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01篇
内科学   16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为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声学造影 (MCE)诊断静息无血流限制冠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在慢性冠脉狭窄闭胸犬模型上同步进行MCE和放射性微球测定心肌血流量 (MBF)。结果 负荷状态时 ,异常冠脉供血区 (MBF储备 <3)呈现灌注缺损 ,峰值声强度 (VI)较正常冠脉供血区低 (33± 13与 48± 14;P <0 0 1) ;且异常和正常冠脉供血区峰值VI比值 (0 7± 0 2 )与相应MBF比值呈良好的线性正相关 (r =0 86 ,P <0 0 0 0 1)。结论 多巴酚丁胺可作为一种负荷药物用于MCE评价冠脉狭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合用对肺心病合并严重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酚妥拉明10mg ,多巴酚丁胺 6 0mg或酚妥拉明 10mg ,多巴酚丁胺 12 0mg静脉点滴 ,每日一次 ,10天为一疗程 ,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93.3% ,与对照组 73.3%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其中酚妥拉明 10mg ,多巴酚丁胺 6 0mg组副作用较少。结论 酚妥拉明合用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并严重心衰疗效显著 ,其中多巴酚丁胺 6 0mg为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药物多巴酚丁胺、硝酸异山梨酯负荷试验核素锝[^99mTc]甲氧异丁异腈(technetium [^99mTc] methoxy isobutyl isonitrile,^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识别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对4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患者进行静息心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和多巴酚丁胺、硝酸异山梨酯负荷试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用半定量的方法将^99mTc-MIBI摄取进行评分,区分存活心肌和非存活心肌。结果^99mTc-MIBI显像判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存活心肌节段有279个.非存活心肌节段235个;经多巴酚丁胺加硝酸异山梨酯负荷后,心肌显像改善:轻度稀疏节段9个、中度稀疏节段24个、严重稀疏或缺损节段10个,共计43个节段显像改善,评分减少1分以上,存活心肌节段313个,非存活心肌节段201个。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6个月,随访多巴酚丁胺加硝酸异山梨酯负荷后,心肌显像改善的32个节段发现,静息^99mTc-MIBI显像改善,另有8个受损节段正常化。多巴酚丁胺加硝酸异山梨酯负荷后心肌显像无变化的389个节段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346个节段无变化。多巴酚丁胺加硝酸异山梨酯负荷心肌显像检测存活心肌的阳性预测值93%,阴性预测值89%。结论多巴酚丁胺加硝酸异山梨酯负荷后心肌显像对存活心肌的识别能够提高存活心肌的检出率。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较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DSE)在预测非心脏开胸手术患者心脏风险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从肺、食道肿瘤患者中选择具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或有心肌缺血表现者共33例,于开胸手术前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DsE)检查,DSW阳性者再行冠脉造影,开胸手术中及术后早期均予心电监护等,并详细记录术后经过及各种并发症。结果 32例顺利完成了DSE试验,检查过程中除一过性的早搏等心律失常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0例结果为阴性,2例结果阳性,均系高龄女性(65岁及70岁)食管癌患者。随后的冠脉造影显示与DSE结果相对应的冠脉狭窄病变。29例患者接受了开胸手术,术后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者8例、但均非在DSE 试验中出现房、室性早搏者。术中及术后无心肌缺血及其他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无手术死亡发生。4例未行开胸手术,2例系DSE阳性者自动放弃手术改行放疗,2例为阴性者因肺功能极差不具备手术条件。结论 DSE能准确评估非心脏胸部手术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对食道等具有高风险术式的高龄患者尤应加强术前心脏的评估,但对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观察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窒息患儿240例,其中肾损害13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组(n=70)。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尿素氮和肌酐的表达变化,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该院新生儿窒息肾损害的发生率为54.5%。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血尿素氮和肌酐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血尿素氮和肌酐的减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对比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9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和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抗心衰和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心衰纠正时间;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心脏指数、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心衰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心脏指数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心脏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的对比,左西孟旦效果更好,可更快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的疑似冠心病的39例患者,运用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进行检测。所用的检测设备是西门子SC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eSie LVA全自动左心定量分析软件。结果:3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检测阳性为33例,检测率为84.6%。结论: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具有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可靠,受试者的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彩色室壁运动多巴酚丁胺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室壁运动(CK)技术与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SE)结合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受检者48例,其中冠心病30例,正常对照组18例,全部进行CK-DSE检查,实验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CK-DS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94%和87%;诊断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73%、83%和100%;诊断中度狭窄(50%-75%)和重度狭窄(>75%)的敏感性分别为71%和94%。实验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K-DSE诊断冠心病直观、敏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PURPOSE: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low-dose dobutamine stress electrocardiography (ECG)-gated 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 (FDG)-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can assess wall motion and identify myocardium without contractile reserve despite preserved FDG uptake. METHODS: Fifty-three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normal sinus rhythm underwent ECG-gated FDG-PET and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Wall motion of 10 segments of the left ventricle was graded as normal, hypokinetic, or akinetic/dyskinetic. RESULTS: In 365 (76%) of 480 segments, assessment of wall motion was concordant between the 2 modalities. In 30 patients dobutamine-stress ECG-gated FDG-PET was performed. In 13 (50%) of 26 dysfunctional segments with normal FDG uptake, 16 (36%) of 44 dysfunctional segments with mildly reduced FDG uptake and 12 (25%) of 48 dysfunctional segments with moderately reduced FDG uptake, wall motion was improved by dobutamine infusion. CONCLUSION: Assess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wall motion with ECG-gated FDG-PET is feasible, and dobutamine stress ECG-gated FDG-PET can simultaneously identify metabolic viability and contractile reser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