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4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71篇 |
内科学 | 43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60篇 |
综合类 | 152篇 |
预防医学 | 23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7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9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患者,男,57岁,体重62 kg。因“二尖瓣扩张术后25 a,劳力性心悸、气促2个月余”入院。既往无食物和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多普勒彩超提示:左心房增大,左房室瓣中度狭窄(开口面积1.4 cm2)。术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扩张术后,左房室瓣中度狭窄,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于2003年7月1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左房室瓣置换术。常规消毒、铺单后逐层开胸,肝素化后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及主动脉,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经右心房和房间隔径路剪除左房室瓣,12针垫片针缝合瓣环,置换入25号进口Carbo.Medic机械瓣,入座好,打结牢。复温排气后缝合心脏切口,循环稳定后停机拔管,转机共110 min。在关闭胸腔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心跳无力,气道压升高,血压从90/60 mmHg(1 mmHg=0.133 kPa)骤降到40/20 mmHg,心率减至40次·min 1,很快出现室颤。加大多巴胺用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异丙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后电击除颤20 W·s 1无效,予以心脏挤压并行心内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电击除颤30 W·s 1循环仍不能恢复。再次肝素化迅速重新建立体外循环,使用升压药、激素并监测血气,第2次辅助循环132 min后心率、血压接近正常,缓慢停机,用肾上腺素0.4 μg·kg 1·min 1维持收缩压在70~90 mmHg,止血关闭胸腔后安返监护室。术后3 h突发室性心动过速,血压迅速降到0 mmHg ,抢救1 h余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机器人辅助腔镜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10%。经典的治疗方法为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为减少手术创伤,九十年代国外胸部小切口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机器人辅助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导管介入房间隔缺损封堵。近年采用杂交技术,即通过胸部小切口直视下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该方法使封堵器与房间隔缺损呈一线,成功率高,操作安全、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13.
体外循环手术中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是一项重要措施 ,但其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 1990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行体外循环手术 35 0例 ,其中发生鱼精蛋白不良反应 2 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 6例中 ,男 9例 ,女 17例。年龄 4~ 2 7岁 ,平均 34岁 ;体重 2 0~ 75 kg,平均 2 3.5 kg。瓣膜病 3例 ,先天性心脏病 2 0例 ,冠心病、心脏粘液瘤各 1例。全组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术中应用国产肝素抗凝 (3mg/kg) ,保持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 (ACT)为 480~ 6 0 0 S;停机后用鱼精蛋白经主动脉根部或中心静脉缓慢推注中和肝素。…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786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救治过程并总结经验。结果 786例手术中有21例出现不良反应(2.67%),其中快速注射引起的药理性组胺释放14例(1.78%),过敏或类过敏反应4例(0.50%),灾难性肺血管收缩3例(0.38%)。19例经药物治疗后治愈,2例灾难性肺血管收缩者重新转流后抢救成功。结论体外循环中严重的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甚至可危及病人生命,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救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中南药学》2019,(11):1864-1868
