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07篇 |
免费 | 438篇 |
国内免费 | 5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41篇 |
妇产科学 | 17篇 |
基础医学 | 836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3194篇 |
内科学 | 169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89篇 |
特种医学 | 356篇 |
外科学 | 2869篇 |
综合类 | 4765篇 |
预防医学 | 1554篇 |
药学 | 2278篇 |
137篇 | |
中国医学 | 1536篇 |
肿瘤学 | 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3篇 |
2023年 | 321篇 |
2022年 | 454篇 |
2021年 | 853篇 |
2020年 | 598篇 |
2019年 | 396篇 |
2018年 | 185篇 |
2017年 | 527篇 |
2016年 | 669篇 |
2015年 | 684篇 |
2014年 | 1447篇 |
2013年 | 1269篇 |
2012年 | 1502篇 |
2011年 | 1453篇 |
2010年 | 1238篇 |
2009年 | 1012篇 |
2008年 | 1021篇 |
2007年 | 911篇 |
2006年 | 713篇 |
2005年 | 718篇 |
2004年 | 493篇 |
2003年 | 409篇 |
2002年 | 239篇 |
2001年 | 228篇 |
2000年 | 110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2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83.
目的 分析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开展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麻醉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86例骨科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红蓝球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其中摸红球为常规组,摸蓝球为试验组。常规组患者依据麻醉医师临床工作经验和患者自身情况对麻醉深度进行调节,试验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脑电双频指数对麻醉深度实施精细化调节。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前、手术30 min、手术完成时的镇静程度、心率水平,手术前24 h、手术后24、72 h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得分以及谵妄出现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后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30 min、手术完成时的镇静得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30 min、手术完成时的心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后谵妄出现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后24、72 h的MMS... 相似文献
84.
舒适护理是护理活动加舒适的研究,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早日康复.舒适护理大致包括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和灵魂舒适4个方面[1]. 相似文献
85.
吕耀红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2,(6):519-521
目的 探究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1.2±0.3)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2.21±5.45)比对照组(3.1±0.2)、(77.37±5.14)高(P均<0.05);观察组下地活动时间更早,平均住院时间要短,且费用更低(P均<0.05)。结论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加速整体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6.
87.
88.
王爽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5)
筋膜间隙综合征(CS)是指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筋膜间隙内的进行性病变,即由于间隙内容物的增加,压力增高,致间隙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属于骨科急症,闭合性损伤引起动脉断裂而出现筋膜间隙综合征的病例并不多见,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 相似文献
89.
目的:通过与常规手术比较,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6月间医院收治的27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Neer三部分及四部分)临床患者(研究组13例,对照组14例),研究组患者进行CT扫描,将所获DICOM数据运用Mimi cs软件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再应用快速成型技术打印三维骨折模型,用于明确诊断及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模拟手术过程,并按规划实施手术,术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Constant评分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术前规划在钉板系统位置、长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快速成型所获得的肱骨近端骨折三维模型,可直观展现及任意方位观察骨折移位的方向、程度,用于手术前诊断、医患沟通、手术规划设计、数据测量、预选内固定物及模拟手术效果。本组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而肩关节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临床可行性良好,通过该技术获得的肱骨近端骨折模型可清晰展示骨折情况,利于明确骨折分型,判断骨折损伤程度,有助于手术团队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理解和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便于医息沟通,可降低医患纠纷风险、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中损伤。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