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92篇
  免费   7448篇
  国内免费   1719篇
耳鼻咽喉   458篇
儿科学   3105篇
妇产科学   2329篇
基础医学   5363篇
口腔科学   1014篇
临床医学   8299篇
内科学   21866篇
皮肤病学   359篇
神经病学   2051篇
特种医学   10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232篇
综合类   10800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6960篇
眼科学   1488篇
药学   7682篇
  47篇
中国医学   3056篇
肿瘤学   3066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1594篇
  2022年   2058篇
  2021年   3843篇
  2020年   3459篇
  2019年   3222篇
  2018年   3094篇
  2017年   3054篇
  2016年   3315篇
  2015年   3140篇
  2014年   5250篇
  2013年   6321篇
  2012年   4501篇
  2011年   4749篇
  2010年   3790篇
  2009年   3682篇
  2008年   3498篇
  2007年   3347篇
  2006年   2887篇
  2005年   2537篇
  2004年   2104篇
  2003年   1717篇
  2002年   1371篇
  2001年   1300篇
  2000年   1019篇
  1999年   880篇
  1998年   775篇
  1997年   700篇
  1996年   584篇
  1995年   537篇
  1994年   500篇
  1993年   475篇
  1992年   437篇
  1991年   360篇
  1990年   337篇
  1989年   305篇
  1988年   301篇
  1987年   233篇
  1986年   210篇
  1985年   235篇
  1984年   226篇
  1983年   108篇
  1982年   190篇
  1981年   132篇
  1980年   146篇
  1979年   80篇
  1978年   73篇
  1977年   60篇
  1976年   49篇
  1970年   5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糖尿病合并妊娠83例母婴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妊娠者血糖控制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两组比较母婴并发症。结果血糖控制不良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34.36%,酮症酸中毒(DKA)为21.86%,胎儿宫内窘迫为28.13%,胎膜早破为50.00%,其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5)。应用饮食疗法 人胰岛素治疗 运动锻炼 孕期管理及深入糖尿病知识教育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母婴妊娠结局。结论综合治疗积极控制血糖,对减少母婴并发症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了20例正常人2、0例冠心病患者和7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的血清Lp(a)水平,综合考虑其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2型糖尿病无肾病组40例(BUN<7.30 mmol/L,CRE<105μmol/L,mAtb<11.7 mg/L),糖尿病肾病(DN)组30例(BUN>7.30 mmol/L,CRE>105μmol/L)。结果: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无DN组间血清Lp(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肾病组Lp(a)水平显著升高(P<0.05),这一点与冠心病患者相似。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Lp(a)水平与mAlb呈简单正相关关系(r=0.0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Alb未能进入多元回归方程。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无DN时,血清Lp(a)水平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2型糖尿病合并DN患者出现血清Lp(a)水平显著增高,且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关系,提示Lp(a)水平升高可能继发于DN的肾脏损害,随肾脏损害进展而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943.
目的:采用血糖钳方法评价调脂降糖片在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mg/kg体重)配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用调脂降糖片干预治疗,以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8周后采用血糖钳技术检测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并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对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脂代谢进行评估。结果:与未治疗的2型糖尿病大鼠比较,调脂降糖片大小剂量治疗后大鼠ISI、GIR明显增加,而TC、TG、FINS、FFA显著下降,其作用与二甲双胍基本相同。结论:调脂降糖片可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糖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4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在原降糖措施的基础上加服血脂康,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6周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含量,并测定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等血流变指标。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总胆固醇(TC)(6.81±1.52)vs(4.46±1.05)mmol/L(P<0.05),甘油三酯(TG)(4.68±1.16)vs(2.31±0.74)mmol/L(P<0.01),空腹血糖(9.63±1.54)vs(7.34±1.44)mmol/L(P<0.05),餐后2 h血糖(12.86±1.96)vs(9.57±1.34)mmol/L(P<0.05),血浆比黏度(1.78±0.18)vs(1.27±0.56)mPa.s(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4.89±0.71)vs(3.48±0.62)(P<0.05)、纤维蛋白原(4.14±0.52)vs(3.25±0.36)g/L(P<0.05),且8周、16周各项指标无反复,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血脂康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及血黏度作用。  相似文献   
94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属于肺胀范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病,采用部分涤痰、活血化瘀药物配合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急性发作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发现这些药物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肺心病急发期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46.
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加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近4年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病人进行总结。结果:老年糖尿病病人对血糖控制不理想,易造成多脏器损害。感染以G-菌为主,抗感染要采用降阶梯治疗。结论:老年糖尿病病人抵抗力差易造成感染,引发多脏器衰竭。尽早预测受损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延长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A组)和合并外周血管病变组(B组),进行双能X线吸收法(DEXA)骨密度(BMD)测定,同时测定臂踝脉波传播速度(baPWV)及超声波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数据与骨密度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BMD低于同龄的非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血管病变患者BMD低于同年龄的2型糖尿病患者。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动脉硬化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二者的明确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48.
目的对新生儿筛查检出的G6PD缺陷与高胆的关系进行临床研究,探讨G6PD缺陷的早期诊断及其高胆的防治方法。方法用荧光斑点法对新生儿进行G6PD缺陷定性筛查,阳性病例用G6PD/6PGD比值法进一步确诊,临床观察本组100例G6PD缺陷的高胆病程。结果本组G6PD缺陷新生儿55.0%发生了高胆;高胆91.4%于生后2~3天起病;重度高胆占29.1%,仅见于重度G6PD缺陷者;轻、中度缺陷者高胆程度轻;催产素的应用、感染、早产等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高胆。结论G6PD缺陷者新生儿高胆发病率高,发病早,程度重,危害大,高胆程度与G6PD缺陷程度和诱发因素有关,而脐血筛查可能是G6PD缺陷早期诊断的惟一途径。高胆预防措施包括产前孕母服鲁米那、维生素E;产时避免诱发因素及生后口服鲁米那,肌注维生素E,有黄疸者及早光疗。  相似文献   
949.
1152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临床类型、相关因素和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分析了1152例门诊和住院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病原检查结果。结果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仍然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感染,分别占32.7%和24.5%;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7.5%。结论年龄、病程和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可能与感染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50.
儿童Ⅰ型糖尿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1:2配对原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新乡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和门诊患者1999年1月~2004年1月50名患者.100名对照者进行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窒息、体重过大或过轻、易患感冒、胃肠道感染、腮腺炎、不明原因发热、药物中毒为主要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示窒息,体重过大或过小、感冒、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为高危因素.[结论]窒息、体重过大或过轻、发热、感冒、胃肠道感染、药物中毒是高危因素,增强儿童预防保健是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