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14篇
  免费   5501篇
  国内免费   2639篇
耳鼻咽喉   689篇
儿科学   1549篇
妇产科学   1189篇
基础医学   6464篇
口腔科学   1162篇
临床医学   5954篇
内科学   5992篇
皮肤病学   801篇
神经病学   2140篇
特种医学   34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7896篇
综合类   10559篇
现状与发展   20篇
预防医学   1698篇
眼科学   608篇
药学   4339篇
  46篇
中国医学   1881篇
肿瘤学   14373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980篇
  2022年   2110篇
  2021年   2775篇
  2020年   2201篇
  2019年   1971篇
  2018年   1833篇
  2017年   2081篇
  2016年   2355篇
  2015年   2526篇
  2014年   3817篇
  2013年   3872篇
  2012年   3464篇
  2011年   3823篇
  2010年   3144篇
  2009年   3160篇
  2008年   3173篇
  2007年   3413篇
  2006年   3065篇
  2005年   2720篇
  2004年   2344篇
  2003年   1974篇
  2002年   1840篇
  2001年   1641篇
  2000年   1339篇
  1999年   1224篇
  1998年   1052篇
  1997年   982篇
  1996年   847篇
  1995年   763篇
  1994年   641篇
  1993年   503篇
  1992年   416篇
  1991年   347篇
  1990年   271篇
  1989年   260篇
  1988年   256篇
  1987年   211篇
  1986年   161篇
  1985年   205篇
  1984年   186篇
  1983年   114篇
  1982年   148篇
  1981年   127篇
  1980年   86篇
  1979年   84篇
  1978年   61篇
  1977年   43篇
  1976年   37篇
  197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芪甲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黄芪甲苷是从黄芪Astragali Radix中提取得到的皂苷类化合物,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调节代谢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近年来在抗肿瘤领域备受关注。研究发现黄芪甲苷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进一步抑制肺癌、结直肠癌、肝癌、宫颈癌、卵巢癌等癌症进展。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进程、抑制肿瘤细胞侵袭等,此外还发现黄芪甲苷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抗肿瘤药物敏感性和提高机体免疫力。黄芪甲苷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在抗肿瘤治疗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 CD4 4V6 与 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对 42例恶性卵巢肿瘤、 2 4例良性卵巢肿瘤和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 CD4 4V6 与 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D4 4V6 与 PCNA的表达特点相似 ,两者在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均高于在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中的表达 ;在发生转移的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均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结论 :CD4 4V6 与 PCNA在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可以作为预测恶性卵巢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荷结肠癌HT29细胞干细胞瘤裸鼠的治疗效果。建立了Bal B/C裸鼠结肠癌干细胞模型,随机分为以下4组,每组8只裸鼠:空白对照组、DC-CIK组、槐耳组、槐耳联合DC-CIK组(联合治疗组)。其中DC-CIK组、联合治疗组裸鼠在肿瘤干细胞接种4 d后通过尾静脉注射1×10^6个DC-CIK细胞给予治疗,每周2次共3周;槐耳组和联合治疗组,按每60 kg体质量20 g给药,每天1次灌胃0.2 mL,共3周;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各组裸鼠在治疗3周期间每2d测量瘤体大小及裸鼠体重,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取出瘤体称重,观察对荷结肠癌HT29干细胞裸鼠的治疗后影响,RT-PCR法检测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各组治疗结束后,槐耳组、DC-CIK组、联合治疗组荷结肠癌HT29干细胞裸鼠的瘤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又明显低于槐耳组和DC-CIK组,其中,联合治疗组抑瘤率可达46.77%。在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方面,联合治疗组与DC-CIK组、槐耳组相比,PI3K/Akt通路中关键基因PI3KR1和Akt,Wnt/β-catenin通路中关键基因Wnt1,CTTNB1,Notch通路中关键基因Notch1,Notch2,Notch3的mRNA表达均有所下调。不同治疗方法对结肠癌HT29细胞干细胞瘤裸鼠治疗效果中,槐耳联合DC-CIK组效果最佳,为临床治疗结肠癌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构建基于靶点人源化小鼠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双特异性抗体(BsAb)并对BsAb及其IgG1亚型进行抗癌活性评价和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和扩增并纯化不同结构及抗体亚型的PD-1/CTLA-4抗体BsAb1、BsAb2和BsAb3,对纯化BsAb进行靶点亲和力检测,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FCM检测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基于B-hPD-1-hPD-L1-h CTLA-4人源化小鼠的MC38-hPD-L1结肠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对BsAb进行体内药效评估,并通过移植瘤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分析PD-1/CTLA-4抗体的作用机制。结果:成功制备的BsAb1、BsAb2及BsAb3对靶点PD-1和CTLA-4均有较强的特异性亲和力、对靶点通路均有不同程度的阻滞活性,均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P<0.05或P<0.01)。IgG1亚型BsAb体内药效更优(P<0.01),TIL分析发现BsAb2-IgG1明显增加了CTL百分率(P<0.05),显著降低了肿瘤浸润Treg细胞百分率(P<0.01...  相似文献   
