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6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8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杨秋琴 《现代保健》2014,(18):131-133
目的:探讨增强型透明贴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本研究中笔者设计了两组试验。(1)预防研究中,选取2010年2-12月在本院行化疗的89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6例,试验组采用增强型透明贴,对照组采用普通透明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2)治疗研究中,选取2011年2月-2013年8月本院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7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采用增强型透明贴,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结果:预防研究中,试验组的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9.3%(4/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治疗研究中,试验组的治愈时间(32.6±5.9)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7.9±12.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增强型透明贴不但对化疗性静脉炎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且可用于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建立长春瑞滨化疗性静脉炎动物模型适宜的给药浓度,为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择实验用健康家兔2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各7只。均于一侧耳缘静脉注药建模。第1组注射生理盐水10mL作为阴性对照,其余3组将长春瑞滨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分别按12.5mg/m2、25mg/m2和50mg/m2剂量注射。结果长春瑞滨组静脉炎症反应出现于注射后24h,48h左右表现最显著,约于1周恢复。25mg/m2组、50mg/m2组注射后48h有典型的静脉炎病理变化,50mg/m2组4只家兔分别于药物注射后第7~10天死亡,25mg/m2组家兔无死亡。结论参照人体用量采用长春瑞滨25mg/m2于家兔耳缘静脉化疗,能较好建立化疗性静脉炎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胸腺肽静脉滴注对乳癌患者诺维苯化疗后致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选择化疗前单纯应用胸腺肽治疗的住院肿瘤患者30例,观察胸腺肽所致静脉炎的发生情况;选择住院乳腺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在诺维苯与胸腺肽同时应用时,于前臂正中静脉先后滴注;观察组则在诺维苯与胸腺肽同时应用时,分别选择前臂正中静脉与足背静脉滴注。结果对照组前臂正中静脉静脉炎发生率为63.3%,观察组前臂正中静脉静脉炎发生率为3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对血管有刺激性,使用诺维苯化疗后静脉滴注胸腺肽可加重患者血管的损伤,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两种方法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讨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将320例行静脉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 治疗Ⅰ组:在静脉化疗时,用新鲜芦荟叶片在穿刺处外敷(除针眼);治疗Ⅱ组:在静脉化疗时,用生土豆片在穿刺处外敷(除针眼);对照组:常规化疗,穿刺处未用任何方法外敷.结果应用芦荟叶片组和应用生土豆片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新鲜芦荟组与生土豆片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鲜芦荟或生土豆片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明显,且取材方便,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该药极易引起静脉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增加了患者痛苦.从静脉炎的判断标准、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Clinical breast cancer》2020,20(5):361-370
The Wnt/β-catenin pathway, in addition to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mmary gland during embryogenesis and during pregnanc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altered pathways in breast cancer. Accumulating findings from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clinical studies have been suggestive of this pathway as a potential chemotherapy target. However, approved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targeting this pathway are still miss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None of the clinical trials on the Wnt/β-catenin pathway inhibitors have translated beyond phase I/II studies. Henc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alterations in this pathway and the therapeutic agents modulating Wnt/β-catenin signaling components in breast cancer is warranted. The present review explore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association of deregulation in the Wnt/β-catenin signal cascade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breast cancer, the progress in identifying the potential chemotherapeutic drugs inhibiting this pathway, and the status of these compounds in clinical trials of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武汉市三甲综合医院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对其所在医院或科室的化疗防护管理状况的评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武汉市5家三甲综合性医院肿瘤科284名护士和使用化疗药物较多的非肿瘤科20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非肿瘤科配制过化疗药物的护士达94.2%,高于肿瘤科护士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25,P<0.01);非肿瘤科护士报告所在医院或科室设有化疗药物配置中心、专人管理和配制化疗药物的比率分别为19.2%,28.8%和31.7%,低于肿瘤科的68.0%,53.5%和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7.774,28.735,38.344,P<0.01);非肿瘤科护士报告科室有独立配药间、生物安全柜、独立配药台、化疗废弃物专用容器的比率分别为16.3%,20.2%,27.4%和40.4%,低于肿瘤科的51.4%,49.3%,53.2%,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6.582,53.297,39.542,6.970;P<0.01)。结论肿瘤科或非肿瘤科护士均有较多机会接触化疗药物。医院化疗防护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除了肿瘤科,可能接触化疗药物的非肿瘤科护士也应成为化疗防护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患者使用如意金黄散外敷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应用留置针并发静脉炎的住院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硫酸镁外敷,并用50℃热水袋保持温度,每隔4h更换1次,治疗时间为7d;观察组患者采用如意金黄散加白醋调成糊状外敷,每12h更换1次,治疗时间为7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患者使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使用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用医学序贯试验及cpd分析方法,对22例静脉途径输注5-Fu病人发生注药静脉出现静脉炎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静脉途径慢速静滴5-Fu的注药方式易引起静脉炎,且发生程度较重。提示:5-Fu对注药静脉的刺激性与药物接触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药物敏感试验联合多药耐药基因1(MDR1)检测预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化疗敏感性,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淄博市中心医院2009~2011年手术切除的80例NSCLC患者[男46例,女34例;中位年龄54(29~81)岁]的新鲜标本,采用MTT药物敏感试验检测患者对顺铂(DDP)、吉西他滨(GEM)、多西紫杉醇(DOC)、依托泊苷(VP-16)及长春瑞滨(NVB)的体外药物敏感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肿瘤组织MDR1表达水平。结果经化疗药物作用后,体外培养的NSCLC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学改变、代谢活性下降及凋亡。MTT法检测结果提示,不同个体NSCLC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NSCLC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敏感性亦不同:对DOC、GEM及VP-16的敏感性高于DDP和NVB(42.5%±9.5%、40.5%±6.5%、38.4%±7.6%vs.31.5%±8.5%、32.5%±7.8%,P<0.05)。肿瘤组织中MDR1的阳性表达率为40.0%(32/80),MDR1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无关(P>0.05)。MDR1阳性表达与NVB(χ2=5.209,P=0.022)、GEM(χ2=4.769,P=0.029)、VP-16(χ2=4.596,P=0.032)及DDP(χ2=6.086,P=0.014)的体外耐药相关,而与DOC的体外耐药不相关(χ2=0.430,P=0.512)。结论 MTT药物敏感试验可有效预测临床化疗药物敏感性,MTT药物敏感试验联合MDR1检测可提高预测NSCLC化疗敏感性,指导其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