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08篇 |
免费 | 1114篇 |
国内免费 | 170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篇 |
儿科学 | 219篇 |
妇产科学 | 187篇 |
基础医学 | 2534篇 |
口腔科学 | 41篇 |
临床医学 | 1572篇 |
内科学 | 7946篇 |
皮肤病学 | 39篇 |
神经病学 | 48篇 |
特种医学 | 149篇 |
外科学 | 736篇 |
综合类 | 2780篇 |
预防医学 | 3744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1316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286篇 |
肿瘤学 | 4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52篇 |
2022年 | 420篇 |
2021年 | 544篇 |
2020年 | 472篇 |
2019年 | 484篇 |
2018年 | 480篇 |
2017年 | 411篇 |
2016年 | 643篇 |
2015年 | 824篇 |
2014年 | 1349篇 |
2013年 | 1272篇 |
2012年 | 1368篇 |
2011年 | 1588篇 |
2010年 | 1297篇 |
2009年 | 1264篇 |
2008年 | 1093篇 |
2007年 | 1280篇 |
2006年 | 1114篇 |
2005年 | 1022篇 |
2004年 | 701篇 |
2003年 | 605篇 |
2002年 | 558篇 |
2001年 | 491篇 |
2000年 | 418篇 |
1999年 | 407篇 |
1998年 | 312篇 |
1997年 | 286篇 |
1996年 | 166篇 |
1995年 | 214篇 |
1994年 | 197篇 |
1993年 | 90篇 |
1992年 | 89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6篇 |
1974年 | 5篇 |
1972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虽然肝脏外科技术飞速发展,但近30年来肝癌病人预后无明显改善,大家往往重视局部治疗,对肝癌病人的全身综合治疗关注不够,尤其是忽视了对我国肝癌的最主要致病因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研究和有效治疗。结合我们自己在这一方面前期的研究结果以及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系统阐述了HBV相关HCC抗病毒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预防肝癌病人HBV再激活,改善HCC病人肝脏炎症、肝纤维化,显著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并讨论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药物选择以及治疗疗程等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还显示抗病毒应答时间快慢、病毒耐药变异等均是影响HC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选择速效、低耐药核苷类药物。并主张长期抗病毒治疗,以最大限度改善HBV相关HCC病人预后。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应该成为HBV相关HCC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对已确诊的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肝癌患者分为TACE组,射频消融组,姑息治疗组,每组均设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呋啶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间的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变化,观察TACE及射频消融组的TTP,1年生存率,观察姑息治疗组的OS。结果 TACE组中试验组有10个月的肝功指标较对照组好,其中8个月有统计学意义;射频消融组中试验组有11个月的肝功指标好于对照组,其中10个月有统计学意义;姑息疗组用药后第1个月的肝功指标试验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CE组及射频消融组应用抗病毒治疗后乙肝病毒DNA复制水平均明显下降,姑息治疗组抗病毒治疗后初期,乙肝DNA复制水平也有所下降。TACE组中试验组的TTP为4.1个月,1年生存率61%,对照组TTP为4.2个月,1年生存率59%;射频消融组中试验组的TTP为7.2个月,1年生存率77%,对照组为6.9个月,1年生存率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姑息治疗组中试验组的OS为2.8个月,对照组为3.1个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肝癌相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延缓肝功能的恶化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观察肝移植围手术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监测肝移植受体体内HBV存在及活动状态中的价值.方法 2007年8月至2007年12月2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肝移植受体给予口服恩替卡韦联合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作为HBV再感染的预防方案,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4周、12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ER法检测血清HBV DNA、PBMC内HBV DNA.结果 术前1 d、术后1周、4周、12周PBMC内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85.0%(17/20)、45.0%(9/20)、45.0%(9/20)和40.0%(8/20),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1周以后阳性率无显著变化;围手术期PBMC内HBVDNA定量均值分别为104.07±2.07、101.69±1.96、101.15±1.72和101.30±1.63拷贝/106细胞,同样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下降趋势越来越缓慢,术后4周后定量值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血清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0.0%(14/20)、25.0%(5/20)、5.0%(1/20)和0;血清HBVDNA定量均值分别为103.27±2.54、100.91±1.63、100.23±0.98和0拷贝/106细胞.结论 肝移植术后PBMC内HBV DNA迅速转阴并维持在同一稳定水平.PBMC内HBV DNA定量检测似乎较血清HBV DNA能更好的反映肝移植围手术期体内残存病毒的存在及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LHBs)在监测抗病毒疗效上的临床意义。方法跟踪监测46例阿德谲韦酯治疗患者60周,分别采用ELISA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患者小同时间的LHBs、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载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HBs和HBV DNA下降趋势一致,其相关系数r=0.97,但LHBs消退晚于HBV DNA。治疗60周时共有20例患者的HBV DNA〈5×10^2/mL,其中8例LHBs转阴;疗效反复组14例患者HBV DNA转阴后又转阳,3例患者LHBs转阴;治疗无效组12例患者,2例LHBs转阴。结论动态监测LHBs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指标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并对序列进行分析。方法PCR法扩增乙型肝炎病毒全长基因,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DNA序列测定;将已测定序列的PCR扩增产物用上述方法进行再测序以评价该方法的保真性;应用进化树分析及对齐比较等方法分析HBV基因型和YMDD变异情况。结果20例标本中有18例扩增阳性并得到全长基因组序列;保真性分析表明,本法引起的人为核苷酸突变率约为1‰;序列分析表明,18例标本中有10例为基因型B、8例为基因型C;2例出现耐拉米夫定的YMDD变异,均为基因型C。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方法简便,可满足临床和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6.
117.
