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26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668篇
内科学   763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356篇
特种医学   2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64篇
综合类   3915篇
预防医学   764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1798篇
  23篇
中国医学   5019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831篇
  2013年   743篇
  2012年   893篇
  2011年   976篇
  2010年   802篇
  2009年   869篇
  2008年   876篇
  2007年   917篇
  2006年   880篇
  2005年   975篇
  2004年   863篇
  2003年   844篇
  2002年   698篇
  2001年   551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对部分顽固性癫痫病人,在严格充分的术前评价之后.依据结果将几种手术方式适当的组合使用,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同济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6例顽固性癫痫中的25例病人施行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法。发作形式为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及失神发作等,其中有14例存在两种发作形式。术前均服过多种抗癫痫药.病程后期同时服用2~3种抗癫痫药。25例病人术前均行24h脑电监测及头颅MRI检查.有19例术前行硬膜下皮层电极和深部电极检测,其中1例行头颅PET检查。手术在皮层脑电及深部电极监测下进行。13例行额颢开颅,颞前叶及海马、杏仁核切除+额部部分区域的软膜下横切术(MST),其中7例附加胼胝体前部切开术;11例行额部开颅,额部软化灶切除+运动区MST,其中2例附加胼胝体前部切开术;1例行双侧枕顶部开颅,左枕叶萎缩皮层切除+胼胝体后部切开+右侧顶枕的MST。结果术后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抗癫痫药物使用减少,术后23例服用一种抗癫痫药,2例服用两种抗癫痫药。术后随访6~12个月,17例手术效果为Engel 1级,4例为Engel2级,4例为Engel3级。40岁以下的患者手术后癫痫控制的可能性显著大于40岁以上者(P〈0.05);病程在10年以下的患者术后癫痫无发作的可能性显著大于10年以上者(P〈0.05)。头颅MRI上有无明显的结构异常对病人的预后没有影响(P〉0.05)。结论在严格术前评价的前提下,尤其是在有精通神经电生理知识的神经外科医生综合分析下,采用多种手术方式组合治疗顽固性癫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顽固性癫癎病人联合采用几种手术方法,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以探讨不同类型顽固性癫癎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癎51例.术前均行头皮脑电视频连续监测,及MRI、SPECT检查.行单纯局部致癫癎病灶切除术7例,加行皮质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3例,加行皮质热灼术12例,加行皮质热灼术及胼胝体切开术5例;前颞叶切除术+皮质热灼术17例,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6例,迷走神经刺激术1例.结果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随访3~24个月,手术总有效率90.2%,优良率70.6%.结论多种手术联合治疗顽固性癫癎病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3.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膨胀”范畴。是目前临床上较难治疗的顽固性疾病。笔者于1996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诊,大多经鼻腔填塞、冷冻、烧灼、微波、激光等治疗可愈.现报道1例顽固性鼻出血,经过前后鼻孔填塞、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膨胀海绵填塞,均无效,最后行筛前动脉结扎,加结缔组织片和生物胶粘贴于渗血处,才彻底止血.  相似文献   
105.
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13岁;病程最长的25年,最短的6个月。治疗方法以清热利湿为主,萆薢渗湿汤加减。方药:萆蔛20g,地肤子15g,蝉蜕20g,蒲公英30g,地丁30g,丹皮15g,泽泻15g,薏苡仁15g,蛇床子15g,苍术10g,牛膝15g,当归20g,苦参15g,黄柏12g,甘草6g,日1剂,水煎服。并配合用抗菌药物及抗过敏药物治疗。外用除湿散:黄柏250g,煅石膏250g,共研细面撒于患处。疗效观察治疗1周以后,皮肤流水基本消失,痂逐渐脱落,治愈19例,其巾有1例由  相似文献   
106.
曲唑酮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唑酮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符合CCMD-3失眠症诊断标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曲唑酮组和阿普唑仑组。治疗4周,应用睡眠状况问卷自评量表于治疗前后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睡眠状况问卷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阿普唑仑组出现白日宿醉现象6例(28.6%)。结论曲唑酮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依从性好,不失为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王恩翠  赵和云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4):539-539,55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124例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云南白药胶襄,每次0.5g,每日4次;地塞米松针5mg静推,每日2次;巴曲酶针1KU肌注,每日2次。对照组用其它止血药,如6-氨基已酸、维生素K1、氨甲苯酸等。两组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咯血是理想的有效方法之一,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8.
109.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尤其是阵发性房颤,往往发病突然,且反复发作,其中一些顽固性的房颤,治疗比较困难,疗效常不佳。近几年来,我们用乙胺碘呋酮联合速效救心丸治疗10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体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顽固性呃逆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笔者应用体针配合耳穴贴压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6例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病人 ,其中因寒热或饮食不调骤然发病者 1 8例 ,外伤及胸腹部术后引起者 2 2例 ,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出现者 1 6例。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 2组 ,针刺配合耳穴治疗组 2 8例 ,男 1 9例 ,女 9例 ,年龄最大者 78岁 ,最小者 2 5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1 0天 ;西药注射对照组 2 7例 ,男 2 0例 ,女 7例 ,年龄最大者71岁 ,最小者 2 6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8天。 2组年龄、性别、病程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具有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