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4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178篇
基础医学   2173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279篇
内科学   316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46篇
综合类   669篇
预防医学   187篇
眼科学   167篇
药学   13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0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婴幼儿手术损伤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手术应激可引起细胞介导的免疫受到抑制 ,包括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导致感染并发症增加 ,确切的原因尚不清楚 ,本研究探讨婴幼儿大手术损伤和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1 2例择期大手术婴幼儿和 6例严重感染的婴幼儿 ,择期手术患儿包括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7例和先天性巨结肠 5例 ,其中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6个月~ 3岁 ;6例正常婴幼儿作为对照 ,抽取外周血 ,用Boyum描述的方法借助梯度离心分离淋巴细胞 ,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来分析淋巴细胞早期凋亡情况 ,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Fas的表达。结果 术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明显下降 ,术后 1d为最低 ,术后 3d仍处于低值。大手术组患儿淋巴细胞凋亡率为 (1 4 .1± 1 .1 ) % ,严重感染组为 (1 2 .3±2 .0 ) % ,与正常对照组 (5 .1± 0 .3) %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Fas阳性淋巴细胞百分数术毕为(50 .3± 6 .3) % ,术后 1d为 (49.3± 4 .3) % ,与术前 (36 .3± 1 .1 % )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经历大手术的患儿循环淋巴细胞呈现凋亡的早期征象 ,可能是全身炎症反应中免疫细胞低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不同子宫内膜癌Ⅲa期患者的预后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88~ 2 0 0 1年在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Ⅰ期、Ⅲ期患者共 19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共分为四组 :第一组为Ⅰ期患者 ,共134例 ;第二组为单纯腹腔细胞学阳性的子宫内膜癌Ⅲa期患者 ,共 2 3例 ;第三组为伴有浆膜浸润或附件转移的子宫内膜癌Ⅲa期患者 ,共 16例 ;第四组为子宫内膜癌Ⅲb期 Ⅲc期患者 ,共 18例。采用Kaplan -Meier法对四组的平均生存时间进行计算 ,并进行比较。结果 ①第一组与第二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第二组与第三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 0 1;③第三组与第四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尽管腹腔细胞学阳性、浆膜浸润及附件转移均被定为子宫内膜癌Ⅲa期 ,但单纯腹腔细胞学阳性的患者其预后明显好于伴有浆膜层浸润或附件转移者。对她们应采取不同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73.
目的进一步评价细胞学和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1例宫颈涂片和阴道镜检的结果,与活检组织病理学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431例中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39例、CIN Ⅱ 36例、CIN Ⅲ 32例、宫颈鳞癌11例和宫颈湿疣27例,其余286例为慢性宫颈炎.宫颈涂片检出了93.5%宫颈病变,阴道镜检出了95.9%宫颈病变,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无漏诊.结论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阴道镜检查能明显提高宫颈湿疣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细胞形态学病态改变。方法:用瑞氏-姬姆萨混合染液染色,进行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学分析。结果:粒、红、巨核三系都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粒系主要以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内外浆、中性粒细胞核分叶不能或Pelger-Huet样畸形。结论:MDS三系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态改变,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分型主要以RA为主。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乳腺癌针吸细胞学(FNAC)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1326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并与323例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对比。结果本组 FNAC 诊断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7.3%,假阳性率为2.7%,假阴性率为2.9%,诊断符合为97.2%。结论乳腺肿块 FNAC 检查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诊断方法。文中对影响 FNAC 诊断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直肠癌诊断的新途径,运用穿刺针吸细胞学在其它疾病的检查诊断方法,应用于直肠癌的诊断。[方法]总结分析了经细湿针45例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直肠癌的病例。[结果]其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提示其对直肠癌诊断正确率100%。[结论]细湿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直肠癌,不需特殊医疗器械、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无大出血感染之危、损伤小、安全可靠、不会引起肿瘤种植。因此认为细湿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直肠癌比临床上常用的细干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正确率。  相似文献   
77.
复合核黄素阻断治疗食管癌前增生的效果评价(报告之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曾报告在鹤壁市郊用复合核黄素阻断治疗食管癌前增生,初试断续12年,累积癌变率为5.8%(8/137),而相应时间的自然癌变率为14.9%(79/530)。又重复试验3年,总体及重增癌抑制率为57.1%及63.3%(P<0.05)。现报告停疗2年复查结果:总体及重增癌抑制率分别降至33.3%及50.7%(P>0.2)。各级人群分别统计结果发现:复合核黄素癌阻断作用因增生级别而异,在治疗期SSI的癌抑制率为68.4%(P<0.05),停疗后仍有54.7%(X2=3.82),对其他各级作用均不明显(P>0.2)。从而提示复合核黄素主要抑制早期重增癌变,且必需长期坚持服用,方有使发病及死亡率下降可能。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以听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脑膜癌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脊液和颅脑MRI检查结果.结果:7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伴有脑神经损害(Ⅶ神经3例,Ⅵ神经2例,Ⅸ、Ⅹ神经1例,Ⅴ神经1例)和脊神经损害(肢体周围性瘫痪2例),均有脑膜刺激征.结论:以听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脑膜癌病易误诊,脑脊液发现癌细胞仍是确诊脑膜癌病最简便与最直接的证据,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是脑膜癌病患者较具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79.
宫颈病变液基细胞学筛查与组织病理学对照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CytologyTest, TCT)技术在妇科门诊人群宫颈病变筛查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 980例TCT,与组织学对比观察。结果  TCTLSIL以上阳性率45. 7% ( 373 /817),组织学检查阳性率50. 1% ( 409 /817 ),两者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 )。TCT诊断符合率LSIL75. 8% (191 /252),HSIL98. 1% (101 /103),SCC90. 9% (10 /11),AC85. 7% (6 /7)。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符合率HSIL与LSIL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有效手段,加强制片技术及诊断质量控制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及TBS分类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 Autocyte Prep L iquid based Cytology Test (L CT)及 the Bethesda sytem(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 TBS细胞学分类诊断 ,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 ,且在阴道镜下行活检 ,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法标本满意率 95 % ,180 0例涂片中阳性病例 76例 ,阳性率 4 .2 2 % (76 / 180 0 ) ,对 76例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总符合率 81.5 % (6 2 / 76 )。结论 :L 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 ,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TBS报告方式内容直观、易懂、具体。 L 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最后诊断 ,能及早发现宫内早期病变 ,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