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85篇 |
免费 | 307篇 |
国内免费 | 20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3篇 |
儿科学 | 30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439篇 |
口腔科学 | 58篇 |
临床医学 | 1198篇 |
内科学 | 1301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987篇 |
特种医学 | 665篇 |
外科学 | 703篇 |
综合类 | 1214篇 |
预防医学 | 260篇 |
眼科学 | 33篇 |
药学 | 481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23篇 |
肿瘤学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66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79篇 |
2020年 | 182篇 |
2019年 | 181篇 |
2018年 | 186篇 |
2017年 | 199篇 |
2016年 | 253篇 |
2015年 | 248篇 |
2014年 | 621篇 |
2013年 | 526篇 |
2012年 | 551篇 |
2011年 | 589篇 |
2010年 | 502篇 |
2009年 | 453篇 |
2008年 | 428篇 |
2007年 | 399篇 |
2006年 | 357篇 |
2005年 | 286篇 |
2004年 | 220篇 |
2003年 | 150篇 |
2002年 | 141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10篇 |
1972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目的 利用超声观测年轻老年人群患者心外膜脂肪(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厚度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评价二者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取年轻老年患者98例,根据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分为斑块稳定组(n=40)与斑块不稳定组(n=58).比较两组患者右室前壁、心尖部EAT厚度,判定EAT厚度对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并确定预测最佳截断值.结果 斑块不稳定组患者右室前壁及心尖部EA T厚度较斑块稳定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稳定性与EAT厚度呈负相关;经超声测量的右室前壁及心尖部EAT厚度提示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68,诊断切点值分别为11.00、7.35 mm.结论 年轻老年患者EA T厚度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呈负相关.年轻老年患者EA T厚度增厚时,患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风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3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3):95-9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非脑梗死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检测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并检测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结果观察组IMT、颈动脉斑块数量、面积[(1.49±0.42)mm、(5.86±1.35)个、(1.48±0.32)cm2]均明显大于对照组[(0.93±0.29)mm、(1.16±0.32)个、(0.59±0.12)cm2](P0.05或P0.01);观察组颈动脉斑块不稳定型数量(144个)明显多于对照组(10个)(P0.01);观察组颈动脉PSV、EDV[(65.35±14.26)cm/s、(16.69±4.36)cm/s]低于对照组[(72.51±14.58)cm/s、(19.11±4.82)cm/s](P0.05),RI(0.75±0.16)高于对照组(0.65±0.15)(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早期检查颈动脉能为临床预防脑梗死发生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46-52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OSAHS)的颈动脉硬化程度。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初次诊断为H型高血压的住院患者114例。患者均符合H型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OSAHS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58例)和H型高血压合并OSAHS组(56例)。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以及狭窄情况。检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结果 H型高血压合并OSAHS组总胆固醇含量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合并OSAHS组正常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增厚26例,颈动脉斑块14例,颈动脉狭窄12例,所占比例略高于对照组(增厚18例,斑块13例,狭窄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型高血压合并OSAHS双重作用,颈动脉硬化程度较为严重,应重视H型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颈动脉情况。 相似文献
34.
