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人干细胞因子全长cDNA的基因扩增与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干细胞因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调控的机制,首先克隆了人干细胞因子全长cDNA。方法 用RPMI1640,体积分数为10%的小牛血清培养HepG2细胞,抽提RNA,行RT-PCR,纯化PCR产物,与pGEM-T克隆载体连接,转化、铺板,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通过酶切鉴定并进行序列测定,成功地获得了人干细胞因子全长cDNA的基因克隆。结论 人干细胞因子全长cDNA的基因克隆的构建成功,为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调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本研究以构建存活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Survivine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p-GC-FU-Survivin)为例来探讨In-Fusion克隆技术在常规载体构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In-Fusion技术原理,克隆引物设计时,在Survivin同源序列的两侧分别引入经AgeI线性化的载体p-GCFU两端各15个碱基,将以此引物扩增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与线性化p-GCFU用In-Fusion交换酶在室温下作用30min,使Sur-vivin特异性扩增产物两端的序列与线性化载体两端的序列发生同源交换,取2μl交换液进行转化,挑取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阳性克隆瞬时转染293T细胞,观察SurvivineGFP融合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每2μl克隆交换液获得大约103个克隆数,阳性率达90%以上,瞬时转染p-GCFU-Survivin可获得SurvivineGFP融合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结论:该技术是一种非连接酶依赖性克隆技术,使基因克隆步骤简化并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和经费。  相似文献   
43.
膀胱癌多发或复发的克隆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人膀胱移行上皮癌多发性、复发性的细胞克隆起源。方法 采用p53基因突变的PCR-SSCP分析及DNA测序检测6例患者14个表浅、低分级原发加多发或复发的膀胱移行上皮癌标本及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14个膀胱移行上皮癌标本均有p53基因的点突变,同一例患者所有标本的点突变分别在同一位点上;14个膀胱移行上皮癌标本中仅有5个有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结论  相似文献   
44.
Summary Tomato plastid DNA has been isolated from leaf chloroplasts andPst1 fragments cloned in the plasmid vector pUC8. Recombinant plasmids containing all but the largestPst1 fragment were identified by colony hybridisation. A restriction map of the plastid DNA for four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was generated by digestion of the clonedPst1 fragments and by hybridisation to Southern blots. The plastid DNA is a circular molecule of 156.6–159.4 kbp with a large inverted repeat, and shows high conservation of restriction sites with plastid DNA from tobacco andPetunia.  相似文献   
45.
目的:克隆人三元复合因子Net全长基因,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 :抽提正常人胰腺组织中总RNA,经RT-PCR扩增出全长Net基因,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35和穿梭质粒pDC316-Net共转染293细胞,获得腺病毒重组质粒Ad5/F35-Net,在293细胞中包装和扩增后,获得高滴度的腺病毒重组质粒Ad5/F35-Net。采用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Net基因的表达。结果 :用RT-PCR方法 ,从人胰腺癌组织中扩增出1224 bp的cDNA片段,经测序证实为人Net基因。最终构建及包装出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5/F35-Net。结论:成功克隆了人Net全长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人Net基因在相关肿瘤疾病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离株gzch770(SMgzch770)携带的喹诺酮耐药基因Smqnr进行扩增、测序及原核表达,为研究Smqnr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SMgzch770基因组染色体,PCR扩增Smqnr全基因并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将Smqnr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1,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以染色体DNA为模板,成功扩增660bpSmqnr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其与相关报道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一致性达98%以上;SMgzch770Smqnr序列已登录GenBank(登录号:HQ315851);SDS-PAGE显示,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约为50kDa,其中Smqnr蛋白约为24kDa。结论:从SMgzch770中成功克隆及表达了Smqnr基因,为进一步进行Smqnr蛋白高级结构测定的结晶试验提供了必须材料。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构建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并纯化,鉴定其抗原性。方法以我国SARS冠状病毒GDH株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N蛋白的全长基因,TA克隆后测序。构建pET-23d的N基因表达载体,用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利用硫酸铵沉淀、分子筛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免疫印迹鉴定重组蛋白。结果RT-PCR扩增出1269bp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基因片段,其序列分析结果与SARS-CoVGD01、BJ01株的同源性为99.92%;该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占可溶性蛋白的33.57%,表达产物为非融合的可溶性蛋白,Westernblot结果显示重组N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纯化后重组N蛋白纯度为92.9%。结论成功构建了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以非融合蛋白的形式得到高效的可溶性表达,为SRAS的诊断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含有的5q-复杂核型骨髓病态及非病态造血细胞的克隆来源。方法:对1例含有5q-复杂核型的MDS患者及4例核型正常的缺铁性贫血者(对照组)的骨髓细胞涂片进行Wright-Giemsa染色,并行间期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统计其病态和非病态造血细胞的荧光信号。结果:MDS患者病态造血细胞中来源于异常克隆者占85.9%,在非病态造血细胞中源于异常克隆者占35.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MDS非病态造血细胞中,在原始红、早幼红、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中来源于异常克隆的比例依次为71.4%、53.3%、26.3%和11.8%;在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分叶核粒细胞中的比例依次为66.7%、46.2%、33.3%和15.8%。异常克隆在非病态造血细胞由幼稚至成熟各阶段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DS病态造血细胞中来源于异常克隆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病态造血细胞。在红系、粒系非病态细胞中,随着细胞分化成熟,异常克隆细胞的比例降低,提示异常克隆细胞成熟分化受阻。  相似文献   
50.
日本血吸虫病诊断分子B细胞表位的预测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日本血吸虫病常用诊断分子进行B细胞表位的预测,筛选出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表位分子,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目的表位的融合蛋白并进行抗原性鉴定.方法将日本血吸虫膜蛋白22 kDa(Sj22)、膜蛋白23 kDa(Sj23)、信号蛋白14-3-3(Sj14-3-3)、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6)分子的全基因序列输入BioSun软件的工作区,经多参数比较筛选可能的B细胞表位,克隆、表达预测表位,用表达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与血吸虫病人血清反应,以筛选和鉴定具有抗原性的表位.结果经预测分析,Sj22的B细胞表位可能在56~62位和127~133位氨基酸区域,Sj23的B细胞表位可能在149~156位和160~167位氨基酸区域,Sj14-3-3的B细胞表位可能在118~225位和130~137位氨基酸区域,Sj26的B细胞表位可能在143~149位和191~197位氨基酸区域.克隆、表达并纯化这8个表位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抗原性,筛选出分别来自于Sj22、Sj14-3-3、Sj26的3条具有较强抗原性的表位片段.结论生物信息学技术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筛选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