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07篇
  免费   2921篇
  国内免费   1521篇
耳鼻咽喉   416篇
儿科学   556篇
妇产科学   579篇
基础医学   6738篇
口腔科学   873篇
临床医学   1860篇
内科学   4317篇
皮肤病学   495篇
神经病学   2052篇
特种医学   9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223篇
综合类   4726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148篇
眼科学   587篇
药学   2819篇
  5篇
中国医学   825篇
肿瘤学   356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493篇
  2021年   842篇
  2020年   676篇
  2019年   672篇
  2018年   762篇
  2017年   877篇
  2016年   1098篇
  2015年   1261篇
  2014年   1699篇
  2013年   2041篇
  2012年   1839篇
  2011年   2049篇
  2010年   1714篇
  2009年   1796篇
  2008年   1894篇
  2007年   1898篇
  2006年   1826篇
  2005年   1628篇
  2004年   1337篇
  2003年   1222篇
  2002年   934篇
  2001年   839篇
  2000年   715篇
  1999年   601篇
  1998年   458篇
  1997年   430篇
  1996年   379篇
  1995年   373篇
  1994年   345篇
  1993年   284篇
  1992年   246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113篇
  1985年   170篇
  1984年   197篇
  1983年   95篇
  1982年   150篇
  1981年   146篇
  1980年   108篇
  1979年   89篇
  1978年   83篇
  1977年   53篇
  1976年   54篇
  1972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探明血管内皮细胞在急性低无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进行了本研究。雄性SD大鼠经20%乌拉坦麻醉,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动物分为两组:单纯低氧组(n=10只)吸10.5%低氧混合气体5分钟;另一组为肺损伤低无组(n=7只),ANTUlmg/kg缓慢注入肺动脉内,再吸入10.5%低氧混合气体。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肺动脉平均压PPa)增加20.4±6.5%,而肺损伤后再吸入低氧气体,PPa仅增加8.7±3.8%,显著低于单纯低氧组(P<0.01).结果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急性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动物模型中系膜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与细胞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1-22-3(MoAb1-22-3)及Habu蛇毒素分别诱导大鼠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两个不同诱因引起模型的各个阶段的系膜细胞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eb的表达程度,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情况。结果:在MoAb1-22-3模型,随着系膜细胞增殖程度的加理,ECM积聚增多,α-SMA的表达程度也增加,三者平行变化并具有高度相关性,而Habu模型则系膜细胞增殖和ECM增加的同时α-SMA,SMemb表达不增加。结论:α-SMA不是系膜细胞被激活并处于增殖/分泌表型唯一标志。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钾通道阻断剂对单纯低氧/复氧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的防护作用。方法培养8 d的海马神经元置于低氧环境(95% N2/5% CO2)6 h,复氧再培养直至72 h,复氧后0.5 h培养液内分别给予不同钾通道阻断剂,用细胞计数及MTT比色法检测神经元死亡情况。结果低氧/复氧诱导培养海马神经元出现迟发性死亡;四乙铵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防护低氧/复氧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免于死亡;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通道)阻断剂iberiotoxin(IbTX)可完全消除低氧/复氧诱导的神经元死亡(P<0.001);A型钾通道阻断剂4-氨基吡啶不能防护低氧/复氧诱导的神经元免于死亡(P>0.05)。结论钾通道阻断剂四乙铵和IbTX能防护低氧/复氧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免于死亡,提示某些类型的钾通道尤其是BK通道活动增强可能参与了低氧/复氧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PTEN蛋白在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SD大鼠主动脉中的表达。方法:取18周龄和2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同龄雄性SD大鼠主动脉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PTEN在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SD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存在PTEN阳怀免疫反应产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也存在PTEN阳性免疫反应产物,但免疫反应产物的染色强度明显低于SD大鼠。结论:SD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TEN高表达,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TEN表达呈下降趋势。提示PTEN可能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重塑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5.
