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46篇
  免费   2540篇
  国内免费   1310篇
耳鼻咽喉   209篇
儿科学   733篇
妇产科学   502篇
基础医学   5761篇
口腔科学   703篇
临床医学   2397篇
内科学   6310篇
皮肤病学   651篇
神经病学   3769篇
特种医学   8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708篇
综合类   5592篇
预防医学   1767篇
眼科学   402篇
药学   7158篇
  3篇
中国医学   4044篇
肿瘤学   2170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702篇
  2021年   881篇
  2020年   806篇
  2019年   1618篇
  2018年   1481篇
  2017年   1181篇
  2016年   916篇
  2015年   996篇
  2014年   1714篇
  2013年   2189篇
  2012年   1937篇
  2011年   2220篇
  2010年   1942篇
  2009年   1894篇
  2008年   1964篇
  2007年   1960篇
  2006年   1750篇
  2005年   1394篇
  2004年   1414篇
  2003年   1397篇
  2002年   1143篇
  2001年   1158篇
  2000年   902篇
  1999年   859篇
  1998年   683篇
  1997年   613篇
  1996年   487篇
  1995年   402篇
  1994年   360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235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205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149篇
  1985年   711篇
  1984年   992篇
  1983年   741篇
  1982年   717篇
  1981年   673篇
  1980年   542篇
  1979年   524篇
  1978年   383篇
  1977年   266篇
  1976年   354篇
  1975年   316篇
  1974年   239篇
  1973年   2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5 毫秒
41.
目的研究P16、Cyclin、D1Rb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30例胃癌组织中P16、Cyclin D1、Rb蛋白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16、Cyclin D1、Rb蛋白阳性表达,正常胃粘膜分别为90%、10%、90%;胃癌分别为36.67%、53.33%、50%,胃癌纽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16、Cyclin D1蛋白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远处转移与否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P16、Cyclin D1、Rb基因与胃癌发生有关,P16、Cyclinp蛋白检测有助于胃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2.
Immunocytochemical methods have been used to examine the localisation of 3 neurofilament proteins and the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calbindin D28k, in whole mount preparations of the submucous plexus in the Wistar rat. Neurofilament-M (160 kDA protein) was present in 40% of the submucosal neurons, staining fine filaments in the soma and the axonal processes. Calbindin D28k was present in 40% of the submucosal neurons staining both the soma and nerves within the plexus. The neurofilament proteins and calbindin D28k were never observed within the same neurons. Neurofilament-M was co-localised with substance P and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but not somatostatin or the other neuropeptides investigated. Calbindib D28k was co-localised with 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 and neuropeptide Y. Galanin- and somatostatin-immunoreactive neurons did not contain either the neurofilament proteins or calbindin D28k.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resence of subsets of submucosal neurons that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the presence of neurofilament-M or calbinsin D28k.  相似文献   
43.
自制32P敷贴器治疗瘢痕疙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32P敷贴器局部敷贴治疗不同类型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 方法:105例瘢痕疙瘩患者中,39例病变厚度≤ 0.3 cm的行单纯敷贴治疗,病变厚度> 0.3 cm的66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敷贴组36例,手术+敷贴组30例。单纯敷贴根据病变表面积大小及形状剪取敷贴片,根据剂量率和衰变校正计算每天敷贴时间,直接贴于病变表面,每天4.0~5.0 Gy/(部位•次),连续4 d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4周,总治疗4~6个疗程。幼儿单次剂量控制在每天4 Gy/(部位•次)以下。手术+敷贴组患者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待手术伤口无渗出后根据伤口形状剪取敷贴片对准伤口敷贴,剂量及疗程同单纯敷贴组。 结果:单纯敷贴治疗对病变厚度≤0.3 cm的39例瘢痕疙瘩治愈32例(82%),总有效率98%;对病变厚度> 0.3 cm的瘢痕疙瘩单纯敷贴和手术+敷贴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6%和9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其中病程< 9个月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5%和75%,病程较长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3%和77%。治疗过程中有26例在敷帖过程中出现局部皮肤烧灼和刺痛感,均以炉甘石洗剂局部外用处理后缓解;5例出现Ⅰ度放射性皮炎,2例出现Ⅱ度放射性皮炎,以百多邦软膏局部外用后缓解,无出现Ⅲ度以上放射性皮炎病例。治愈患者局部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或皮肤颜色改变。 结论:32P敷贴治疗瘢痕疙瘩治疗安全有效,对病程较短或病变厚度小于0.3 cm的患者可单纯敷贴治疗,病程较长或病变厚度大于0.3 cm患者建议先手术后再敷贴治疗。  相似文献   
44.
