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82篇
  免费   1972篇
  国内免费   2429篇
耳鼻咽喉   359篇
儿科学   300篇
妇产科学   534篇
基础医学   3382篇
口腔科学   370篇
临床医学   3825篇
内科学   4017篇
皮肤病学   517篇
神经病学   468篇
特种医学   8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1421篇
综合类   9696篇
预防医学   3259篇
眼科学   247篇
药学   2941篇
  27篇
中国医学   1399篇
肿瘤学   3512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738篇
  2022年   723篇
  2021年   750篇
  2020年   638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437篇
  2017年   631篇
  2016年   810篇
  2015年   813篇
  2014年   1274篇
  2013年   1304篇
  2012年   1515篇
  2011年   1770篇
  2010年   1705篇
  2009年   1818篇
  2008年   1848篇
  2007年   1842篇
  2006年   1879篇
  2005年   2249篇
  2004年   1754篇
  2003年   1487篇
  2002年   1468篇
  2001年   1450篇
  2000年   1202篇
  1999年   963篇
  1998年   855篇
  1997年   770篇
  1996年   726篇
  1995年   626篇
  1994年   585篇
  1993年   411篇
  1992年   394篇
  1991年   280篇
  1990年   272篇
  1989年   220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烧心在AC患者中较常见;AC有多种病理组织学改变;原发性AC患者食管黏膜活检的DNA分析;AC患者血清改变了胃底肌间神经丛表型和NO介导的运动;磁共振透视检查可评价食管动力失调;腹腔镜肌层切开术治疗AC。  相似文献   
32.
肝细胞癌病人血清中GSTP1、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血清AFP测定仍是HCC诊断的主要肿瘤标志物,但30%HCC病人AFP阴性,探讨HCC新的分子肿瘤标志物有重要意义。GSTP1和p16是两个抑癌基因。我们采用MSP法检测了25例HCC病人和22例非HCC病人血清中GSTP1、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3.
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并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发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根据HBV基因组DNA序列差异〉8%为判断标准,HBV被分为A-G八个基因型,而且其分布有地域性差异。基因型是影响病毒复制,抗病毒治疗疗效以及病毒变异的重要因素,基因型且与疾病的预后、治疗药物的选择等均有一定关系。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T、多引物对巢式PCR技术和DNA序列分析,分别测定142例慢性乙肝患血清中HBV DNA的病毒载量、乙肝病毒的基因型以及其前C区(G1896A)突变,旨在探讨浙江部分地区的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基因型之间的病毒及前C区的突变的差异。为以后选择抗病毒药物治疗打下理论基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舟山市近洋船员HBsAg携带者的感染状况,掌握其本底资料,制定相应的乙肝防治对策。方法:对437例HBsAg阳性的舟山籍近洋船员的血清采用乙肝二对半、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相关性检测。结果:共出现7种不同的组合模式,最常见的为1、2、3号模式。其中1号大三阳为强传染性模式,占总模式的24.94%(109/437);与HBV DNA阳性吻合率为97.24%(106/109),肝功能异常吻合率为62.38%(68/109)。而3号小三阳模式为HBV的主要感染模式,占总模式的61.10%(267/437);其与HBV DNA阳性及肝功能异常检出吻合率分别为41.20%(110/267)和23.97%(64/267)。结论:结果表明,近洋船员中1号模式传染性间接指标与传染性直接指标呈高度吻合,与肝功能关系伴随密切;而3号模式HBV DNA阳性率与肝功能异常率虽明显低于1号模式的检出率,但由于HBV突变株的存在,其HBV复制并非完全终止。此外2、4、6号模式携带者,同样是传播HBV的潜在危险传染源。因此,近洋船员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的携带者,最好增加HBV DNA载量相关性检测,以观察血清HBV DNA动态变化及提供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同时建议海事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近洋船员现有传染病的监测项目及对HBV感染者的重点管理,是降低HBV感染率和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5.
36.
从感染病毒乳鼠脑组织提取总RNA,采用RT-PCR和分子克隆技术将扩增到的G2糖蛋白基因插入含CMV启动子的pcDNA3.1/His质粒载体中,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COS-7细胞,用SDS-PAGE、Western-blot及IFIA方法分别测定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量及特异性。结果证明获得正向插入的G2-pcDNA3.1/His重组表达质粒,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量为56ku,与理论预期大小一致,并且可与汉坦病毒H8205株的腹水抗体起特异反应。表明构建的G2-pcDNA3.1/His重组质粒所表达的蛋白为中国汉坦病毒株特有,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具有抗原性,重组质粒可应用于汉坦病毒的DNA疫苗研究。  相似文献   
37.
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中的有核细胞,经细胞裂解液处理,上清提取RNA,沉淀提取DNA,用分离液分离所得红细胞沉淀制备血红蛋白溶液。经对抽提物质量进行评价,发现3种提取物质量均高。本法能从少量外周血中同时分离DNA、RNA及血红蛋白,高效易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p16基因突变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基因突变的机制。方法利用点突变检测仪、水平和垂直板电泳对p16基因的外显子1、外显子2的PCR扩增产物作缺失和点突变分析。结果在白血病35例临床标本中有22例发生缺失突变,6例发生点突变,突变率约80%。在22例缺失突变病例中,有10例为不完全缺失突变即有低于外显子509bp的扩增产物。结论p16基因含有“GC”DNA重复顺序,易发生DNA重组及易位和重排。在白血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40.
基因芯片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技术是同时将大量的探针分子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 ,借助核酸分子杂交配对的特性对DNA样品的序列信息进行高效的解读和分析。它可用于基因表达谱的分析、突变检测 ,克隆选择和文库筛选等研究工作 ,同时在人类疾病的检测 ,预防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在未来的生命科学领域中必将发挥重要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