌坏死的程度,血浆LDH、MDA及心肌MDA水平比单纯ISO组动物分别降低248%、328%及200%(P<001);心肌胶原及心肌细胞线粒体钙含量分别降低182%及208%(P<005);心肌ATP含量增加367%(P<001)。结论:bFGF对ISO引起的大鼠心肌坏死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及心肌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986.
氧反常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及丹参素和SOD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心肌细胞织反常时细胞内的游离钙浓度的变化,探讨丹参素和SOD对细胞内的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复制氧反常模型,缺氧40min后给氧20min,用钙荧光探针(Fluo-3)分别测定了正常大鼠心肌细胞(Control,n=11)、缺氧40min(H40min,n=11)以及缺氧40min再给氧20min(H40minR20min,n=12)的大鼠心肌细胞内的游局钙浓度,并观察了丹参素(H40minR20min+DS,n=10)和SOD(H40minR20min+SOD,n=11)对氧反常的心肌细胞内的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并用显微镜观察了细胞杆形率的改变。结果:氧反常组的细胞内的游离钙浓度(596.71±20.29nmol/L)明显比正常对照和单纯缺氧40min的高(158.67±5.01和328,51±13.86nmol/LP<0.01)。加入丹参素和SOD,可明显降低氧反常细胞内的游离钙的浓度(分别为245.29±8.83和300.04±13.04nmol/L,P<0.01)。细胞杆形率亦有类似的改变。结论:氧反常时心肌细胞发生明显的钙超载,丹参素和SOD对细胞内钙超载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87.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下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心肌组织内melusin蛋白的水平,探讨melusin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筛选尸检取材的冠心病案例,分3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者(B组);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但无血栓形成、斑块破裂、斑块内出血等任一种继发病变者(C组);斑块不稳定且伴有上述任一种继发病变者(D组)。以无心脏疾病死亡者为对照组(A组)。分别收集冠状动脉和心肌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的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法检测心肌组织内melusin的表达分布,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melusin的表达改变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1)与A组比较,其余3组心肌呈现肥大、萎缩、坏死及脂肪浸润等病理改变;(2) B组心肌组织中的melusin表达较A组增高,C组和D组中melusin表达较A组显著降低(P<0.05);(3) melusin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呈负相关(OR=0.3; 95%CI:0.2~0.4;P<0.01)。结论:人心肌组织中melu... 相似文献
988.
热休克预处理抗过氧化氢所致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细胞分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外培养的鸡胚心肌细胞分别置于37℃.39℃.42℃下进行预处理,SDS-PAGF、Northemblot及Westemblot显示42℃预处理2h导致心肌细胞中热休克蛋白(HSPs)特别是HSP70基因表达明显增加,并明显减轻了随后H2O2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表现为较高的细胞存活率、较高的SOD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较低的TBARS水平,而39℃2h的热休克预处理未能获得上述结果。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或翻译抑制剂放线菌酮存在下,热休克预处理所诱导的HSP基因表达被完全阻断,上述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亦被完全取消。本研究为热休克蛋白的心肌保护作用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989.
目的 以负荷显像参数为比较基础,通过理论推算,探讨缩小再分布显像总计数与负荷者差异的方法,从而提高负荷-再分布201Tl心肌显像诊断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应用相同参数分别在6 min内和(200.61±13.64)min,对54例患者行负荷-再分布心肌显像,比较二者的总计数、平均每帧计数、计数率和相同层面心肌图像最大计数的差异及其平均值和平均百分比;计算要达到负荷时的总计数,再分布显像数据采集平均每帧需要增加的时间.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t检验分析.结果 再分布显像的总计数、平均每帧计数、计数率和相同层面心肌图像最大计数比负荷者平均分别下降了(25.29±0.05)%、(28.44±0.09)%、(25.29±0.05)%和(33.48±0.05)%(t=34.56、23.33、34.56和27.61,P值均为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要达到或接近负荷显像时的总计数,再分布显像数据采集时间平均每帧需增加(13.80±3.68)s,平均增加幅度为(34.49±0.09)%(t=27.56,P=0.000).结论 理论上,适当增加再分布显像数据采集时间,可以增加负荷-再分布201Tl心肌显像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90.
双下肢骨折大鼠血液粘度及血清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折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清酶学的影响。方法:2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骨折组。观察双下肢骨折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清AST、ALT、LDH、LDH-1、HBDH、CK、CK-MB、AL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骨折组大鼠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清LDH-1、CK-MB、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AST、ALT、LDA、HBDA、CK活性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折可致大鼠血液流变性异常以及某些血清酶释放增多,从而引起器官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