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5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1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右侧眼胀4天,疼痛以右侧额部为著,无鼻塞、流涕,无复视及视物模糊,无嗅觉减退,无头晕,无发热、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心悸、胸闷。到我院眼科就诊,行专科检查后未见异常,行眶骨CT 示:右侧额窦内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窦壁完整,窦壁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其余窦腔清晰,考虑(右侧)额窦囊肿及右侧额窦炎症表现。患者遂到我科门诊就诊,专科检查后亦未见明显异常,并以“额窦囊肿(右)?”收入我科住院。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经鼻内镜右侧鼻窦开放及鼻内、鼻外联合进路额窦内容物清除术”,术中见右侧额窦腔无明显扩大,其内容物呈黑褐色,经刮匙搔刮出数枚小的淤血块,术后送病理。术后常规输液预防感染、止血对症治疗,抽取鼻腔填塞物后定期鼻腔换药。术后病检示:额窦血管纤维瘤。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并总结21例额窦前后壁凹陷粉碎骨折患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神经外科术治疗的额窦前后壁凹陷粉碎骨折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手术情况及患者预后来总结其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结果21例患者术前诊断明确,术后3个月复查无脑脊液鼻漏,无颅内感染。结论 CT薄层扫描在额窦骨折诊断中意义重大。术中彻底刮除额窦黏膜,严密缝合硬膜破口,保持额窦开口通畅,用骨水泥再造额窦顶,额部颅骨骨膜覆盖骨水泥再造的额窦顶,与额肌、硬膜严密缝合,可以有效地防止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额窦引流通道阻力及物理空间与慢性额窦炎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额窦炎病例(13例,15侧),在额窦前壁钻直径5 mm骨孔进行冲洗,测量引流通道开放所需最小压力、每秒钟流量。对单侧、双侧额窦炎及额窦正常病例各50例的鼻窦螺旋CT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引流通道最小横截面的面积及横径最大值。结果15侧额窦中,11侧引流通道有分泌物阻塞,6侧开放压>100 cmH2 O。单侧、双侧额窦炎及额窦正常各组间引流通道最小横截面的面积及横径最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黏稠分泌物阻塞是慢性额窦炎引流不。的常见原因。额窦引流通道的物理空间不是影响额窦引流功能的决定性因素,引流通道宽阔程度与慢性额窦炎的发生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6.
由于额窦引流通道狭窄且多变,气房较多,周围解剖结构复杂,额手术被认为是内镜手术中的难点。本科2010—2013年间共行鼻内镜下小儿导尿管球囊扩张治疗慢性额窦炎34例,现将手术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本科共收治34例(63侧)经CT确诊为慢性额窦炎,门诊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黏膜促排剂治疗3个月以上,但效果欠佳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额窦额部开颅在累及颅前窝和鞍区肿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累及颅前窝和(或)鞍区肿瘤的开颅经验。采用将整个额窦前壁与额部骨瓣一体化开颅的方法,以增加颅底暴露范围,减少额叶牵拉和便于手术早期切断肿瘤血运。结果术后病理:脑膜瘤10例,颅咽管瘤2例,节细胞胶质瘤1例,软骨瘤1例,额筛骨瘤合并鼻源性囊肿1例,成熟畸胎瘤1例。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入路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额窦额部开颅可充分暴露颅前窝,并可满意暴露侵犯颅底、鼻旁窦的肿瘤,具有脑组织牵拉轻,可以早期切断肿瘤血运的优点,且降低颅前窝重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鼻窦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额窦手术治疗185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判断鼻内额窦引流手术的疗效。【结果】治愈112例,占45%,有效106例,占43%,无效27例,占11%。远期疗效还尚待观察。【结论】在CT确认鼻丘气房存在的前提下,采用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术者仍需有丰富的鼻内镜操作经验,对鼻额区解剖要相当熟悉,术中注意黏膜的保护,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总结1例脑膜瘤切除术后出现额部硬膜外脓肿患者的护理体会。予患者施行额窦引流手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眶内、颅内并发症。做好鼻腔出血的护理,额部切排处与鼻窦进行冲洗引流,控制感染。给予康复指导。术后一周病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69岁。因“左前额无痛性包块5年,复视2年”于2006年1月23日就诊于我科。患者于5年前出现左前额无痛性包块,逐渐增大,眼球逐渐突出、下移,近2年出现复视、上睑下垂而影响视物,偶伴头痛,无脓涕、血涕。否认外伤、手术史。眼科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0,左前额眉弓及上睑部肿块约8.0cm×4.0em×2.5em,呈半球形,皮肤颜色正常。囊性,无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