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9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179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458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699篇
内科学   1650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374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311篇
综合类   889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268篇
中国医学   694篇
肿瘤学   55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紫花高乌头总碱对实验性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紫花高乌头总碱对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法复制吗啡依赖小鼠和大鼠模型,注射纳洛酮催促产生戒断症状。结果:紫花高乌头总碱可减少小鼠的跳跃反应,降低大鼠的戒断反应症状分值,不同程度的控制小鼠和大鼠的体重下降。结论:紫花高乌头总碱可抑制吗啡依赖动物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02.
宋超  王彦霞 《光明中医》2016,(10):1362-1363
目的探讨肺栓塞中医证型分析结果与西医分类关联。方法本次选取肺栓塞患者80例,均为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依据西医分类划为3个组别,即A组:急性广泛型30例;B组:急性亚广泛型40例;C组:伴肺动脉高压型10例。并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与西医分类间的相关性。结果 80例中,气虚水停型6例,占7.5%;气虚血瘀型28例,占35%;痰浊阻肺型20例,占25%;阳气暴脱型26例,占30%。阳气暴脱型血糖高于其他证型,脉压低于其他证型(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气虚血瘀型C组占86.7%,痰浊阻肺B组占50%;阳气暴脱A组占72%,与同证型其他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显性肺栓塞中,阳气暴脱、痰浊阻肺、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型,气虚血瘀型多见于慢性肺栓塞,痰浊阻肺型以急性亚广泛性肺栓塞为主,阳气暴脱型以急性广泛性肺栓塞为主,分析证型,可对肺栓塞的病程急缓、程度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0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四诊信息。将493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运算组(370例)和考核组(123例),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运算组患者症状信息,分析证候之间组合规律,确立症状对证候贡献度,以诊断性试验ROC曲线分析方法建立诊断阈值,并依据考核组数据对其进行前瞻性检验。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在以络气郁滞、络气虚滞、痰湿、血瘀、阴虚、火热等基本证候,分别确立了不同症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建立了诊断阈值,前瞻性检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论: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可用于中医证候的量化研究,建立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为中医证候规范化及进一步开展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水平(MMP-9)、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二者在冠心病预测中的意义。方法79例住院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30例、稳定心绞痛20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29例(不稳定心绞痛1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14例)。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进行冠脉积分统计。采用ELISA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所有患者均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MMP-9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左侧IMT水平三组间相互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侧IM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急性冠脉综合征组MMP-9、左侧IMT水平与冠状动脉积分有明显相关性,右侧IMT与冠状动脉积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MP-9、IMT显著升高可能提示斑块不稳定性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能更有效地预测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史孝玲  秦景梅  刘平 《中国医药》2014,9(11):1574-1578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诊断为ACS合并糖尿病、年龄大于75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32例)、替罗非班半剂量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组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起始负荷量0.4μg/(kg·min)静脉输注,30 min后再以0.1 μg/(kg·min)维持48h;替罗非班半剂量组替罗非班用量减半;常规治疗组不予以替罗非班治疗.观察3组患者住院期间及30 d内的不良反应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并分别在入选后即刻(用药前)、应用替罗非班后24 h进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分析比较组间、组内指标差异.结果 ①疗效比较: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和替罗非班半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96.9% (31/32)、96.7% (29/30)比76.7% (23/30),χ2=3.97、3.61,均P<0.05],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和替罗非班半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P >0.05).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和替罗非班半剂量组均低于常规治疗组[9.4% (3/32)、6.7% (2/30)比23.3% (7/30),P<0.05],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与替罗非班半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1,P>0.05).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3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中均无大量出血.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和替罗非班半剂量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40.6% (13/32)、10.0% (3/30)比6.7% (2/30)].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与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半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6.07,P<0.01或P<0.05);替罗非班半剂量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④TEG凝血全貌结果比较:与用药前相比,3组用药后24 h反应时间、凝固时间较前延  相似文献   
106.
栾蓉  邱丽筠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24-42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片10mg,1次/d,治疗6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MMP-9、IL-6和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MMP-9、IL-6和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MMP-9、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的发生与机体炎性反应激活有关。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清MMP-9、IL-6和TNF-α水平,在A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5例,分为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组23例,单纯CSA治疗的对照组22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组总有效率78.26%,明显优于单纯CSA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45.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毒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应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8.
尿多酸肽治疗1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多酸肽(CDA-2)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13例MDS患者给予CDA-2治疗,200mL·d-1,连续治疗2~3疗程,回顾分析有效率、稳定和生存期、不良反应。结果:根据血红蛋白变化,显效6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53.8%,平均起效时间16.9天,血红蛋白(HGB)达最高值平均时间41.1天,平均最高HGB95.1g·L-1,平均稳定时间10.7月,平均生存期36.4月,有效者均脱离输血。不良反应包括轻度水肿6例(46.2%),恶心1例(7.7%)。结论:CDA-2治疗可以改善MDS患者贫血,对具有单一红系病态造血者效果好、起效快、有效率高、稳定时间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早期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预后的影响。方法18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院第2天和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比较治疗30d主要终点事件(顽固性缺血状态、新近心肌梗死和死亡),同时测定血脂水平。另设正常对照组。结果①治疗前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MMP-9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②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血清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4周后MMP-9水平无明显变化,与治疗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别(P〈0.01)。⑧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时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④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时,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早期他汀强化治疗可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