45.
46.
目的:探讨AMACR(P504S)、P63、34βE12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即用型组合式单克隆抗体和双酶标记的免疫组化MaxvisionTM一步法检测42例PCa、12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穿刺活检标本中AMACR、P63、34βE12的表达情况。比较Glea-son评分各组中AMACR阳性表达情况。结果:AMACR、P63、34βE12抗原在PCa和BPH穿刺标本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PCa组织中AMACR阳性表达率为100%,无P63和34βE12表达;BPH组织中均无AM-ACR表达,P63和34βE12均高表达。HGPIN中AMACR的阳性表达率(91.67%)与BPH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PCa差异无显著性(P>0.05);P63和34βE12阳性表达率HGPIN(100%)与PCa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与BPH差异无显著性(P>0.05)。AMACR表达强弱与PCa的Gleason评分无关(P>0.05)。结论:AMACR是PCa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P63和34βE12联合标记基底细胞的特异性高,3者联合检测能增加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诊断的准确性,在PCa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本文报告39例临床上除外右房肥大的P波高电压,此种P波高电压主要见于冠心病及急性颅脑疾患,二者之和占76.9%。其形态64%与肺性P波相同。产生的机制可能与结间束传导阻滞、中枢调节机能受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等有关。  相似文献   
48.
傣药芽拉勐龙(Cassia alata L.)是傣医药史籍中有记载且傣医临床中最常用的药材之一,它在泰国应用同样广泛多见,是已开发应用得较为成熟的药用植物,相关研究也较多。在西双版纳,民间傣医常在夏秋季节采收芽拉勐龙,认为这期间的芽拉勐龙叶才有更好的疗效,但尚未发现相关的理论依据支持这种说法,因此笔者在2008年7月到11月间,采集每个月份的芽拉勐龙叶进行其乙醇提取物的含量测定,以找到它的最佳采集使用期。通过其采收季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结果显示,有效成分最高的时间是11月份,故在采收芽拉勐龙时,应掌握时机,在11月份采收为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活化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CP/CPPS)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的影响。方法完全福氏佐剂和3%角叉菜胶前列腺内注射造成CP/CPPS模型,脊髓插管给药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剂Propentofylline干扰CP/CPPS模型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组、疼痛模型组、药物干扰组脊髓节段(L6和S1)背角的胶质细胞的活化和P物质的定性定位,并用放射免疫的方法观察三组脊髓背角P物质的变化。结果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阳性细胞数疼痛组明显增加,药物干扰组明显减少;P物质主要表达于脊髓背角且疼痛模型组明显增多,药物干扰组明显减少。结论胶质细胞活化是CP/CPPS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变化的重要原因,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剂的应用将是治疗CP/CPPS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DRG)内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与阴茎包皮系带感觉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金(FG)逆行标记对大鼠阴茎包皮系带内神经末梢的来源作追踪定位,并结合SP、CGRP免疫荧光标记法,研究大鼠DRG内FG标记阳性神经元中SP、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结果:FG逆行标记结果发现,大鼠阴茎包皮系带内的神经末梢起源于第6腰髓对应的背根神经节(L6-DRG)和第1骶髓对应的背根神经节(S1-DRG)的神经元。对这些神经元分别作SP、CGRP免疫荧光标记后发现,标记细胞大小不等,分别呈深红色和深绿色,沿神经束成行排列或散在分布。FG/SP、FG/CGRP双标记阳性细胞均为中小型,其数量分别占FG逆行标记阳性细胞总数的1/3和1/2,FG/SP/CGRP三标记阳性细胞占FG逆行标记阳性细胞总数的1/5。结论:大鼠L6-DRG和S1-DRG内的SP、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阴茎包皮系带感觉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