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1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444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08篇
妇产科学   197篇
基础医学   362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1842篇
内科学   1085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187篇
特种医学   1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81篇
综合类   3366篇
预防医学   673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1482篇
  31篇
中国医学   968篇
肿瘤学   21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437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471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771篇
  2013年   720篇
  2012年   817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22例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用乳胶颗粒凝集法检测了血清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和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在梗塞相关动脉(IRA)再通者明显升高(P<0.01),而IRA未再通者仅稍有升高(P>0.05)。结果表明,D-二聚体水平和IRA再通与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且方法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2.
53.
54.
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含量与冠心病(CHD)临床类型、病变程度的关系,以了解D-二聚体在冠心痛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用Liatest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22例、健康者30例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D-二聚体阳性发生率与含量在UA和AMI组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且AMI组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UA组(P<0.01),SA组的D-二聚体无明显增高。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且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严重四肢骨折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9):608-609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不同孕期阶段(早、中、晚)孕妇凝血四项、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plasma 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200例孕妇就诊资料中的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并对FDP与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孕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凝血四项、FDP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P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三个阶段的T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的APTT明显长于中期、晚期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中期、晚期孕妇,随着孕周的增加,FIB水平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和评价超声心动图和下肢静脉超声联合血浆D-二聚体对孕产妇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E)的临床诊断和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1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120例临床疑诊PE的孕产妇临床资料,按照肺动脉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ic, CTPA)的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比较和评价超声心动图、下肢静脉超声、血浆D-二聚体单独及联合诊断孕产妇PE的临床诊断和预测效能。结果临床特征比较: 两组间年龄、孕次、产次、受孕方式、受孕胎数、终止妊娠方式、是否早产、既往妇产科手术史、既往外科手术史、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及BNP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仅血浆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8,P<0.001)。超声心动图、下肢静脉超声和血浆D-二聚体升高单独及联合诊断孕产妇PE的灵敏度分别为45.00%、53.33%、95.00%和85.00%,特异度分别为83.33%、91.67%、21.67%和81.6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2.97%、86.49%、54.81%和82.2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24%、66.27%、81.25%和84.48%。与单独诊断相比较,联合诊断显著提高灵敏度(χ2=49.669,P<0.001)、特异度(χ2=88.413,P<0.001)、阳性预测值(χ2=20.629,P<0.001)和阴性预测值(χ2=11.16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超声心动图阳性(OR=18.266,P<0.001)、下肢静脉血栓(OR=45.482,P<0.001)及D-二聚体升高(OR=6.595,P=0.019)与孕产妇PE发生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单独及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2、0.725、0.583和0.833。结论超声心动图和下肢静脉超声联合血浆D-二聚体对孕产妇PE具有良好的诊断和预测价值,为临床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D-二聚体、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水平及相关临床特征与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2年9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溶栓后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30例)、非HT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CTRP-3、D-二聚体、sTREM2水平。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HT预测模型预测HT发生的价值。结果 HT组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大面积脑梗死、入院NIHSS评分≥ 15分占比高于非HT组(P <0.05),血清CTRP-3水平低于非HT组(P <0.05),D-二聚体、sTREM2水平高于非HT组(P <0.05)。血清CTRP-3、D-二聚体、sTREM2水平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HT的敏感性分别为66.7%(95% CI:0.598,0.756)、70.0%(95% CI:0.607,0.812)、80.0%(95% CI:0.714,0.889),特异性分别为73.3%(95% CI:0.636,0.821)、86.7%(95% CI:0.778,0.923)、86.7%(95% CI:0.747,0.942)。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颤[O^R=1.237(95% CI:1.103,1.387)]、大面积脑梗死[O^R=2.338(95% CI:1.292,4.231)]、入院NIHSS评分≥ 15分[O^R=2.087(95% CI:1.231,3.538)]、CTRP-3 ≤ 269.265 μg/L [O^R=3.006(95% CI:1.508,5.992)]、D-二聚体≥ 2.625 mg/L [O^R=2.649(95% CI:1.374,5.107)]、sTREM2 ≥ 314.675 ng/L [O^R=2.328(95% CI:1.411,3.841)]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P <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建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HT预测模型,Logit(P) = -33.887 + 0.213×房颤+ 0.849×大面积脑梗死+0.736×入院NIHSS评分+ 1.101×CTRP-3 + 0.974×D-二聚体+ 0.845×sTREM2;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模型预测HT发生的敏感性为93.3%(95% CI:0.841,0.991),特异性为87.8%(95% CI:0.808,0.976)。结论 血清CTRP-3、D-二聚体、sTREM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HT有关,预测价值较高,且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HT预测模型预测HT优于各项指标单独预测。  相似文献   
59.
健康Wister雄性大鼠连续 6周腹腔内注射D 半乳糖 ,双侧海马内注射Aβ1-40 造成老年痴呆 (AD)模型。以Y 型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 ,测定大脑皮层脂褐素含量以及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SOD活性、MDA含量 ,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 ,了解观察褪黑素及红景天素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 ,褪黑素、红景天素均能显著改善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使大鼠在Y 型迷宫中的训练次数减少 ,对照组 (C组 )、痴呆组 (D组 )、红景天治疗组 (R)组、褪黑素治疗组 (M组 )及联合治疗组 (RM组 )达到学会标准的训练次数分别是 2 7 92± 7 2 9,39 14± 12 35 ,2 8 15± 10 34,2 9 78± 15 74和 2 6 71± 14 70 ,明显逆转痴呆大鼠海马SOD活性的代偿性升高 (R组、M组、RM组中SOD分别降低 4 3 8%、6 1 2 %、5 8 2 % )、减少MDA含量及皮层脂褐素含量 (R组、M组和RM组中MDA分别降低 2 5 9%、2 9 6 %、5 8 5 % ;脂褐素含量减少百分数分别为 36 %、32 %和 5 2 % ) ,防止海马神经元的变性及凋亡。结果提示 ,褪黑素、红景天素治疗后的大鼠与痴呆组相比 ,行为障碍明显改善 ,自由基含量显著下降 ,海马锥体细胞的变性和凋亡现象明显好转。提示两种药物对AD模型大鼠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但两者的协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0.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和微小血栓形成[1]可进一步加重肺心病症状。D-二聚体是交联后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的特异标志物之一[2],其与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和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等联合检测可较好反映机体凝血/纤溶功能。本文观察34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血浆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在病情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慢性肺心病病人34例,均为2003年7月~2005年7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43±6.74岁,按照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的诊断标准,经X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