目的 总结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对肾移植受者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的时机.方法 肾移植术前HBsAg阳性者21例,其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阴性,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阴性,HBV DNA定量<105拷贝/L,肝脏B型超声波检查无异常发现.供、受者HLA抗原错配数≤3,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0.10.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和甲泼尼龙预防排斥反应.11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后立即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另10例在随访过程中发现肝功能异常、HBV DNA升高时,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同时减少CsA和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行护肝治疗.结果 10例经抗病毒和护肝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和HBV DNA于术后1年左右恢复至正常水平.预防性口服拉米夫定者的HBV DNA均保持在106拷贝/L以下,ALT正常或稍高(未超出正常值的2倍).采用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者术后2年内的肾功能优于未预防性治疗者(P<0.05).结论 HBsAg阳性并非肾移植的禁忌证,术后早期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避免肝功能异常,也有利于改善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8.
目的通过检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优化治疗过程中血清IL-21表达水平,探讨血清IL-21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患者对抗病毒应答的相关性。
方法检测25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优化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基线、12周、24周、36周、52周、64周、76周、88周和104周的血清并检测IL-21水平、HBV DNA定量、HBsAg、HBsAb、HBeAg、HBeAb和肝功能等相关指标,分析这些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另选取15例HBV携带者、15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
结果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优化治疗基线血清IL-21水平与无症状携带者血清IL-2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00、0.003);核苷(酸)类似物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优化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HBsAg、HBeAg、HBeAb均呈下降趋势,且HBV DNA水平及HBsAg浓度于治疗12周内下降速度最快,HBsAg浓度降低速度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慢。基线IL-21水平与优化治疗12~24周时的病毒量变化对数值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性(r =-0.55、P = 0.015),36周时IL-21水平与36~52周病毒量变化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性(r =-0.62、P = 0.001)。核苷(酸)类药物优化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清IL-21浓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峰值浓度在36周,为66.41 pg/ml,显著高于基线IL-21浓度(P = 0.001),治疗至88周及104周时患者血清IL-21水平恢复到基线状态。
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血清IL-21浓度升高,优化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呈现一过性升高,峰值与HBV DNA的抑制及HBsAg、HBeAg等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恩替卡韦(ETV)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GP73浓度的变化,探讨血清GP73水平对CHB病情进展和疾病转归的影响。
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1 150例,其中慢性HBV携带者(HBV-C)100例,CHB 550例,HBV相关肝硬化(LC)25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250例。选择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73浓度。入组患者中在知情同意基础上行肝组织活检的30例CHB患者肝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探讨血清GP73浓度与肝组织GP73表达的相关性。550例CHB患者中共200例接受ETV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血清GP73浓度的变化。
结果慢性HBV感染者血清GP7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 =191.60、P = 0.000),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血清GP73浓度在HBV-C [(47.21 ± 17.69)ng/ml]、CHB [(101.56 ± 67.18)ng/ml]、HCC [(195.01 ± 104.22)ng/ml]和LC [(225.71 ± 99.37)ng/ml]中持续升高,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qHBV-C vs CHB = 7.82,P = 0.000;qCHB vs HCC = 15.85,P = 0.000;qHCC vs LC = 2.63,P = 0.009)。经过相关性分析,血清GP73含量与慢性HBV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 0.576、P = 0.000)。30例CHB肝组织标本中,肝组织GP73表达呈弱阳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的分别为6例(20.00%)、16例(53.33%)和8例(26.67%)。随着肝组织GP73表达程度的加重,其血清GP73浓度亦同步升高(F = 7.285、P = 0.003)。经过相关性分析,血清GP73浓度与肝组织GP73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 = 0.592、P = 0.001)。200例CHB患者已接受ETV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随着病情的恢复,血清GP73浓度在ETV抗病毒治疗1、3、6、9和12个月后逐渐下降,分别为(97.26 ± 42.52)ng/ml、(68.21 ± 33.65)ng/ml、(58.57 ± 29.52)ng/ml、(51.76 ± 25.39)ng/ml和(53.37 ± 21.62)ng/ml,与治疗前血清GP73浓度[(113.09 ± 48.91)ng/m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月后vs治疗前 = 3.45,P = 0.001;t3月后vs治疗前 = 10.69,P = 0.000;t6月后vs治疗前 = 13.50,P = 0.000;t9月后vs治疗前 = 15.74,P = 0.000;t12月后vs治疗前 = 15.79,P = 0.000)。血清GP73浓度在ETV抗病毒治疗3个月内下降幅度最大,与病情缓解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相符合。
结论血清GP73水平与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接受ETV抗病毒治疗后血清GP73浓度的下降,提示肝脏炎症损伤的缓解。血清GP73可用于慢性肝病的预后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原位肝移植(OLT)术后HBV再感染的效果,探讨HBV复发高危患者的预防策略。方法对具有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采用双向型的队列研究。试验组:前瞻性研究从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术后长期使用恩替卡韦+肌注型HBIG预防HBV再感染;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6年3月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患者,术后长期使用拉米夫定+肌注型HBIG。两组患者观察截止~1]2008年3月,对HBVDNA定量水平、乙肝两对半、HBV再感染时间、累积再感染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38例患者,随访时间(18.5±53)个月,未发现HBV再感染;对照组共116例患者,随访时间(20.2±9.8)个月,其中15例出现了HBV再感染,再感染率为12.9%,再感染时间为(18.9±8.7)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累积再感染率行Kaplan—Meier法分析提示两组患者累积再感染率曲线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累积再感染率低于对照组(0VS12.93%,P〈0.05)。结论对具有HBV再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恩替卡韦联合HBIG与拉米夫定联合HBIG相比,有效地降低了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