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2387篇 |
免费 | 21545篇 |
国内免费 | 1065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67篇 |
儿科学 | 5825篇 |
妇产科学 | 3439篇 |
基础医学 | 42007篇 |
口腔科学 | 6319篇 |
临床医学 | 21788篇 |
内科学 | 41132篇 |
皮肤病学 | 5198篇 |
神经病学 | 12220篇 |
特种医学 | 647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32篇 |
外科学 | 20418篇 |
综合类 | 40115篇 |
现状与发展 | 53篇 |
预防医学 | 10585篇 |
眼科学 | 5494篇 |
药学 | 21459篇 |
83篇 | |
中国医学 | 8028篇 |
肿瘤学 | 310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6篇 |
2023年 | 3594篇 |
2022年 | 6537篇 |
2021年 | 9147篇 |
2020年 | 8416篇 |
2019年 | 7950篇 |
2018年 | 8136篇 |
2017年 | 8637篇 |
2016年 | 9020篇 |
2015年 | 9914篇 |
2014年 | 15412篇 |
2013年 | 16923篇 |
2012年 | 14558篇 |
2011年 | 16237篇 |
2010年 | 13428篇 |
2009年 | 12856篇 |
2008年 | 13229篇 |
2007年 | 13379篇 |
2006年 | 12061篇 |
2005年 | 10900篇 |
2004年 | 9496篇 |
2003年 | 8229篇 |
2002年 | 6655篇 |
2001年 | 5812篇 |
2000年 | 4832篇 |
1999年 | 4290篇 |
1998年 | 3988篇 |
1997年 | 3647篇 |
1996年 | 3369篇 |
1995年 | 3004篇 |
1994年 | 2668篇 |
1993年 | 2197篇 |
1992年 | 1891篇 |
1991年 | 1722篇 |
1990年 | 1413篇 |
1989年 | 1260篇 |
1988年 | 1171篇 |
1987年 | 959篇 |
1986年 | 875篇 |
1985年 | 1164篇 |
1984年 | 1046篇 |
1983年 | 684篇 |
1982年 | 706篇 |
1981年 | 590篇 |
1980年 | 511篇 |
1979年 | 392篇 |
1978年 | 285篇 |
1977年 | 224篇 |
1976年 | 180篇 |
1975年 | 8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体外原代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体外培养技术,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体外培养,探讨喉鳞癌组织原代培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建立人喉鳞癌组织的细胞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体外组织培养技术,对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原代培养中肿瘤细胞的生长与供体的年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及不同培养方法的关系,分析在人喉鳞癌细胞的培养中成纤维细胞、微生物污染的影响。结果 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年龄小于60岁组的细胞生长率为31.25%(5/16例),年龄大于60岁组为37.5%(3/8例);高分化组为100%(2/2例),中分化组为30.8%(4/13例),低分化组25%(2/8例);组织块培养法为43.75%(7/16例),酶消化法培养为10%(1/10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在培养的第5~7天,在贴壁组织块周围可见到有上皮样细胞爬出。全部标本中,成纤维细胞的过度生长和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结论培养组织的细胞生长率与供体的年龄关系不大;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较高者,细胞的生长率较高;与酶消化分离培养法相比,贴壁组织块培养法的细胞生长率较高;成纤维细胞及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舌及口底鳞癌淋巴转移的手术时机与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舌及口底鳞癌67例,非手术组12例(为cN_(2~3)患者),手术组55例。cN_028例行原发灶切除,其中23例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27例cN_(1~3)(cN15例、cN_(2~3)22例)行原发灶切除加根治性颈淋巴清扫,其中16例cN_(2~3)行岛状肌皮瓣修复术:结果 在34例患者中(cN_(2~3)),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54.55%(12/22),非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41.67%(5/12)。28例cN_0患者中,4例单纯癌肿切除者术后45~60天出现淋巴转移;23例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者,证实13例有隐匿性淋巴结转移,10例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cN_0患者应尽早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多区域淋巴结或一个区域多个淋巴结转移的cN_(2~3)患者,手术比非手术组的生存率更高,但后者对提高5年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反义端粒酶催化亚单位抑制喉癌细胞生长的离体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喉癌细胞株Hep-2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脂质体包裹hTERT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体外培养的Hep-2细胞,分别于转染后24、48、72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转染的72h行HE染色及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转染后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生长密度下降;端粒酶活性受到抑制。结论:hTERT反义寡核苷酸短期内可以降低端粒酶活性、抑制喉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4.
Knowledge regarding human bladder smooth muscle cell (SMC) physiology is very limited. Only a few specific medical therapies
for bladder disorders have therefore been establish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model for videomicroscopy
of bladder SMC contractions.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human cystoprostatectomy specimens and cultured in a modified EMEM medium.
