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77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我国对于疝病的认知可追溯到数百年前,经过一代又一代外科医师的不断努力,我国在指南和共识的制定、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疝病随访系统的建立,以及疝病诊疗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目前已在疝病诊疗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一些复杂疝病方面还需要创新性的开拓,如在腹壁重建技术革新、修复材料科学的发展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努力。如何实现腹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的统一,材料科学应该是一个突破口。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如疝病专科化、基层外科医生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等短板都亟待进一步解决。另外,如何有效结合机器人手术技术的推广、人工智能、4G网络等信息化技术,都将成为未来造福我国广大疝病患者需要进一步努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2.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has established a Nanomaterials Repository that hosts industrially 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that are distributed world-wide for safety testing of nanomaterials. In a first instance these materials were tested in the OECD Testing Programme. They have then also been tested in several EU funded research projects. The JRC Repository of Nanomaterials has thus developed into serving the global scientific community active in the nanoEHS (regulatory) research. The unique Repository facility is a state-of-the-art installation that allows customised sub-sampling under the safest possible conditions, with traceable final sample vials distributed world-wide for research purpos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Repository to perform a semi-automated subsampling procedure, offering high degree of flexibility and precis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NM vials for customers, while guaranteeing the safety of the operator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JRC nanomaterials are representative for part of the world NMs market. Their wide use world-wide facilitates the generation of comparable and reliabl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datasets in (regulatory) research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ultimately suppor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OECD regulatory test guidelines.  相似文献   
53.
背景: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多由高能量暴力伤所致,常伴严重并发症,往往需要外科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以及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以“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内固定,材料;pelvis fracture,acetabulum fracture,internal fixators,materials”为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2005至2014年万方数据库、清华知网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选取有关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以及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的文献,同一领域文献选择权威杂志或发表时间为近期的文章,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9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与结论:对于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临床多采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内固定,常用于内固定的重建钢板材料是钛板,弹性模量接近骨的弹性模量,生物相容性好,可在置入前预先弯曲塑形,使之与骨折部位骨面相匹配。可吸收螺钉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毒副反应,避免金属螺钉的电解与腐蚀,在内固定早期保持一定的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骨折逐渐愈合,材料强度也缓慢降低,材料最终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治疗效果满意。以三维重建技术定制钢板固定和微创内固定是目前骨折治疗的重大进展,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4.
背景:纯钛人工角膜支架在临床应用中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寻找一种生物相容性高的人工角膜支架材料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表面修饰人工角膜钛支架的体内生物相容性。方法:取新西兰白兔27只,制作右眼角膜碱烧伤模型,造模后立即均分为3组,实验组右眼植入经过羟基磷灰石表面修饰的人工角膜钛支架,对照组右眼植入人工角膜钛支架,空白对照组右眼仅制备囊袋而不植入支架。术后2,4,16周取兔右眼角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术后16周,3组间炎性细胞与纤维细胞数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角膜组织逐渐增多,纤维组织逐渐增厚,细胞外基质附着逐渐增加,角膜组织贴附密集度、细胞外基质附着密集度及组织愈合度均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表明羟基磷灰石表面修饰人工角膜钛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有效促进角膜细胞增生,有利于角膜血管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5.
背景:新型骨修复材料固骼生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临床修复骨缺损可以发挥出良好的键合性,有效促进软组织及骨组织的键合。 目的:分析固骼生材料修复四肢骨折所致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67例四肢骨折致骨缺损患者,其中男37例,女30例,年龄17-81岁,均实施固骼生材料修复治疗。修复后3 d,检测血常规、心肾功能及血清学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等水平;修复后随访12个月,X射线观察植骨融合效果。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病例,各项实验室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未发生任何排斥和非特异炎症反应,植骨区未出现不适感或者异常症状;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呈骨性愈合,植骨不融合1例,可能不融合1例,不确定融合2例,可能融合33例,坚强融合30例,植骨融合率为94%。表明采用固骼生材料修复四肢骨折所致骨缺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修复效果良好,植骨融合率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6.
