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头孢菌素脑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后出现药物性脑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恍惚、头昏、嗜睡、反应迟钝、兴奋多语、思维混乱、语无伦次、意识淡漠、双上肢及头部不自主震颤,有2例四肢抽搐、癫痫大发作。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后即停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加做急诊透析或按原方案透析治疗。所有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在停药后72h内均消失。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时可出现脑病表现,及时停药、换药、积极血液透析可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242.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致神经毒性反应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94-2009)、万方医学网(1998-2009)、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9)和PubMed数据库,查阅有关文献全文,对获得的病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获得78例头孢吡肟致神经毒性反应的病例资料。头孢吡肟致神经毒性反应在老年人、肾功能不良患者中发生率高,剂量大、与肾毒性药物合用发生率高。临床表现主要有意识障碍(如意识混乱、昏迷、反应迟钝、神情淡漠等)和神经兴奋性增高(烦躁不安、言语错乱、抽搐、癫痫样发作等)。发生神经毒性反应后早停药、注射氯硝西泮及血液透析或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等是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原发疾病较重、治疗措施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结论:头孢吡肟所致的神经毒性反应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这种严重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243.
目的收集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小儿CAP)的病例,观察头孢菌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小儿CAP累积资料和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度罹患小儿CAP的病例,采用对照性实验的方法,对照组单独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治疗方案,实验组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联用阿奇霉素的治疗方案,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观察、对比和评价。结果在发热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两个项目中,实验组的改善时间小于对照组。在疗程、咳痰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音明显消失时间(>50%)、胸部影像明显吸收时间(>50%)四个项目中,对照组的改善时间小于实验组。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73.5%)。结论头孢菌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CAP的治疗方案,在抗菌作用和临床疗效有效率方面较单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要好,尤其对肺炎支原体或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CAP的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244.
目的:调查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每日药费(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75.56%,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用量最大,用药金额占当年头孢菌素类药物50%以上,2009年的第2代、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DDDs明显高于2007年。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明显增加,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应采取措施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245.
目的:通过体内、外研究判断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效差别。方法:体外试验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内试验采用小鼠的全身感染模型,灌胃给药后连续7~14 d观察小鼠的死亡情况,计算药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结果: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口服灌胃给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09-1)、大肠埃希菌菌(09-1)和肺炎克雷伯菌(09-2)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依次为267.140、169.508、160.652mg.kg-1;63.937、42.270、42.123 mg.kg-1;57.596、25.907、21.919 mg.kg-1。结论:头孢克肟在体内和体外试验中的抗菌活性都强于头孢克洛与头孢氨苄。  相似文献   
246.
Analysis of cephalosporin antibiotic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comprehensive review with 276 references for the analysis of members of an important class of drugs, cephalosporin antibiotics, is presented. The review covers most of the methods describ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se drugs in pure forms, in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and in biological fluids.  相似文献   
247.
60例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要点.方法 对60例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经积极的抢救治疗及完善的护理,均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结论 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饮酒或使用含乙醇的药物、食品时可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不断提高患者健康的安全用药行为,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8.
头孢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328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规律、特点,避免和减少其发生。方法通过对《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中的《CNKI-CHKD中国医院知识仓库》1994年-2008年7月共约14.5年进行文献检索,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相关的医药期刊查找原文,自行建立数据库,对文献资料整理、汇总,并进行分析。结果328例头孢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涉及18种药物,排序前五名分别是头孢噻肟钠、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拉定。静脉给药占79.88%,既往无药物过敏史者占53.66%,有药物过敏史者占19.21%,不明者占27.13%,用药过程前30min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占71.95%,病死率8.84%,同时诱发其他疾病占5.49%。结论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年龄无关,头孢菌素类致过敏性休克以至死亡,应引起医药人员高度重视,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有过敏史者做皮肤过敏试验及用药后密切观察是预防严重过敏事件的重要措施,同时不能忽视过敏性休克同时诱发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249.
李玮  许威  马仕洪 《中国药房》2007,18(25):1971-1973
目的:逐步建立统一的注射剂无菌检查方法标准。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采用薄膜过滤法对15种注射用头孢菌素进行系统的无菌检查方法研究。结果:各头孢菌素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但在冲洗液冲洗500mL·筒-1、加酶量300万IU·筒-1的试验条件下,抑菌活性均可消除。结论:无菌检查方法的验证是必要的,头孢菌素无菌检查方法可以统一,形成标准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