These cells were identified as SMCs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videomicroscopy, the culture flasks were coated
with a viscous agent to allow cell contraction. Contractions were visualized by means of a cell culture microscope with a
time-lapse videosystem. For cholinergic stimulation of the cells, acetylcholine, in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100 μM to
10 mM, was applied. The percentage of contracting cells within the observation field was evaluat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control experiments without contractile stimulant 6% of the cells were observed to contract. Stimulation with acetylcholine
induced a significant dose-dependent increase to 47% in contracting cell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videomicroscopy
is an appropriate tool to investigate the contraction mechanisms of bladder SMCs. This model offers the possibility of studying
drug effects on the human detrusor in vitro.
Received: 16 September 1999 / Accepted: 1 May 2000 相似文献
995.
The effects of 17 alpha-oestradiol and 17 beta-oestradiol on basal and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stimulated inhibin B secretion by rat Sertoli cells were studied. Sertoli cells were isolated and cultivated from testes of 18-day-old Wistar rats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FSH and different doses of oestrogens. On day 4 of culture, secreted inhibin was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Neither 17 alpha-oestradiol nor 17 beta-oestradiol had any effect on the secreted inhibin level in either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FSH.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se oestradiols do not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regulatory processes involving inhibin or FSH. 相似文献
996.
喉鳞癌瘤内微血管及微淋巴管形态计量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喉鳞癌瘤内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形态、分布、密度,以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5’-Nase-AlPase双重酶组织化学法和HE染色对40侧喉鳞癌标本冰冻切片进行研究。结果:光镜下微血管呈蓝色,微淋巴管呈棕色。除转移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未转移组外,与其余临床指标均未见相关性。结论:瘤内微血管密度与淋巴转移有明显相关,而微淋巴管密度未发现明显临床意义,其机制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适合膜片钳技术的单离Hensen细胞的分离及对其钾通道的研究。方法 取豚鼠耳蜗 ,获得Corti器 ,采用酶消化和机械分离方法对Hensen细胞进行分离 ,并采用传统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记录单离Hensen细胞的钾电流。结果 每只耳蜗可以获得活性良好的单离Hensen细胞 12± 3个。Hensen细胞的钾电流呈明显的外向整流性 ,只有迟电流 (IK) ,没有峰电流 (IA)。结论 酶消化结合机械分离的方法可获得适用于膜片钳技术研究的单离Hensen细胞 ,并用于讨论了所记录到的Hensen细胞钾电流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在体观察过氧化氢(H2O2)对豚鼠耳蜗功能及形态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4组,分别灌流人工外淋巴液(artificial perilymph,APL),50μMH2O2,100μMH2O2和200μMH2O2(H2O2均溶于APL中),并用Pl和H033342双染色方法观察H2O2引起的内耳细胞损伤情况。结果 所有H2O2灌流组复合动作电位((CAP)阈移和耳蜗微音电位(CM)幅度变化与人工外淋巴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各H2O2组的变化呈现出浓度依赖性;Pl和H033342双染色方法发现外毛细胞是H2O2攻击的主要靶细胞,而Hensen细胞未见任何损伤痕迹。结论 H2O2可导致耳蜗功能下降及耳蜗毛细胞损伤:Hensen细胞较毛细胞可能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99.
VEGF,PDGF和MVD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小板来源的内皮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PDGF),Ⅷ因子测定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喉癌微血管生成、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ASB法检测1998~1999年40例喉鳞状细胞癌和11例喉正常粘膜VEGF、PDGF、微血管密度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中VEGF表达在肿瘤T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计数标识指数与病人肿瘤T分级、临床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测定均数在早、晚期分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癌的发展、侵袭需要持续的新生血管,本实验提示肿瘤增殖与理论相符,VEGF、PDGF和MVD可作为临床预测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维甲酸(retinoic acids,RA)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生长及表型的作用,同时观察维甲酸诱导鼻咽癌细胞株HNE1后细胞角蛋白基因13(cytokeratin 13,CK13)表达情况。方法应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维甲酸诱导鼻咽癌细胞株HNE1细胞的生长状况,利用Northern杂交技术分析维甲酸诱导鼻咽癌细胞株HNE1后CK13基因的表达。结果维甲酸能显著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的强度取决于维甲酸的浓度和诱导持续时间,当维甲酸的浓度为1×10-4 M/L时,前4天下降约50%,第5天开始细胞停止增殖,细胞数逐渐减少,细胞逐渐老化死亡。维甲酸处理后的鼻咽癌细胞从典型的多边形变成扁平、细长,类似纤维细胞的形态。维甲酸诱导后的鼻咽癌细胞中CK13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且与维甲酸的浓度有关。结论维甲酸能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分化,可能是通过上调CK13基因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