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32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Zhang DG  Luan XY  Pan XL  Xie G 《癌症》2005,24(11):1372-1375
背景与目的:随着人类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下咽癌患者也不断增多。老龄下咽癌患者由于体质差,各脏器功能衰退,对手术的耐受力降低,从而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下咽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喉功能保留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1年84例60岁以上老年下咽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梨状窝区68例,环后区5例,下咽后壁区11例。保留喉功能57例,不保留喉功能27例。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生存率。结果:全组患者总的3年生存率为60.7%,5年生存率为53.3%。其中,喉功能保留组3年生存率为63.2%,5年生存率为56.7%;喉功能不保留组3年生存率为55.6%,5年生存率为46.3%。两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37,P>0.05)。57例喉功能保留组中,喉功能全恢复(呼吸、发音及吞咽保护)占68.4%(39/57),部分恢复(发音及吞咽保护)占31.6%(18/57)例。结论:对老龄下咽癌(T1-2)患者行手术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对T3-4期下咽癌,对侧喉内未受累,病变未达食管入口,无吞咽障碍的老龄患者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是可行的。关键是严格把握好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62.
舌根成形与舌根下移在喉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ang LQ  Luan XY  Pan XL  Xie G  Wang TD 《癌症》2004,23(6):678-681
背景与目的:喉癌尤其是声门上癌手术往往涉及对舌根的处理,以往对累及舌根的晚期喉癌行舌根大部切除后,缺乏简单有效的舌根修复方法,因而许多患者的喉功能恢复不理想。此外,以舌根瓣来重建喉功能以往报道亦较少。本文探讨喉癌手术治疗中对舌根的处理方法,以期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喉功能重建的术式。方法:切除喉部肿瘤或被累及的舌根后,根据组织缺损的情况,以胸骨舌骨肌筋膜瓣成形舌根;舌根保留较多时以舌根下移来重建喉功能。结果:32例喉部分切除术中,26例拔管,拔管率为81.3%,患者均恢复满意的发音功能;4例全喉切除术未行发音重建。无误咽、呛咳发生。3年生存率为81.3%,5年生存率为65.6%。结论:舌根成形与舌根下移能恢复满意的喉功能,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并发症少,是喉癌治疗中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剂对喉部分切除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误咽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喉部分切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综合治疗(抗生素和气道湿化等的应用),治疗组在一般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具有健脾、清肺、化痰作用的加味麻杏石甘汤剂(每天2剂),疗程7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采用惯用的吞咽功能判定标准对术后患者误咽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咳嗽、咯痰、喘息、气短、哮鸣音)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Ridit分析两组术后患者误咽程度,结果表明治疗组轻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341,P<0.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肺、化痰中药治疗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较之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减轻误咽程度,促进喉功能的恢复。联合运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确切,可以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T1、T2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12 例T1、T2早期声门型喉癌(其中T1N0M0 80例、T2N0M0 32例)患者施行喉小部分切除术。结果 112 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6~7d拆线,术后2~3d恢复经口进食,术后第5~6d更换小号气管套管,1~2d后试堵管,平均戴管时间7.3d,拔管率100%;纤维喉镜检查见术后6个月声门裂形态接近正常且闭合严密。嗓音学分析结果示术前、术后1周与术后2个月、6个月Shimmer和NNE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随访满3年76例,全部生存;满5年36例,35例生存(1例不明原因死亡),生存率97.2%。结论 早期声门区喉癌施行喉部分切除术,疗效确切,可获得稳定的局部控制率。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手术造成的创伤,住院时间缩短,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减轻,最大程度地保留和重建了患者的喉功能。