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0篇
  免费   947篇
  国内免费   269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215篇
妇产科学   84篇
基础医学   1214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674篇
内科学   4088篇
皮肤病学   147篇
神经病学   111篇
特种医学   3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52篇
综合类   2873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091篇
眼科学   133篇
药学   1007篇
  18篇
中国医学   246篇
肿瘤学   14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501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651篇
  2014年   924篇
  2013年   1069篇
  2012年   1000篇
  2011年   1080篇
  2010年   905篇
  2009年   739篇
  2008年   739篇
  2007年   837篇
  2006年   781篇
  2005年   639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81.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尘肺患者与单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64例肺结核患者分为2组,45例合并尘肺患者为尘肺组,其余2019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尘肺组治疗2、3个月痰菌阴转率低于对照组(Χ^2分别为5.59和4.10,均P〈0.05);疗程结束时尘肺组胸片吸收好转率(82.22%)低于对照组(90.83%);尘肺组疗程长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尘肺患者治疗较单纯肺结核困难,应该适当延长疗程和增加药物。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讨安徽省皖北地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安徽省制定结核病控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8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首次确诊时仅有15.4%肺结核病人进行了痰检,92.6%的病人未能使用规范的化疗方案,59.6%的病人未按医嘱坚持治疗,是造成复治病人的主要原因;症状好转自动停药、药物太贵花钱太多是造成肺结核病人未按医嘱坚持治疗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综合性医疗机构对痰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开展和加强痰检工作,规范化疗方案,加强健康教育,普及结核病方面的知识,减少复治肺结核病人的产生。  相似文献   
983.
纤支镜检查在痰菌阴性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确定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纤支镜下联合取材对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89例确诊为肺结核的纤支镜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olympusBF-P20纤支镜检查及毛刷涂片及组织学检查。了解刷检、灌洗、钳检和术后痰涂片检查4种不同取材方法对肺结核诊断的阳性率。结果:刷检涂片、灌洗液抗酸菌涂片、钳检和术后痰涂片检查分别占纤支镜确诊总例数的19.4%(56/289)、53.3%(154/289)、11.8%(34/289)和15.6%(25/289)。结论:纤支镜检查对肺结核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纤支镜下联合取材可提高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84.
目的以自制的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为依据,探讨因子分析法在研制生存质量量表中的应用。方法在已确诊为结核病的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取253例研究对象,用自制结核病人生存质量量表(QLI-TBV1.0)进行测评,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及相关性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结核病人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47个条目进行主成份因子分析,按特征根大于1并经方差最大旋转后提取12个主成份,累计贡献率达76.0%。其中,共性模块提取出8个主成份,累计贡献率达72.19%;特异性模块提取出4个主成份,累计贡献率达68.33%;各维度的条目与本维度的相关系数较大,而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较小。结论用因子分析法结合维度相关性分析显示此量表的效度较好,因子分析是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研制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85.
农村居民肺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农村居民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信念行为现状,了解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逐级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江苏省金湖县、姜堰市、扬中市3个县市共6个乡镇(街道)和18个村中年龄在65岁以下的农村居民3170人。使用统一的问卷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信行等进行调查,并分析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等因素对其知信行的影响。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居民部分防治肺结核病知识、信念、行为情况有差异,文化程度为文盲、小学、初中的农村居民答题正确率普遍较低;高中文化程度农村居民愿意了解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参加宣传及预防肺结核病活动的人数最少,不同文化程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经济水平的农村居民防治肺结核病知识、信念、行为情况不全相同,经济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农村居民答题正确率较低,不同经济收入农村居民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的农村居民肺结核病相关知、信、行之间存在差异,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肺结核病的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86.
目的 评价玉溪市涂阳肺结核病控制效果.方法 对2002-2006年登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登记、治疗管理及转归等进行评价.结果 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22 674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 909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登记率由2002年的3.4/10万上升到2006年的25.2/10万.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由80.0%上升到93.1%.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由60.0%上升到90.4%.结论 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政府重视、经费到位,建立健全三级防痨网,是肺结核病疫情明显下降的基础.  相似文献   
987.
目的:了解辖区儿童接种卡介苗(BCG)的效果及是否接种过BCG。方法:选择辖区内153例资料完整的入幼儿园和入学前的3岁~7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采用一次性1ml无菌注射器取0.1ml即5IUPPD作左前臂内侧中下1/3交界处皮内注射,使其局部形成皮丘,48h~72h后观察硬结直径。结果:试验者中有BCG接种史139例,阳性率为85.6%;无BCG接种史的14例,阳性率为28.6%。强阳性4例,年龄分布在4岁~5岁年龄段。其中3例无BCG接种史及2例有结核病家庭史和接触史。结论:对入幼儿园和入学前儿童进行PPD试验,不仅是评价BCG接种效果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发现结核病感染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支气管镜活检和细菌学的检查对165例支气管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涂片查结核菌阳性28例(17%),刷片查结核菌阳性89例(54%),经支气管粘膜活检证实支气管结核145例(88%)。确诊支气管结核前,临床误诊、漏诊109例(占66.1%)。结论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诊断并不易,对临床及胸部X线表现可疑者,应及时行支气管镜活检和细菌学的检查,以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989.
目的评价联检脑脊液结核杆菌DNA(TB-DNA)、抗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抗体(LAM-IgG)和腺苷脱氨酶(ADA)指标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及评价病情的价值。方法结脑组67例、非结核组38例,脑脊液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AFB、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法检测LAM-IgG、酶动力学终点法检测ADA。结果TB-DNA LAM-IgG诊断结脑的特异性为100%、阳性率为86.1%。结脑病情进展,ADA呈升高趋势;病情好转,ADA呈下降趋势。结论在诊断结脑方面,TB-DNA LAM-IgG联合试验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经典方法;在动态了解病情方面,ADA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小儿结脑诊断和评价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0.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has been recognized since chemotherapy first became available. However, drug resistance has increased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cently strains resistant to both rifampicin and isoniazid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have emerged. 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epidemiology of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 and the control of MDRTB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 Relevant papers for this review were identified by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on Medline. MDRTB is already established world-wide, and although the overall problem of resistance remains low in the UK, it is of significant clinical importance due to its high case-fatality, higher transmission risk, and complex treatment. The key elements of MDRTB control are prompt recognition, confirmation and treatment of cases, and the institution of strict infection control procedures to reduce the airborne spread of infection from infectious patients to others. This review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management, with liaison between tuberculosis physicians, the microbiology department, infection control team, consultant in communicable disease,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