McKevitt EC Kirkpatrick AW Vertesi L Granger R Simons RK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2002,183(5):566-570
BACKGROUND: Blunt carotid injuries are rare, often occult, and potentially devastating. Angiographic screening programs have detected this injury in up to 1% of blunt trauma patients. Implementing a liberal angiographic screening program at our hospital is impractical and we want to identify a high-risk group to target for screening. We hypothesize that 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carotid injuries have different risks, presentations, and outcomes. METHODS: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carotid injurie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British Columbia trauma registry. Presentation and outcome were reviewed. To facilitate statistical modeling the analysis was done by matching cases to 5 randomly selected controls. Risk factors for injury were evaluat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A total of 35 carotid injuries were identified. Thirteen intracranial injuries were identified in 10 patients. Twenty-two extracranial injuries were identified in 18 patients. Sixty-seven percent of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injuries and 31% of those with extracranial injuries died (P = 0.11). Eleven percent of intracranial injuries and 56% of extracranial injuries were occult (P = 0.04). Glasgow outcome scores were 2.04 intracranial and 3.12 extracranial (P = 0.18). For intracranial injuries the multiple 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had two predictors: Glasgow Coma Score =8 and facial fractures. For extracranial the predictors were GCS < or =8 and thoracic injury (Abbreviated Injury Score > or =3). CONCLUSIONS: Intracranial injuries were frequently detected on initial investigations and have very poor outcomes. Extracranial injuries were more frequently occult and stand to benefit from early detection by screening programs. 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these two injuries differ, limited screening resources should focus on risk factors for occult extracranial injury: namely, low GCS and significant thoracic injury.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索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 方法 应用 14枚自膨式支架血管内置入治疗 9例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 10处病变 ,狭窄程度 70 % -95 %。 结果 治疗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消失 ,残余狭窄均 <5 0 %。无症状脑梗塞 1例。无死亡。 结论 应用自膨式支架血管内置入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8月对6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共植入支架75个,其中颈内动脉支架68个,颈总动脉支架2个,同时植入锁骨下动脉支架2个,椎动脉支架3个,4例术前安装了临时起搏器。结果65例中2例脑保护装置置放失败,63例成功。63例脑保护装置中26例可见斑块碎片,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脑缺血,1例同时置入椎动脉支架后发生椎动脉血栓形成;9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心动过缓,4例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者未发生术中低血压。5例出现术后低血压,1例术后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1例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出现高血压。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在有脑保护装置的条件下,正规熟练的操作和严格的预防措施能有效提高安全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7.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MCP-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和抗原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颈AS斑块中MCP-1mRNA和抗原表达。结果相对于正常动脉内膜,颈AS病变内膜MCP-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其中颈AS严重病变肩区阳性细胞数最多,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结论MCP-1与颈AS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8.
小檗碱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内膜增生和巨噬细胞趋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内膜中膜比和巨噬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正常组每天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普通饲料喂养,对照组高脂喂养,1周后行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并每日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小檗碱干预组高脂喂养,1周后行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并肌肉注射小檗碱,5周时取手术侧的颈动脉做弹力纤维染色,计算内膜中膜比;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巨噬细胞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变化,计算巨噬细胞的阳性率。结果对照组内膜厚度明显增加,中膜萎缩变薄,经计算I/M为1.20±0.007,小檗碱组的I/M为0.65±0.008。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对照组内膜下和中膜有大量巨噬细胞,小檗碱干预组内膜和中膜下也可以见有巨噬细胞沉积,通过计算巨噬细胞阳性率,小檗碱干预组的巨噬细胞阳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檗碱可以降低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血管内膜厚度、减少粥样斑块中的巨噬细胞数目,从而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9.
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与血流壁切应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探讨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血流壁切应力的水平分析其在颈动脉斑块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应用经皮血管彩超测量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以及对研究对象测量患侧颈动脉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和血液粘滞度,通过公式计算血流壁切应力。结果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之间、高回声和低回声斑块组之间血流壁切应力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流壁低切应力促进颈动脉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40.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的64排螺旋CT脑容积灌注成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容积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与头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联合应用在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或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 artery,MCA)狭窄与闭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名健康人及17例患者(ICA狭窄11例、MCA狭窄6例)行CT平扫、CTP和CTA检查,分析灌注延迟表现与病变动脉及其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17例患者8例CT平扫未见异常,9例有腔隙性脑梗死和(或)陈旧脑梗死.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图灌注延迟表现分为3型:Ⅰ型病变仅累及MCA区,Ⅱ型病变仅累及分水岭区,Ⅲ型病变累及MCA和分水岭区.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Ⅲ型7例,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Ⅰ型4例.64排CT可同时获得容积CTP和颅底动脉环动态CTA,其动态CTA图像质量与常规CTA近似.结论MTT、TTP能够敏感显示灌注损伤,对ICA或MCA重度狭窄或闭塞诊断、治疗及脑梗死发病机制研究有重要价值.64排CT可得到包括基底节在内的上下8个层面的图像,可以更多地显示16层以下螺旋CT显示不到的病变,如脑干、小脑的梗死等.CTP联合CTA能够早期诊断脑梗死,并同时从功能和形态学上综合分析脑缺血的程度和原因,获得更详细的信息,为临床医师尽早进行合理治疗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