关凯  刘川  李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6):2613-2618
背景:微创技术的发展明显降低了脊柱转移瘤手术并发症,目前微创治疗方法主要有椎体骨水泥增强、射频消融联合椎体成形、术中放疗联合椎体成形3大类。 目的:总结上述3大类微创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研究进展。 方法:以“脊柱转移瘤,椎体成形,射频消融,放射治疗;spinal metastases,vertebroplasty,radiofrequency ablation,radiotheray”为关键词,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文献。 结果与结论:骨水泥增强技术应用广泛、止痛效果很好,有效率达80%-90%,但骨水泥产热杀灭肿瘤的效果非常有限,不能控制肿瘤生长;射频消融及放疗能够杀灭肿瘤,但不能重建稳定性,将不同技术结合可以提高脊柱肿瘤的治疗效果。术中应用放射线、植入放射性粒子或放射性骨水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因报道较少,缺乏长期随访,目前还不能得出优于单纯骨水泥增强技术的结论。尤其是针对椎体后壁破坏及部分侵入椎管的转移瘤患者,虽然做了很多尝试,但骨水泥渗漏导致神经功能加重的风险依旧很高,所以目前还没有一种完善的微创治疗方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7.
背景:胶原蛋白-硫酸肝素支架与人体神经内部结构十分相似。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硫酸肝素支架的体内生物相容性。 方法:将40只小猪随机均分为两组,以距离前囟中线旁开1.0 cm为穿刺点,利用骨穿针进行纵向穿刺,至脑蛛网膜下腔,感到落空感后,将骨穿针缓慢拔除,观察组植入胶原蛋白-硫酸肝素支架,对照组不予处置。术后1,3,7,14,30 d对两组脑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检测。 结果与结论:早期电镜观察发现,观察组支架周边有个别脑组织神经元受损情况,并出现髓神经纤维脱髓鞘变化,支架与脑组织交界处及支架内部存在阳性Caspase-3蛋白,但在远离支架周边脑组织则无阳性蛋白表达。从术后1 d开始,观察组支架周边脑组织出现个别脑细胞凋亡情况,至术后30 d无明显凋亡细胞,对照组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观察组术后1,3,7,14 d细胞凋亡数量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术后 30 d细胞凋亡数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Caspase-3蛋白表达均处于较低状态,且观察组术后3,7 d的Caspase-3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胶原蛋白-硫酸肝素支架在猪脑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8.
背景:如何在去抗原等处理基础上保留异种骨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及成骨诱导活性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的:探讨异种骨材料浸提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迁移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异种骨材料浸提液(实验组)和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对照组)。MTT法、Transwell小室法、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细胞周期变化。取第3代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加入成骨诱导分化浸提液,对照组加入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液,培养至第7,14天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培养第21天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培养1,3,5,7 d的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细胞周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对照组迁移细胞数显著少于实验组(P < 0.05)。培养第7,14天时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成骨诱导第21天进行茜素红染色可见两组均有钙结节形成,实验组钙结节面积更大。结果表明异种骨材料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以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迁移及定向分化成骨细胞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9.
临床护理工作中药理学知识需求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工作对药理学知识的需求,积极探索用药护理新教材建设。方法以访谈法拟定问卷,用问卷形式就护理岗位对药理学相关知识的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现行供护理专业采用的药理学教材,对高职护生来说存在着适用性、实用性不强等诸多问题。结论应从临床护理工作实际需求出发,淡化学科界限,以护理程序框架来构建新教材的体例,设置新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的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修复后对患者牙周组织、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牙修复的患者60例,根据修复材料分为: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A组)、镍铬合金镀金烤瓷冠修复(B组)、金沉积烤瓷冠修复(C组)各20例,测定三组患者修复前、修复后6个月的龈沟液量(GCF)、龈沟探诊深度(GCD)、牙龈指数(GI)、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结果]修复前,A组、B组和C组患者的GCF、GCD、G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个月后复查,A组患者的GCF、GCD、GI指数较修复前显著升高(P<0.05),A组患者的GCF、GCD、GI指数显著高于B组和C组患者(P<0.05);修复前,A组、B组和C组患者龈沟液中TNF-α、IL-1β、IL-6、IL-8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个月后复查,A组患者的TNF-α、IL-1β、IL-8的水平较修复前显著升高(P<0.05),A组患者的TNF-α、IL-1β、IL-8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患者(P<0.05).[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冠对患者的牙周组织影响更为明显,患者牙龈沟液中炎症反应因子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