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4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9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72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5篇
  2篇
中国医学   129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于足三里穴注射弥可保500μg/次,每日1次,左右两穴交替,疗程2周。对照组肌肉注射弥可保500μg/次,每周3次,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6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2.
浅谈腧穴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穴性"是腧穴性质的简称,是指腧穴因其所在部位、经脉属性以及影响因素不同而显现的穴位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反映在治疗作用方面的特异性.腧穴具有"穴性",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腧穴可在特定病证中,因病证的性质针刺手法不同而表现出寒热虚实的不同性质;调节和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对于正确处方选穴、有效发挥腧穴治疗作用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自制中医穴位敷贴治疗儿童百日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0019年1月至0000年6月我院收治的百日咳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乳糖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乳糖红霉素+自制中医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WBC、CRP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廉泉穴不同针刺深度联合冰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浅刺组和深刺组各40例,2组患者给与常规药物治疗和冰刺激,浅刺组针刺廉泉穴30~40mm,深刺组针刺廉泉穴60~70 mm。治疗前后运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VFSS)、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并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周和治疗后第8周随访时,2组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少(均P<0.05),SSA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第8周随访时与治疗12周比较,2组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均明显减少(均P<0.05),SSA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12周和治疗后第8周随访时,深刺组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较浅刺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明显减少(均P<0.05),SSA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深刺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浅刺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廉泉穴深刺联合冰刺激可有效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远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头部水针穴位注射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智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水针疗法组、肌肉注射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30例,收集同龄健康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常规康复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疗法,水针疗法组和肌肉注射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头部穴位注射GM1和肌肉药物注射GM1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测定每位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发育指数(PDI),并检测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阻力指数(RI),同期检测血清NSE和T-SOD的水平。结果:3疗程结束后,三组脑瘫患儿MDI和PDI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水针疗法组相对于其他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水针疗法组血流动力学参数Vs、Vm、Vd明显升高,RI显著降低(P0.05),肌肉注射组与常规康复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水针疗法组NSE降低,T-SOD升高,其余两组无变化。结论:水针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脑瘫患儿的脑部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脑瘫患儿的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06.
该文对肥大细胞响应机械刺激的有关文献加以回顾总结与分析,发现肥大细胞响应机械刺激与细胞外基质、粘附因子和细胞骨架密切相关,为探讨肥大细胞在针刺效应和穴位敏化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穴位按摩对甲状腺术后患者的头痛及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名甲状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8例),观察组实施子午流注穴位按摩,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3,S,7天的头痛症状评分(Headache SymptomScores,H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果:重复测量方差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第1、3、5、7天的VAS得分变化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以及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催眠药物以外,两组在各时间点PSQI值及各维度变化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以及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能有效减轻甲状腺术后患者的头痛情况,提高睡眠质量,且随时间的增加改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针刺联合丹参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将103例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耳穴贴压、针刺联合丹参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评价并对比分析治疗后患者的视功能恢复与眼底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视力提高有效率达86%,对照组为69.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贴压、针刺联合丹参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积血有改善症状、促进积血吸收、提高视力的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消胀散脐部敷贴配合择时穴位按压改善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发功能性便秘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调整、情志护理、指导运动等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消胀散巴布剂敷脐配合择时穴位按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首次排便时间及总体疗效,观察周期均为12d。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便秘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患者无一例需要使用药物辅助排便。结论消胀散敷脐配合择时穴位按压有利于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情况,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摘要 目的:优化指压穴位刺激法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30例偏瘫患者,分别在仰卧伸膝0°位和屈膝90°位下指压偏瘫侧足三里、足临泣穴,对比刺激即刻3s、停止刺激后第一个3s、第二个3s、第三个3s的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最大等长收缩的积分肌电值(iEMG)。 结果:①刺激前后比较:两种体位下,指压两个穴位,刺激即刻的iEMG明显高于刺激前(P<0.05),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呈逐渐下降趋势。②穴位间比较:两种体位下,均表现为指压足三里穴,胫前肌刺激即刻的iEMG、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均明显高于足临泣穴(P<0.05);指压足临泣穴,腓骨长、短肌刺激即刻的iEMG、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均明显高于足三里穴(P<0.05)。③体位间比较:仰卧屈膝90°位指压两个穴位,胫前肌刺激即刻、停止刺激后第一个3s的iEMG明显高于伸膝0°位(P<0.05);腓骨长、短肌刺激即刻的iEMG明显高于伸膝0°位(P<0.05)。 结论:①指压刺激偏瘫侧足三里、足临泣穴均可诱发偏瘫侧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收缩,且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良好。②指压足三里穴对诱发胫前肌收缩的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优于足临泣穴;指压足临泣穴对诱发腓骨长、短肌收缩的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优于足三里穴。③仰卧屈膝90°位,指压刺激足三里、足临泣穴对诱发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收缩的即刻效应明显优于伸膝0°位,延续效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