995.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是主要的Ⅰ型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催化一甲基化和不对称二甲基化,其底物被甲基化后参与细胞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PRMT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调控人类多种肿瘤发生发展过程,揭示PRMT1可能成为肿瘤治疗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或靶点。本文对PRMT1的结构、底物、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研究PRMT1相关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分析2017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收集云南省各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7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据和人口资料,按照性别和年龄分层计算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年龄标化发病(死亡)率(简称中标率)、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发病(死亡)率(简称世标率)、0~74岁累积发病(死亡)率,同时分别对全省前五位发病和死亡的恶性肿瘤进一步分析。结果 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215.28/10万(男性227.56/10万,女性202.58/10万),中标率154.80/10万(男性164.57/10万,女性146.61/10万),世标率150.72/10万(男性162.67/10万,女性140.32/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在40-岁年龄组前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开始快速上升,至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之后有所下降;发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宫颈癌。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133.62/10万(男性163.62/10万,女性102.58/10万),中标率91.06/10万(男性114.85/10万,女性68.28/10万),世标率90.17/10万(男性114.40/10万,女性67.05/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在45-岁年龄组后快速上升,至85+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死亡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结论 肺癌、肝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为云南省较为严重的恶性肿瘤,应作为我省恶性肿瘤防控的重点,此外,中老年人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时掌握癌情特点,做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97.
吴文昊  李兴 《现代肿瘤医学》2022,(21):4022-4026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 LXRs)是孤儿核受体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当LXRs被激活后,可调节靶基因的转录表达,不但参与胆固醇、脂肪、糖的代谢以及炎症等过程,并且在许多恶性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为全面了解肝X受体激动剂在治疗癌症中的研究现状,本文将从肝X受体激动剂与胃癌、肝癌、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肺癌以及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经过安罗替尼治疗的不同瘤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相关指标,探索影响安罗替尼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因素。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使用安罗替尼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01例,取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血液,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VEGF、FGF、c-Kit、Bcl-2、PARP蛋白含量和mRNA相对表达量。另一方面,评价安罗替尼的疗效和随访观察PFS。结果:全部病例的总的中位PFS为4.8月(95%CI:3.8~5.8),PR 18例(17.82%),SD 61例(60.40%),PD 22例(21.78%),ORR 17.82%,DCR 78.22%。TSH升高患者的DCR较未发生者高(P=0.039 0)。既往曾使用铂类化疗者较未使用者具有更长的中位PFS(5.3月 vs 3.6月,Log-rank P=0.038 0),TSH升高患者较未升高患者的中位PFS显著延长(6.4月 vs 4.0月,Log-rank P=0.046 0),发生手足综合征者中位PFS较未发生者显著延长(11.4月 vs 4.2月,Log-rank P=0.021 0)。血清bFGF的蛋白含量(P=0.009 0)及Bcl-2 mRNA相对表达量(P=0.012 0)是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血清bFGF含量及Bcl-2 mRNA表达量是安罗替尼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既往曾使用铂类、发生手足综合征和促甲状腺素升高者具有更长的PFS。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通过分析脑膜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增强MRI表现、脑脊液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提高对脑膜转移瘤的认识程度,并寻找有效的检查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肿瘤内科2011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3例脑膜转移瘤患者,从临床表现、脑膜增强MRI表现、脑脊液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对比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细胞学和影像学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1%、56.52%和65.22%;以单一标志物CEA为独立观察指标,当脑脊液中CEA含量高表达时,脑脊液细胞学、脑膜强化MRI的阳性检出率也增加;当脑脊液肿瘤标志物多种阳性表达时,脑脊液细胞学、脑膜强化MRI阳性率也增加,三者之间密切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在脑脊液中的阳性表达与在血清中呈对应关系。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和增强MRI是脑膜转移瘤的主要诊断依据,脑脊液肿瘤标志物联合脑膜增强MRI弥补了细胞学检查的缺陷,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00.
肿瘤内微生物群(组)已被证实广泛存在于各类肿瘤内,对肿瘤微环境的形成、调控肿瘤生长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药物干预肿瘤的疗效。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针对肿瘤内微生物功能和分类的研究日益增温。诸多研究表明不同肿瘤内微生物种属分布不同,且不同种微生物所发挥的促/抑瘤机制不同。针对肿瘤内微生物的编辑技术亦取得了许多成果,有望成为检测与治疗肿瘤的新手段。本文旨在对近年来肿瘤内微生物群(组)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