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1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444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08篇
妇产科学   197篇
基础医学   362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1842篇
内科学   1085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187篇
特种医学   1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81篇
综合类   3366篇
预防医学   673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1482篇
  31篇
中国医学   968篇
肿瘤学   21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437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471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771篇
  2013年   720篇
  2012年   817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采用D-半乳糖诱导大鼠糖基化模型,观察小檗碱(Berberine,Ber)对蛋白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D-半乳糖(150mg/kg,i.p.)给药8周,诱导糖基化模型大鼠,并于第2周开始给予小檗碱高(30mg/kg)、中(150mg/kg)、低(75mg/kg)剂量处理6周。测定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果糖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结果:小檗碱高、中剂量明显降低D-半乳糖引起的模型大鼠血糖升高(P<0.01,P<0.05),降低红细胞醛糖还原酶的活性,并显著抑制糖基化产物的形成(P<0.01,P<0.05)。结论:小檗碱对D-半乳糖诱致的大鼠糖基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大肠癌患者34例及良性病患者31例,于术前采血并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大肠癌患者组内按照Dukes分期标准分为4组,并对组间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大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样,两组之间的纤维蛋白原水平亦有显著差别,大肠癌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大肠癌患者的各亚组中,Dukes D期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期(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且D二聚体对大肠癌的分期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透光免疫浊度法分别测定66例脑梗死患者住院次日、第7d、第14d、第21d和46例健康人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及对比观察。结果:脑梗死组血浆D-二聚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D-二聚体在轻、中、重型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不同时段均差异明显(P<0.01),在治疗过程中D-二聚体的含量有增高趋势,于14 d达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结论:提示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脑梗死的诊断、病情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影响。方法:高血压病组(治疗组,58例)121服贝那普利[(10~20)mg/d]8周;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ET、CGRP、D-dimer的水平。并与对照组(38例)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组血浆ET、D-dimer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G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口服贝那普利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维持治疗8周,BP稳定,血浆ET、D-dimer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血浆CG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贝那普利在降低BP的同时可使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D-dimer水平降低,CGRP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05.
①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含量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将入院的HIE患儿分为轻、中、重度3级各20例及我院产科新出生的正常新生儿20例共4组作前瞻性研究,分别于极期(3天内)及恢复期(10天)采血测定DD含量及血小板(PLT)计数,观察其与凝血功能紊乱特别是D-二聚体间的关系。③结果HIE急性期患儿DD增高,且明显高于恢复期,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中、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和对照组,轻度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PLT于急性期降低,恢复期回升,且以中、重度组明显低于轻度和对照组。④结论HIE患儿存在凝血机制的活化,危重HIE患儿凝血功能紊乱尤其明显。而DD在HIE的病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快速诊断、判断预后、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并为危重HIE患儿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危重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的监测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刘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4):910-911,918
目的探讨监测危重新生儿血浆凝血酶原片段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及D-二聚体等凝血及纤溶因子水平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pre-DIC)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对NICU收治的96例危重症及36例正常新生儿检测F1+2、TAT及D-二聚体水平,对30例诊断pre-DIC的患儿予抗凝治疗,并监测治疗后F1+2、TAT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危重症组与对照组相比,F1+2、TAT、D-二聚体水平均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1)。TAT对pre-DIC诊断的敏感性较高,F1+2特异性强;三者在抗凝治疗后均明显下降。F1+2与TAT、D-二聚体三者之间均呈直线正相关,F1+2与TAT、D-二聚体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0P〈0.01;r=0.42 P〈005;TAT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r=0.35 P〈0.05);F1+2、TAT、D-二聚体与危重评分呈直线负相关(r=-0.68、-072、-054P均〈0.01)。结论检测TAT、F1+2、D-二聚体水平监测危重新生儿的血液高凝状态,有助于pre—DIC的诊断,并可协助判断抗凝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D-二聚体含量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 h、4 h2、4 h4、8 h血标本NO、ET和D-二聚体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33例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ET和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溶栓后有效组24 h后NO明显升高,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无效组无显著变化。有效组4 h后ET明显下降,以后降幅较小,但明显低于无效组。结论血浆NO、ET和D-二聚体含量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指标,溶栓治疗后NO、ET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判断疗效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动脉栓塞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渐进性劳累性胸闷、气促或突发性胸闷、气促,部分患者可伴胸痛,严重者出现紫绀、低血压、休克、晕厥甚至猝死。最常见的体征为P2亢进,其次是剑突下心脏搏动和/或心音强于心尖区、颈静脉搏动或充盈。入院时心电图呈典型S1QⅢTⅢ、右胸[V1~V2(V3)]导联T波倒置、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占81%(17/21),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占85.7%(18/21),超声心动图有右心负荷过重者占85.7%(18/21),血清D-二聚体初诊时阳性率85.7%(18/21)。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根据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联合血清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下肢深静脉彩超等无创性检查手段的综合分析,可大大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9.
1,3,5-三-甲酰基-2-去氧-2-氟-β-D-核糖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合成1,3,5-三-苯甲酰基-2-去氧-2-氟-β-D-核糖。方法以D-核糖为起始原料,经甲基化、苯甲酰化、溴代脱溴、乙酰化、重排、活化、氟代7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产物的总收率14.1%,结构经熔点和核磁共振确认。结论所选合成路线减少了反应步骤,改善了反应条件,提高了反应收率。  相似文献   
110.
邱杰夫  葛长江  骆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1939-1939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阶段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42例到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年龄53~90岁,男21例,女21例),分别于急性期(<6天,n=27,年龄53~87岁)和亚急性期(6~20天,n=15,年龄51~90岁)行血浆D-二聚体测定。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为缺血性脑梗死。同时选择年龄相匹配的20例其他非凝血及血栓性疾病患者(年龄61~87岁)作为对照组。结果: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期未见升高(<0.5mg/L),而在亚急性期显著升高(≥0.5mg/L,0.5~2mg/L),亚急性期与对照组(<0.5m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与急性期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1)(正常值为<0.5mg/L)。结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纤溶系统显著激活并非在急性期,而是在亚急性期。这也为急性期进行溶栓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