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1篇
  免费   1785篇
  国内免费   366篇
耳鼻咽喉   598篇
儿科学   329篇
妇产科学   154篇
基础医学   2330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728篇
内科学   1389篇
皮肤病学   133篇
神经病学   482篇
特种医学   7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2187篇
综合类   2534篇
预防医学   558篇
眼科学   304篇
药学   765篇
  18篇
中国医学   280篇
肿瘤学   2364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662篇
  2021年   826篇
  2020年   820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621篇
  2017年   672篇
  2016年   753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1081篇
  2013年   968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883篇
  2010年   643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608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457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35篇
  1975年   20篇
  197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评估乳头状甲状腺癌(PTC)颈淋巴结的转移方式及相关影响因素在颈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甲状腺外科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3年期间行手术治疗的223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性别、年龄、术前TSH水平、肿瘤直径、是否为多灶、是否侵及甲状腺被膜及其周围组织、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是否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肿瘤的T分期等因素与颈部不同区域的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及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发病灶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及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P〈0.05),多发病灶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Ⅱ-Ⅳ区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常见区域,其中Ⅲ区转移率最高,达100%;当出现跳跃性转移时,Ⅱ-Ⅳ区是转移高发区域。结论对年龄〈45岁的PTC患者应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如果患者同时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会显著降低;当原发肿瘤为多发病灶时,应加强术中对Ⅱ-Ⅳ区淋巴结的探查,尤其是Ⅲ区淋巴结;当可疑跳跃性转移出现时,Ⅱ-Ⅳ区淋巴结应是常规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952.
目的:研究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为病人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0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83例单侧PTC病人,术前发现其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肿大,回顾分析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本研究所有病人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69例(83.1%),其中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0例(60.2%),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5例(18.1%),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跳跃式转移4例(4.8%)。多因素分析显示,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0.001,OR=9.540)、不合并桥本甲状腺炎(P=0.043,OR=3.092)是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男性(P=0.026,OR=4.065)、原发灶最大径≥1 cm(P  相似文献   
953.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保留颈丛的领式切口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9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在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普外科行改良保留颈丛的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95例完整清扫Ⅱ、Ⅲ、Ⅳ、Ⅴ区淋巴结。保留锁骨上神经的中间及向内的分支等重要颈部结构。Ⅱa、Ⅱb、Ⅲ、Ⅳ、Ⅴa和Ⅴb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4.7%、12.6%、55.8%、82.1%、4.2%和14.7%。病人术后外耳、肩部、、锁骨下和颈外侧感觉均存在。结论:该改良术式既能完整清扫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关的颈侧区淋巴结,又保留颈丛神经的大多数感觉功能,可作为替代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54.
背景: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常双侧发病,治疗更加困难,采用保留股骨头的治疗方法较为理想。目前,采用带血管蒂骨瓣转移治疗双侧ONFH疗效的报道甚少。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治疗双侧ONFH的早中期临床疗效。 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双侧ONFH患者22例44髋,男10例,女12例;年龄22~41岁,平均32.6岁;体重指数(BMI)16.5~30,平均23.9。按ARCO分期标准分为:Ⅱb期9髋,Ⅱc期14髋,Ⅲa期8髋,Ⅲb期5髋,Ⅲc期8髋。术中所取血管蒂均为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棘支骨瓣转移术。双髋分两次进行手术,手术间隔12~16个月,平均14个月。 结果:随访时间为36~47个月,平均40.3个月,单髋术中失血量200~500 ml,平均358 ml。双侧髋关节术后6个月、12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HHS)均较各自术前有明显提高;双侧髋关节术后相同时间点的HH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初次手术侧1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经换药痊愈,其余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根据ARCO分期标准2髋由Ⅲb期病变进展至Ⅲc期;1髋由Ⅲc期进展至Ⅳ期,并于术后14个月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结论:应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分两次手术治疗双侧ONFH,合适的手术间隔对初次手术侧功能恢复影响较小,双侧髋关节术后早期临床功能评价较高,是治疗双侧ARCOⅡ~Ⅲ期ONF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5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percutaneous laser ablation,PLA)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超声引导下PLA治疗。术后采用常规超声,随访观察消融灶大小、血供,术后即刻和术后3 d采用超声造影评价激光消融范围,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对消融灶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结果:3例均采用局部麻醉,成功进行PLA治疗,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常规超声随访,发现原病灶消失,消融区无彩色血流信号。术后即刻和术后3 d超声造影,显示消融区无造影剂灌注,完全覆盖原病灶。术后30 d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可见坏死组织及炎性细胞,未见肿瘤细胞。结论:超声引导下PLA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6.
957.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对人甲状腺髓样癌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髓样癌细胞株,经甲状旁腺素和甲状旁腺素受体单抗干预处理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细胞变化明显,各浓度的甲状旁腺素和甲状旁腺素受体单抗均分别能有效地抑制甲状腺髓样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凋亡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当甲状旁腺素浓度为2.0μmol/L、甲状旁腺素受体单抗浓度为1.0μmol/L时,对细胞凋亡作用显著(P〈0.05),凋亡率分别为13.24%及20.78%。结论甲状旁腺素对人甲状腺髓样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958.
目的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瘤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数据变化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临床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美容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9.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PC)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30例P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10例,女性20例,占同期收治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病人的8.2%。30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8例术后1~11年复发,不同的初次术式预后差距较大。结论 PC术前、术中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实验室资料、术中探查等综合分析。诊断为PC的病人基本术式应为病变甲状旁腺切除+同侧甲状腺全切除。对于首次手术单纯切除病变旁腺或连带部分同侧甲状腺切除而后石蜡确诊PC的病人,应在初次术后2~3周内尽快行二次补充手术。  相似文献   
960.
Traumatic bilateral posterior hip dislocation in skeletally immature patient is reported very less in literature. We report a 10 yr old boy presented to us following farmyard injury with bilateral posterior hip dislocation, which was reduced manually under sedation with uneventful follow-up and complete hip range of motion at 2 y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