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39篇
  免费   1273篇
  国内免费   735篇
耳鼻咽喉   383篇
儿科学   283篇
妇产科学   137篇
基础医学   579篇
口腔科学   1007篇
临床医学   3433篇
内科学   2593篇
皮肤病学   428篇
神经病学   160篇
特种医学   5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143篇
综合类   5947篇
预防医学   1829篇
眼科学   289篇
药学   2944篇
  71篇
中国医学   1821篇
肿瘤学   478篇
  2024年   256篇
  2023年   903篇
  2022年   1020篇
  2021年   1059篇
  2020年   799篇
  2019年   682篇
  2018年   412篇
  2017年   573篇
  2016年   649篇
  2015年   705篇
  2014年   1422篇
  2013年   1263篇
  2012年   1623篇
  2011年   1771篇
  2010年   1638篇
  2009年   1536篇
  2008年   1875篇
  2007年   1633篇
  2006年   1542篇
  2005年   1511篇
  2004年   843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方法术前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患病前体重20%的食管癌患者56例,按所给营养方法不同分为肠内营养组(n=30)和肠外营养组(n=26),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分别于术后第1、4和8天测定两组患者尿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比值、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胃泌素和谷氨酰胺水平. 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体重减轻较少,感染性并发症发生较少(P<0.01,0.05).术后第4天和8天,肠内营养组尿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血浆内毒素和TNF较肠外营养组低(P<0.01),胃泌素、谷氨酰胺较肠外营养组高(P<0.01). 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可能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悬吊注扎外剥术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保留肛垫痔上黏膜悬吊注扎内注外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内扎外剥术。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愈合时间、术后出血、肛门水肿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2年均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等后遗症。结论:痔上黏膜悬吊注扎外剥术能使肛垫及直肠黏膜上移,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创口愈合时间,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3.
支气管炎是由病毒、细菌及物理、化学等刺激因素引起支气管黏膜和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病变。根据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喉痒、痰多。慢性支气管炎可并见气喘、呼吸困难等症候,继发感染常伴有发热。  相似文献   
54.
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致严重低钠血症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内突型肌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无须切除子宫等优点[1].目前,宫腔镜电切术一般采用单极电切系统,应用低黏度非电解质灌流液膨宫,5%葡萄糖溶液最常用.大量灌流液在短期内迅速吸收可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发生率4%~5%,可导致15%~40%的患者死亡率[2].我院行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导致严重低钠血症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复方角菜酸酯栓对缓解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后患者早期不适症状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行PPH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角菜酸酯栓组,42例)和对照组(常规处理组,38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h和第6及第12天时的症状改善情况、术后24h有无尿潴留情况、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试验结束时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停药及停药的原因以及伴随用药情况。结果术后24h治疗组患者症状总得分(4.4)较对照组(6.1)低,P<0.05。但至术后第6和第12天时,两组症状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症状得分减少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4h出现尿潴留的比率和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角菜酸酯栓对于缓解PPH术后早期的不适症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利用对比实验,进一步探讨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手术)对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32例,均采用PPH吻合器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均采用传统的外切内扎术式。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康复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PPH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良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外切内扎术。且对患者的创伤小、安全可靠,减少患者治疗痛苦。  相似文献   
57.
胃肠道黏膜屏障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黏膜具有免疫和屏障功能。一方面,消化道黏膜不断地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接触,在机体内担负起第一线的局部防御任务。另一方面,该系统对于食源性抗原、肠内常驻细菌可以产生免疫耐受。此种识别机制是由一个特殊的肠黏膜免疫组织“肠相关淋巴样组织”(gut associated lymphoidtissue,GALT)承担的。  相似文献   
58.
口腔黏膜病     
正常人口腔黏膜不同部位表面感觉的测试;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在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表达及意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白斑中的表达及意义;口腔扁平苔藓病损区B7抗原及CD28的表达及意义;双氯芬酸钠含片治疗口腔溃疡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曲安缩松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9.
膀胱镜诊治膀胱黏膜白斑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膀胱黏膜白斑很少见,I临床报道较少。我院1990年4月-2005年4月共诊治膀胱黏膜白斑28例,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0.
消化道类癌的诊断与治疗(附4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消化道类癌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5年4月44例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44例中直肠(包括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类癌29例发生率最高65.9%(29/44),结肠4例9.1%(4/44),阑尾1例2.3%(1/44),小肠2例4.5%(2/44),十二指肠2例4.5%(2/44),胃5例11.4%(5/44),肝1例2.3%(1/44).44例中治疗了39(39/44,88.6%),其中手术切除14例,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20例(5例EMR后病理断端残余癌细胞又追加手术局部切除),内镜下直接钳除5例,5例未治疗.直径≤1 cm 30例占68.2%, 26例全部治愈,15例(50%)行EMR完全切除,其中20例肠镜随访10~84个月,均无复发,预后好;直径1~2 cm 4例占9.1%,手术局部切除,1例1年后肝转移;直径>2 cm 10例占22.7%,均位于直肠外,8例手术,2例未治疗,3例死亡,5例有远处或淋巴结转移,预后差.44例中6例发生远处或淋巴结转移,转移率13.6%. 结论内镜是诊断消化道类癌的首选方法,≤1cm的类癌可在内镜下行EMR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