目的考察超速离心法、超滤离心法、鱼精蛋白沉淀法和微柱离心法用于测定传递体包封率的可行性,并从中优选出适用于测定广藿香酮传递体包封率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空白传递体及广藿香酮传递体;建立广藿香酮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4种方法分离游离广藿香酮和传递体,并进行样品包封率测定,以回收率和分离度为指标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结果在广藿香酮和传递体混合物分离试验中,除超速离心法外,其余3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分离游离广藿香酮和传递体。间接测定包封率的超滤离心法和鱼精蛋白沉淀法广藿香酮回收率分别为93.8%、103.0%,RSD分别为1.0%、0.80%。在广藿香酮传递体样品包封率测定试验中,4种方法测得的包封率分别为41.83%、46.79%、44.40%、4.24%,其RSD分别为5.4%、4.0%、0.14%、5.4%。结论鱼精蛋白沉淀法操作简单,分离度、重复性较好,适用于广藿香酮传递体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人类精子DNA是人类遗传信息的载体,对后代的种族繁衍具有重要意义。与体细胞不同,人类精子的染色体主要被鱼精蛋白包装,其DNA双链紧密缠绕鱼精蛋白分子,而非围绕组蛋白形成紧密的环形结构,富含半胱氨酸的鱼精蛋白通过二硫键的交联使染色质进一步浓缩,从而增加了染色体的稳定性。精子细胞核内的组蛋白被鱼精蛋白替代的过程发生在精子发生过程的后期,这种变化使核基质和核蛋白结合更加紧密,从而使精子细胞核重新塑型和浓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鱼精蛋白对刺参酸性黏多糖 (SJAMP)抗凝血活性的对抗作用及其对SJAMP致死作用、血小板聚集、脾脏增重、抗癌活性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测定内容包括 :凝血时间 (毛细管法 )、血小板计数 (显微镜法 )、脾脏重量、动物死亡率及动物肿瘤生长抑制率 (小鼠S180实体瘤 )。结果小鼠肌肉注射SJAMP 10 0mg kg ,凝血时间 ( 8.90± 1.85 )min ,血小板数量 ( 4 3 .40± 10 .16)× 10 1 1 个 L ,脾脏重量( 12 5 .68± 2 7.98)mg 10g ,肿瘤生长抑制率 3 2 .5 6%。小鼠肌肉注射SJAMP 10 0mg kg同时再腹腔注射鱼精蛋白 10 0mg kg ,其凝血时间 ( 3 .5 5± 1.5 2 )min(P <0 .0 1) ,血小板数量 ( 5 6.0 0± 5 .3 2 )× 10 1 1 个 L(P <0 .0 1) ,脾脏重量 ( 110 .2 0± 14 .0 9)mg 10g ,肿瘤生长抑制率 3 0 .81%。小鼠肌肉注射SJAMP 65 0mg kg ,注射后 2 4h及 48h动物死亡率分别为 9 2 0和 11 2 0 ,小鼠肌肉注射SJAMP 65 0mg kg ,再腹腔注射鱼精蛋白160mg kg× 2 ,相应的动物死亡率为 3 2 0 ( P =0 .0 3 4)和 5 2 0 ( P =0 .0 41)。结论 鱼精蛋白对SJAMP抗凝血活性及血小板聚集有明确的对抗作用 ,对SJAMP的致死性有部分保护作用 ,对SJAMP的免疫增强及抗癌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脂质-鱼精蛋白-DNA复合物的构建及其对细胞的体外转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新型非病毒载体脂质-聚阳离子-DNA(LPD)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对体外细胞的转染率。方法用薄膜-挤压法制备空白阳离子脂质体,与鱼精蛋白-DNA复合物在室温孵育后,得到LPD;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LPD与DNA酶I溶液在37 ℃下孵育不同时间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其降解情况;用荧光法测定其包封率;用X-gal染色法考察了LPD对张氏(Chang)肝细胞,HepG2肝癌细胞和SMMC-7721肝癌细胞的转染率。结果LPD的形态近似于球体,平均粒径为143.5 nm,平均zeta电位为+32.6 mV;37 ℃下核酸酶作用2 h后,LPD中的DNA几乎无降解;平均包封率为93.42%;LPD对张氏(Chang)肝细胞、HepG2肝癌细胞和SMMC-7721肝癌细胞的转染率分别为(69±6)%,(43±7)%和(96.2±1.8)%。结论LPD是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体外稳定性好、转染率高,具有应用潜力的非病毒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19.
正交试验优选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黄芪多糖脂质体制备的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薄膜分散-微孔滤膜挤压法制备黄芪多糖脂质体,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以脂药比、膜材比和超声时间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条件进行优选,鱼精蛋白法测定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包封率,透射电镜测定其形态和粒径。结果薄膜分散-微孔滤膜挤压法制备黄芪多糖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脂药比10∶1,膜材比8∶1,超声时间20 min。结论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黄芪多糖脂质体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形态和粒径较均匀,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