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7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02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3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07篇
内科学   129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11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1861篇
预防医学   81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984篇
  22篇
中国医学   340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489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目的:了解大英县城60岁以上居民的血糖情况,为居民提供血糖控制方面信息,同时也让临床医生了解居民血糖控制的情况,为更好的为居民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大英县城60岁以上居民共2223人检测的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化血红蛋白血大于6.5%为388人。检出率为17.45%。结论:大英县城老年居民血糖控制并不理想。高血糖的防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应针对这些病人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52.
周璇  唐兰芬  敖当 《现代保健》2014,(14):153-156
高血糖样肽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它通过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岛β细胞增殖、延缓胃排空等多种途径发挥降糖作用。在临床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已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胰高血糖样肽1受体不仅分布于胰腺中,在人和动物的脑中也有广泛分布,胰高血糖样肽1及其类似物具有脑保护作用,预示着他们有可能成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25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与脑梗死分型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 )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04—2013‐03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非糖尿病患者1400例,根据空腹血糖的高低分为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脑梗死类型根据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观察2组脑梗死类型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类型与脑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有关:完全前循环梗死组(TACI)高血糖发生率最高(58.2%),其次为腔隙性死组(LACI ,24.5%)和后循环梗死组(POCI ,22.5%),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PACI)高血糖发生率最低(17.3%)。LACI组与POC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较血糖水平正常者END发生率高。结论脑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在完全前循环梗死患者中发生率高,并且可增加EN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54.
正大量研究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在不断的增加,但其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资料显示我国结直肠癌病死率2005年比1991年增加70.7%,年均增加4.71%,我国男女发病率分别为15.0/10万和9.7/10万,病死率分别为8.6/10万和5.4/10万[1],所以关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研究成为热点。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Ⅱ  相似文献   
255.
郭伟  李小臣  李慧  曹丽  李娜  仰曙芬 《安徽医药》2019,23(8):1566-1569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优化方案(BGCOP)在肝胆外科术后应激性高血糖(SHG)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简单化随机分组法将2015年1—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86名符合条件的肝胆外科病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试验组采取BGCOP控制血糖,对照组采取常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CIIT)控制血糖。比较术后两组病人的血糖控制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在年龄、体质指数(BM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后续研究没有影响。试验组采取BGCOP方案后血糖控制到目标值的时间为(4.54±1.51)h,对照组采用CIIT方案后血糖控制到目标值的时间为(8.54±2.68)h,试验组采用BGCOP方案后血糖控制到目标值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糖指数(0.86±0.24)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97±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4,t=7.895,P<0.001);试验组病人50%葡萄糖救援、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发生高渗性昏迷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发生肺部感染、腹部感染和切口感染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CIIT相比,BGCOP方案能更有效地控制肝胆外科术后SHG病人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56.
目的了解玉环农村社区35周岁及以上居民高血糖现状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于2009年至2010年开展玉环农村人群健康队列基线调查,面对面调查所有农村社区中35周岁及以上的社区户籍居民(125 479人),同时体检,测量空腹血糖等指标。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在SPSS 16.0中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按照2000年全国人口进行年龄标化。结果118 274名实际完成调查的对象平均空腹血糖为(5.4±1.8)mmol/L,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及高空腹血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10.1%、19.4%和29.5%(标化患病率分别为9.3%、19.8%和29.1%)。不同性别人群的血糖异常情况略有不同,男性居民略高于女性,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58,P0.001)。从年龄分布看,高血糖患病率35~44岁最低为19.9%,55~64岁最高为36.4%,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中,调整了其他协变量之后,年龄、性别、是否务农、规律体育锻炼、吸烟、饮酒和BMI与高血糖风险有关。结论玉环县农村社区35周岁及以上居民高血糖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57.
目的 探讨杭州市某社区人群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肥胖、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3年杭州市四季青社区参加体检的18岁以上居民2 288人进行调查,分别按该人群中男性和女性血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法将男女性各分为4组,测定体重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酸(UA)等指标.结果 在男性人群中,SBP、DBP、WC、TC和TG均随着血UA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而HDL-C则显著降低(P<0.05);在女性人群中,年龄、SBP、DBP、WC、FPG、TC、TG和LDL-C均随着血UA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而HDL-C则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人群中,BMI、SBP和TG与血UA水平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女性人群中,BMI、TG和FPG与血UA水平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中心性肥胖、血压高、血糖高及血脂异常等MS组分之间有密切关系,血UA水平与女性的相关性更强.因此,有效地控制血UA水平是预防和治疗MS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58.
目的:研究阿卡波糖片对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的分级标准,将选取的150例患者分成三组,分别为空腹血糖受损81例、糖耐量异常的有52例,两者并发的有17例,降血压的治疗方法不变,在此基础上每天服用阿卡波糖片3次,在饭前或者吃饭时服用,半年后测量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情况。结果:采用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半年后,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虽然测量的血压和血糖等数值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而糖耐量异常和两者并发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收缩压和2小时后静脉葡萄糖含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舒张压和空腹血糖的数值,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卡波糖对于高血压合并高血糖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59.
目的:探讨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正常血糖组)、糖尿病高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糖尿病组)以及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通过线栓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后1,7和14 d分别进行组织学、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免疫组织化学、NeuN和8-OHdG免疫荧光双标记,对比观察各组神经元的氧化损伤。结果:正常血糖组再灌注1 d脑组织出现明显水肿,糖尿病组较正常血糖组有所加重,出现较多的固缩神经元;再灌注7 d正常血糖组神经元固缩和脑水肿明显减少,糖尿病组仍可见少数神经元固缩和脑水肿;再灌注14 d正常血糖组神经元固缩和脑水肿消失,胶质细胞增加,糖尿病组可见轻度脑水肿。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提示,再灌注1 d,正常血糖组及糖尿病组8-OHdG阳性细胞和阳性神经元数量均明显增加,高血糖组8-OHdG阳性细胞数量和阳性神经元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再灌注7 d和14 d 8-OHdG免疫阳性细胞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但仍多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糖尿病高血糖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氧化损伤是高血糖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60.
正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有研究显示,糖尿病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是轻症患者进展为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1]。良好的心理护理、气道管理及营养支持对患者的康复也尤为重要。现将1例青年重型新冠肺炎合并高血糖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护士,肥胖貌。主诉发热、咳嗽伴乏力11 d,于2020年2月2日以病毒性肺炎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入院体温36.8 ℃。患者11 d前接触"病毒性肺炎"确诊患者后出现发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