二甲基亚砜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二甲基亚砜 (DMSO)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DMSO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BEL 74 0 2 ,应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MTT分析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 (FCM )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存活率、凋亡百分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 :DMSO诱导BEL 74 0 2细胞核DNA凝缩和核片段化 ,最后形成凋亡小体 ;随着DMSO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 ,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 ,其IC50 为 1.9% ;2 %的DMSO处理细胞 12h ,凋亡率达 17.2 1% ,同时S期细胞明显增加 ,G2 M期细胞明显下降。结论 :DMSO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并使细胞受阻于S期而进入凋亡程序。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大鼠原代肝细胞长期体外培养后功能和形态的变化。 方法: 采用两步胶原酶原位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并用Percoll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进一步纯化肝细胞,采用0.4%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活力。然后将细胞接种于HepatoZYME-SFM培养基中培养,定期收集肝细胞培养液上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尿素氮的水平。采用乙氧基试卤灵O-脱乙基酶活性(EROD)方法检测肝细胞P450的CYPⅠA1功能。 结果: 新鲜分离的大鼠肝细胞总数(2-3)×108cells/whole liver,Percoll分离液纯化后活力和纯度在90%以上。HepatoZYME-SFM培养下肝细胞生长良好并保持正常形态。AST、ALT水平在培养3 d后下降显著,6-9 d后趋于相对稳定的低水平。白蛋白的分泌功能、尿素合成能力在18 d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可在3-6 d检测到CYPⅠA1酶活性。 结论: Percoll液纯化新分离肝细胞可提高其活率和纯度,HepatoZYME-SFM培养条件下肝细胞可有效保持良好形态结构和一定的生物合成代谢能力,适合肝细胞的体外长期培养和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37.
作者用同位数前体参入法及透射与扫描电镜研究了平阳霉素(博莱霉素A_5)对HeLa细胞大分子生物合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平阳霉素能抑制HeLa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对DNA的抑制作用强,ID_(50DNA)为42.77μg/ml。表现为:染色质减少,核内电子密度低,核仁分离及“核仁帽”形成,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或变形,最终导致质膜破裂等。作者认为,细胞膜是否为此类药物作用的靶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转酪氨酸激酶C(tyrosine kinase C,TrkC)基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脊髓半切组(B组)、NSCs移植组(C组)、NSCs移植+神经营养素(NT)-3局部使用(D)组、转TrkC基WNSCs移植组(E组)和转TrkC基因NSCs移植+NT-3局部使用组(F组),每组10只。脊髓损伤后第9天进行细胞移植。各组大鼠在细胞移植后2个月,行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以及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结果 细胞移植后2个月SEP和MEP发生潜伏期和峰峰波幅以及右后肢BBB评分的恢复均以下组最佳,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结论在局部给予的NT-3作用下,转TrkC基因NSCs能较好地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人类主要细胞周期素(Cyclin D1、E、A、B1)在临床肿瘤细胞中表达特征并进行分类,探讨其对临床肿瘤分类的可行性及潜在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双参数法半定量检测161例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细胞中Cyclin D1、E、A、B1表达,根据不同Cyclin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异常表达特征,将肿瘤细胞主要Cyclin表达分为不同类型。结果细胞周期外Cyclin(D1)及周期内Cyclins(E、A、B1)在临床肿瘤细胞中表达无组织差异性(P〉0.05)。其异常表达大致可归为5种类型:Ⅰ型Cyclin(D1、E、A、B1)均高表达;Ⅱ型Cyclin D1低表达,Cyclin(E、A、B1)不同形式高表达;Ⅲ型Cyclin D1不表达,Cyclin(E、A、B1)不同形式高表达;Ⅳ型Cyclin D1不表达,Cyclin(E、A、B1)不同形式低表达;V型Cyclin(D1、E、A、B1)均不表达;再根据各型中不同周期内Cyclin的优势表达分为相应不同的亚型。a亚型:Cyclin(E、B1)表达为主;b亚型:CyclinE表达为主;c亚型:Cyclin B1表达为主;d亚型:Cyclin(E、A、B1)表达为主。肿瘤细胞主要Cyclin表达类型及相应亚型分布无组织来源的差异性(P〉0.05)。结论主要Cyclins表达类型可以作为不同组织来源肿瘤分类的依据,可能是体现不同肿瘤细胞周期破坏共同特征较为客观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40.
缺氧诱导因子-l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lα)是近来发现的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缺氧应答调控因子,在调节缺氧诱导的基因表达中起关键性作用。它可调节表达多种靶基因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对改善脑缺氧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促进脑血流动力学恢复、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减少细胞凋亡等起重要作用。通过进一步对HIF-lα及其靶基因的研究,可能为临床治疗脑缺氧缺血性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