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8篇
口腔科学   253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287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86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患者,女,18岁,学生。患者4年前偶尔感觉右颌下胀痛,进食时感觉明显,并能触到右颌下有一肿物,曾到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右颌下淋巴结炎,给予抗炎治疗,数天后症状慢慢减轻,有时症状轻,不治也能自消。但4年来反复发作多次,症状逐次加重,每次均要注射抗生素,肿痛才能消除。此次于3天前又开始肿痛,右颌下肿物明显增大,在校卫生室按颌下淋巴结炎给予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并伴有低烧。于2006年7月15日来我院门诊,要求进一步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62.
卢新华  王洁  叶明华  夏刚  刘海涛 《江西医药》2006,41(10):786-787
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einoma,ACC)又称为浆液细胞癌,是涎腺中较少见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腮腺,偶见颌下腺及小涎腺。原发生于舌部的ACC十分罕见,在工作中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本文对3例颌下腺恶性肿瘤的误诊进行了临床分析。作者认为,对老年病人、无明显炎症病史的颌下区肿块不论术前诊断为何术中应一律送冰冻切片检查。颌下腺恶性肿瘤在行颌下三角清扫后,应加送切缘和可疑淋巴结作冰冻切片检查。门诊手术中冰冻报告为恶性肿瘤者最好立即进病房行扩大根治术。  相似文献   
64.
65.
大鼠慢性铅中毒后,其血液和颌下腺中铅、锰、铜、铁、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铅中毒后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体重显著下降(P<0.01)。染毒组血铅浓度显著升高的同时,其颌下腺铅含量也显著增加(P<0.01)。铅中毒后,大鼠血液中的锰、铁、锌含量显著升高,而铜浓度却显著下降(P值分别<0.01或<0.05);颌下腺组织中铜含量显著降低(P<0.01),锌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铁和锰的含量无显著变化(P均>0.05)。  相似文献   
66.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6岁,已婿,因右颌下渐长性、无痛性肿物40余年,生长加速1年余.初步诊断:右面颈部巨大肿物.于2007年7月30日人院.人科后查体:体温36.6℃,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8/70 mmHg.  相似文献   
67.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涎腺中最常见一种恶性肿瘤,一般是来源于唾液腺的低度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腮腺、颌下腺、口腔小涎腺、腭部、颊部等,所以大部分就诊于口腔科,发生于外耳道的黏液表皮样癌极为少见。我科自1990--2006年共收治外耳道黏液表皮样癌5例,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8.
小鼠颌下腺的分泌颗粒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这些生理活性物质是介导雄激素及各种类固醇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而生成的。但是各种生药对唾液腺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日本学者坂田俊夫等以隐睾小鼠模型研究生药对唾液腺,特别是对须下腺的药理作用,选择植物性生药人参、动物性生药鹿茸,以颌下腺中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为指标,对二者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田村明彦以隐睾及睾丸摘除小鼠模型,亦以颌下腺中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为指标,就人参对小鼠颌下腺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9.
清燥布津法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颌下腺AQP-5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干燥综合征(SS)动物模型,观察清燥布津法对SS小鼠模型颌下腺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颌下腺匀浆离心后的上清液加弗氏完全佐剂(CFA)制成乳化免疫抗原,采用多点注射法免疫同系鼠,同时注射白百破疫苗建立SS小鼠模型。以环戊硫酮为对照组,观察中药清燥布津合剂对SS小鼠模型唾液分泌、病理及颌下腺AQP-5(免疫组化法)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的体质量、唾液流率下降,饮水量增加。颌下腺组织中淋巴细胞重度浸润,腺体破坏。免疫组化方法显示:AQP-5在腺体的分布和表达减少或消失。中药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的体质量、唾液流率增加,饮水量减少。颌下腺组织中只有淋巴细胞的轻度浸润。腺体的结构正常,无破坏。AQP-5在腺泡、闰管、导管等处均有较强表达。中药高剂量组疗效优于其他治疗组。结论:清燥布津法有明显抑制腺体破坏,改善唾液分泌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免疫炎症、促进AQP-5在小鼠颌下腺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0.
大鼠颌下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NA的转移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颌下腺为靶器官,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后,颌下腺中VEGF含量变化。方法:构建了VEGF基因表达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以阳离子脂质体为介质,向大鼠颌下腺转染外源性的VEGF基因,应用RT-PCR技术观察VEGF基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颌下腺中VEGF的含量变化。结果:转pBKCMV-VEGF121基因后第1天,大鼠颌下腺内VEGF的表达及涎液中VEGF的含量即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