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3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23篇
口腔科学   186篇
临床医学   470篇
内科学   174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3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22篇
综合类   932篇
预防医学   300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394篇
  2篇
中国医学   251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颅内感染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脂瘤型中耳炎病史长,发作时脓液引流不畅,骨质破坏严重,一旦确诊,应及时行乳突根治术,术后效果多良好.但极少数患者由于胆脂瘤组织侵蚀中耳骨壁严重,细菌可能通过破坏的骨壁进入颅内,感染经过局部蔓延或血液循环扩散颅内引起感染.因此,应严密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病情的变化,早期识别颅内感染征兆,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62.
背景:目前国内文献只对股骨近端骨溶解进行形态学的观察,尚无定量研究的报告。目的:通过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定量分析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近端骨溶解改变情况。设计:患者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4-03/2004-03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完成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6例28髋,男14例16髋,女12例12髋。假体类型:改良Moore型骨水泥假体16例17髋为骨水泥假体组,平均年龄57岁;无骨水泥表面微孔型假体10例11髋为无骨水泥假体组,(下转第192页)平均年龄55岁。术前患者诊断均为创伤性关节炎,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49(20~77)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方面均匹配。方法: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测两组患者X射线片灰度值,取相对值,即同一张X射线片分别测髂骨、股骨大转子处l.0~2.0cm2面积上平均灰度值,二者差值代表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的相对值,并定量分析骨密度改变的规律。主要观察指标:术前1周、术后1周、随访期两组患者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相对值。结果:26例患者(28髋)随访9个月~10年6个月,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随访期骨水泥组和无骨水泥组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相对值均较术后1(上接第189页)周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骨溶解发生率100%;无骨水泥组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相对值随访期平均值72.8(14~130),骨水泥组平均值57.4(9~11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最早发生骨溶解为术后9个月,术后2~4年内骨溶解改变最明显,第6年呈减缓趋势。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骨溶解在骨水泥假体和无骨水泥假体都存在,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观察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对破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探讨BTK对根尖周炎骨破坏的作用。方法 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经100 ng·L -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5 d后,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的方法,验证破骨细胞是否诱导成功。破骨细胞诱导成功后,转染BTK-小干扰RNA(siRNA)24 h,利用RT-qPCR检测TRAP mRNA的表达,采用CCK-8和TRAP酶活性检测法检测破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情况。结果 RAW264.7细胞经RANKL诱导5 d后,可见大量体积较大,外观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不规则突起及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破骨细胞。经BTK-siRNA转染24 h后,破骨细胞TRA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增殖及分化能力也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抑制BTK表达,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BTK可作为抑制破骨细胞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4.
目的应用Ansys DesignXplorer模块,分析圆柱形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同时连续变化时对Ⅲ类骨质的颌骨应力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和设计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包含圆柱状种植体的下颌骨Ⅲ类骨质的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种植体直径变化范围为3.0~5.0mm,种植体长度变化范围为6.0~16.0mm,观察直径和长度变化对颌骨Von Mises应力峰值的影响。同时进行颌骨Von Mises应力峰值对变量的敏感度分析。结果随着直径和长度的增加,垂直向加载时,皮、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65.3%和76.8%;颊舌向加载时,皮、松质骨的VonMises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76.1%和78.0%;当直径大于3.95mm,同时长度大于10.5mm时,应力峰值响应曲线的切斜率位于-1和0之间;在垂直向加载和颊舌向加载时,长度和直径分别对皮质骨EQV应力峰值的影响更明显。结论种植体直径增加更有利于改善颌骨颊舌向加载下的应力分布,种植体长度的增加更有利于改善颌骨垂直加载下的应力分布。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对于m类骨质在临床上选择种植体时,种植体的直径应不小于3.95mm。种植体的长度应不小于10.5mm。  相似文献   
165.
许多口腔遗传性疾病同时伴随指/趾甲的特征改变,这些指/趾甲的特征通常为某些综合征的局部表现,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具有遗传异质性。本文对同时具有指/趾甲病变的8种口腔遗传性疾病进行了归纳,分别描述了这些疾病的临床特征、候选致病基因、鉴别诊断。旨在促进口腔科医生全面地认识相关疾病,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6.
羟基聚磷酸钙钠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它具有与骨组织进行能量与物质交换的能力,骨于骨组织缺损的修复。目的:考察HPA植入骨组织后其界面形成情况。方法采用鼠胫骨内植入HPA,光镜下考究其组织反应情况,并与羟基磷灰石和钛合金引起的组织反应相比较。结果:发现不同种类的生物材料直接影响界面区早期的组织反应,HPA比产早地引起了新骨形成,结论HPA一种理想的骨组织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67.
Dickkopf(DKK)1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为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WNT)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抑制因子之一,可通过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6等WNT受体复合体的结合来抑制WNT信号转导通路的信号转导。DKK1既在骨质疏松症、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和牙周炎等疾病中都存在着异常表达,亦在骨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DKK1与骨破坏性疾病的关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抑制骨破坏和修复骨损失为最终研究目的,为治疗牙周炎和获得牙槽骨再生寻找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8.
根尖定位仪测量根尖破坏牙根管长度的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Root ZX,Propex,Justy Ⅱ和 Raypex5 4种根尖定位仪测量根尖受破坏牙齿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 将53颗离体牙沿釉牙骨质界截冠、去髓,根管预备到25#,使用Root ZX(A组),Propex(B组),Justy Ⅱ(C组)和 Raypex5(D组) 4种根尖定位仪分别测量每个根管的工作长度;再使用超声倒预备工作尖将以上各牙沿根尖孔破坏根尖狭窄部,再次用4种根尖定位仪测量工作长度.结果 所得数据与解剖镜下测量的实际数据进行比较,根尖完整时A、B、C、D4组数据在-0.5~0.5 mm误差范围内的百分数分别为86.3%、88.8%、85.0%、88.8%.根尖破坏时A、B、C、D4组数据在-0.5~0.5 mm误差范围内的百分数分别为16.7%、20.5%、10.3%、48.7%,在-1~1 mm误差范围内的百分数分别为74.4%、52.6%、57.7%、91.0%.结论 4种根尖定位仪对于根尖破坏的牙齿测量准确性比根尖完整的牙齿要低,相比之下Raypex5的准确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9.
乳腺癌放疗后肋骨骨折的骨显像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乳腺癌放疗致肋骨骨折的骨显像增高灶的形态、位置、出现和消失时间及X线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8例诊断为放疗后肋骨骨折的乳腺癌患者的骨显像系列片。结果该组增高灶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多为轻、中度放射性摄取,多发者线性排列,位于第3~7肋腋前线上或第2肋中部。增高灶出现距离放疗结束的时间为9至39个月。X线示相应肋骨局部骨质密度增高、骨痂形成或断裂不愈合。结论根据肋骨增高灶的形态、位置、与放疗的时间关系及X线表现有助于与骨转移鉴别。  相似文献   
170.
背景: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均可抑制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转换,增加骨矿物密度。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患有严重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严重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2年。结果与结论:相比治疗前,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后患者腰椎骨密度增加(P〈0.05),随后尿Ⅰ型胶原N末端肽水平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少(P〈0.05)。证实,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患有严重的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