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声门上型喉癌术后修复方法的改良及其喉功能保留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第四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5例声门上型喉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1例,年龄65~75岁,均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治疗。原发病灶位于一侧声门上者行保留对侧喉上神经声门上部分喉切除,原发病灶位于声门上中间者行不同部分的声门上部分喉切除;然后,采用颈前带状肌延长舌根方法修复或小喉成型方法进行咽喉功能重建。术后观察患者喉功能恢复情况及3年、5年生存率。结果 35例患者术后10 d~3个月逐步恢复发音,其中32例发音良好,另外3例发音嘶哑;术后第10天试饮水,其中30例无明显呛咳后进食半流质,5例呛咳明显者经功能锻炼3个月后进食呛咳基本消失。33例于术后15天到3个月拔管,拔管率94.29%(33/35)。无一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35例中,随访满3年者32例,失访3例。32例中,5例在术后12~18个月复发,行全喉切除术;4例在术后20~32个月死于喉癌复发,2例术后18、23个月死于其他疾病;3年生存率为81.25%(26/32)。随访满5年者19例,失访5例,术后未满5年11例。随访5年的19例中,6例分别于术后20~54个月死于喉癌复发,3例术后18~56个月死于其他疾病,5年生存率为10/19。结论 老年人声门上型喉癌术后可通过改良修复方法加快发音和吞咽功能的恢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吸。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对口咽前壁癌患者施行以经舌骨入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10月24例口咽前壁即舌根会厌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患者中T27例,T3 2例,T4 15例;N0 7例,N1 4例,N2 12例,N3 1例.均经舌骨入路,行全舌根和(或)半舌切除+喉部分切除9例,舌部分切除+喉全切除7例,舌全切除+喉部分切除7例,舌部分切除(全舌根+半舌)1例.胸大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全舌(7例)或部分舌(9例)及咽侧壁缺损(16例),修复颈部皮肤缺损1例;游离前臂皮瓣+胸骨舌骨肌瓣修复半舌、咽侧及部分咽后缺损1例;胸骨舌骨肌瓣修复舌根2例;直接拉拢缝合4例.20例行双侧颈清扫术,4例行单侧颈清扫术.术前放疗5例,术后放疗16例.结果 24例患者原发灶切缘均阴性,17例(70.8%)患者淋巴转移阳性.术后咽瘘3例,其中2例舌部分切除+喉全切除胸大肌皮瓣一期修复术后4d出现咽瘘者,经清创换药后拉拢缝合;1例舌根全切除+喉部分切除术后放疗后咽瘘者以胸大肌皮瓣修复.17例保留喉功能患者中16例于术后1~6个月内拔管,恢复正常饮食,构音尚可,另1例发音、吞咽尚好,但堵管后通气不足,未能拔管.随访3年以上21例,Kaplan-Meier法计算3年总生存率72.6%.结论 经舌骨入路口咽前壁癌切除是较为理想的术式之一,手术缺损较大,多需一期修复,综合治疗尚能取得较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SCPL)术后喉功能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采用SCPL治疗喉鳞状细胞癌患者38例,其中声门上型17例,声门型21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8例,剂量累计为60~65 Gy。对切除(或)保留会厌、保留一侧(或)双侧杓状软骨患者术后呼吸、发音、吞咽功能分别进行评估。所得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今,无失访;3年生存率81.6%,5年生存率73.7%。其中声门上型喉癌3年生存率76.5%,5年生存率64.7%;声门型喉癌3年生存率85.7%,5年生存率81.0%。所有患者均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100%。切除会厌和一侧杓状软骨患者的误咽评分、平均气管套管拔除时间、平均鼻饲胃管拔除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呼吸、发音评估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CPL对喉癌治疗和喉功能保留有积极意义,临床分析表明会厌和一侧杓状软骨切除对于患者远期喉功能恢复无影响。  相似文献   
68.
在过去的喉癌外科治疗中多强调行根治为主的喉全切术,近年来喉部分切除术受到重视,即重建喉形态,保留吞咽、发音功能,避免永久气管造口,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同时不增加术后复发率。选择准确的适应证、彻底切除肿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影像检查在喉癌的术前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指导肿瘤分期与治疗方案的制订,对放疗后疗效评估及术后随访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复发癌的外科治疗方法、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77例喉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喉复发癌再行外科挽救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行喉全切除术,26例行喉部分切除术,其中19例无放疗史者行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Cox多因素分析影...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