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8篇
口腔科学   253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287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86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单纯负压引流对颌下腺及肿物切除术后切口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1998年2月~2006年12月实施颌下腺及肿物切除术病例共124例,单纯负压引流组71例(A组),切口置引流片加压包扎53例(B组).比较二者对颌下腺及肿物切除术切口愈合的差异.结果 A组69例Ⅰ期愈合,2例出现积液及延迟愈合;B组41例Ⅰ期愈合,12例出现积液及延迟愈合(12/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颌下腺及肿物切除术单纯负压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舒适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2.
<正>先天性颌下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先天性颌下腺导管口闭锁、颌下腺导管增粗扩张,呈口底囊肿样外观,严重时影响患者吞咽和呼吸。目前,国际上对该病例的报道相对较少,对于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本文报道了1例先天性颌下腺导管扩张症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3.
A型肉毒素对兔失副交感神经颌下腺唾液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TX-A后1、2、4、12周时,静息状态颌下腺分泌量均较失副交感神经的对侧分别减少38.8%、56.5%、47.7%和38.6%,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食状态颌下腺分泌量均较失副交感神经的对侧减少,1周时减少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液中淀粉酶、钠、钾、氯离子及蛋白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兔失副交感神经颌下腺内局部注射BTX-A可以抑制颌下腺的分泌.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Pfm Redon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装置在下颌下腺切除术后的引流效果,并与传统普通负压引流装置进行比较.方法 行下颌下腺切除术的88例患者中,44例采用Pfm Redon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装置,44例采用普通负压引流装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每日伤口引流量、总引流量、置管天数、舒适度等指标.结果 闭合高负压组和普通负压组患者术后1天、2天引流量及总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天闭合高负压组引流量显著低于普通负压组,闭合高负压组置管时间显著短于普通负压组,术后舒适度主观评分压闭合高负压组显著优于普通负压组.结论 Pfm Redon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装置用于下颌下腺切除术,术区引流效果满意,较普通负压引流装置具有置管时间短、舒适度高、皮瓣贴合度更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5.
<正>头颈部的放射治疗、炎症等常会引起涎腺分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治疗涎腺萎缩,促进腺体功能恢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是目前公认的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和促创伤修复因子之一[1],已有国外学者研究表明bFGF在大鼠下颌下腺中有表达并可以促进下颌下腺组织修复[2]。与下颌下腺相比,腮腺在组织结构以及功能上与其有一定的区别,虽有学者已证实bFGF存在于大鼠的腮腺组织中[3],但对  相似文献   
26.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源自10例颈淋巴清扫患者的正常下颌下腺组织AQP3、7、9蛋白的表达。AQP3在浆液性腺泡和黏液性腺泡细胞均有表达,分布于腺泡细胞的基底膜和侧膜,在浆液性腺泡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黏液性腺泡细胞,导管系统未见AQP3表达;AQP7在极少数肌上皮细胞有表达;AQP9在部分浆液性腺泡腔、混合性腺泡腔以及部分闰管管腔和浆液性半月体上有表达。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下颌下腺结石CT图像特点。方法对其CT图片及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发现26例下颌下腺结石,发生率(26/2000=1.3%);共发现结石44枚,其中单发结石16例(16/26=61.5%),多发结石10例(10/26=38.5%),22例(22/26=84.6%)合并颌下腺炎,结石大小4.65±0.86(0.8~12mm),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36.6±6.5)岁,男18例(18/26=69.2%),女8例(8/26=30.8%);11例呈圆形(11/44=25.0%),28例呈椭圆形(28/44=63.6%);5例不规则形(5/44=11.4%)。CT表现为沿下颌下腺导管方向走行的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高密度影,同时伴有同侧下颌下腺腺体增大,密度欠均等改变,增强扫描后结石未见强化。结论下颌下腺结石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对该病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头颈肿瘤外科应用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Da Vinci Xi系统)手术的5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手术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其中甲状腺手术41例,口咽部手术8例,腮腺手术3例,颌下腺手术2例。入路选择包括口腔入路、双侧腋窝和乳晕入路、单侧腋窝和乳晕入路(unilateral axilla-areola,UAA)及耳后入路。结果: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辅助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1例UAA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乳晕隧道出血再次内镜下止血,1例腋乳入路甲状腺癌腺叶切除患者术后发生术区感染。所有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腮腺和颌下腺患者术后无面瘫、舌尖麻木、口底运动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美观满意度高,疗效满意。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入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在头颈肿瘤外科手术中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保护更具优势,美容效果显著,在目前开展成熟的甲状腺、口咽手...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观察大鼠下颌下腺降钙素(CT)的分布。方法取16只健康的SD大鼠下颌下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染色。结果在大鼠下颌下腺,可见CT反应阳性物,它们主要分布于浆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的浆液细胞内,各级导管的上皮细胞也呈CT反应阳性。结论下颌下腺可能具有分泌降钙素的功能,提示下颌下腺可能参与钙磷代谢的生理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