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1篇
  免费   1459篇
  国内免费   758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571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1186篇
内科学   880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39篇
特种医学   3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866篇
综合类   2818篇
预防医学   386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2743篇
  51篇
中国医学   714篇
肿瘤学   2570篇
  2024年   254篇
  2023年   748篇
  2022年   862篇
  2021年   897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561篇
  2014年   684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887篇
  2011年   855篇
  2010年   773篇
  2009年   695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493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对肺腺癌患者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40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扩增阻滞突变...  相似文献   
142.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因严重缺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导致大量富血小板血栓堵塞血管,最终引发终末器官衰竭。血浆置换作为TTP治疗的基石,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随着对TTP病理生理机制的进一步探索,逐渐涌现了其它类型的替代疗法、新型免疫抑制剂、靶向拮抗剂、基因治疗等新兴手段,有望进一步降低该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本文就TTP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3.
从全球范围看,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的激活和抑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Wnt信号通路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对Wnt信号通路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利于为胃癌的防治手段研究提供启示.本文就Wnt信号通路与胃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4.
Zanubrutinib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具有高选择性的二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也是首次获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药物诞生,部分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逐渐进入了无化疗的靶向时代,免疫治疗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一些复发难治的淋巴瘤中,都显示出了深度持久的缓解及良好的安全性,为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是针对zanubrutinib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研究叶酸修饰的麦角甾-4, 6, 8, 22-四烯-3-酮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对肿瘤细胞的毒性和靶向性,并进行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了叶酸偶联麦角甾酮脂质体;用透射电镜、粒径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进行表征;以动态透析法测定其体外释药特性及血浆对释放行为的影响;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考察叶酸偶联麦角甾酮脂质体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体外毒性作用,并结合肿瘤细胞摄取实验考察其经叶酸受体介导的靶向性;HPLC测定灌胃后大鼠血药浓度,采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叶酸偶联麦角甾酮脂质体形态呈球形,粒径分布窄,均匀圆整,平均粒径为112 nm,药物包封率达73%;体外释放介质中,药物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具有长效缓释性能;在与HeLa的相互作用中,麦角甾-4, 6, 8, 22-四烯-3-酮、麦角甾酮脂质体、叶酸偶联麦角甾酮脂质体的IC50值分别为10,14,5 μg·mL-1;脂质体剂型显著增加了麦角甾-4, 6, 8, 22-四烯-3-酮的AUC,延长了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结论 叶酸作为导向分子提高了叶酸偶联麦角甾酮脂质体的靶向性,使叶酸偶联麦角甾酮脂质体主动靶向作用于宫颈癌细胞(HeLa),降低了给药浓度,制成叶酸偶联麦角甾酮脂质体显著提高了麦角甾-4, 6, 8, 22-四烯-3-酮的生物利用度,可望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46.
 以阴道滴虫单克隆抗体为模型,用N-羟琥珀酰亚胺的活性酯使单抗衍生化,与棕榈酸相连,组装于脂质体上,约50%的抗体与脂质体相结合。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和细胞毒作用为指标,显示凌单抗修饰脂质体对阴道滴虫有特异性结合,从而证实单抗对脂质体修饰,体外寻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7.
吴娟  谢晋  张群林  林竹霞  谢荷  孙备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3):2428-2434
该文梳理了中药引经理论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种引经药(冰片、牛膝、柴胡、桔梗)对其他药物体内过程和药效的影响。引经药通过促进其他药物的吸收和靶向分布,引导其他药物到达与疾病相关的经络或病变部位,增强被引药物作用于靶部位的药效。引经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膜组成,抑制P-gp外排,开放生理屏障,调节生化物质水平,改善微循环和改变靶组织p H等有关。引经化学成分是引经药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引经成分的研究有利于寻找天然的靶向给药体系。目前,引经领域的研究正处于积极探索期,研究方法和思路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8.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粒子群优化法(ANN-PSO)筛选地锦草结肠靶向给药微丸制备工艺参数。方法以pH依赖-时滞型地锦草结肠靶向给药微丸的制备为研究模型,薄膜包衣增重、增塑剂与成膜材料用量比为变量,微丸体外释放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应用BP(back-propagation,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并结合粒子群优化法筛选微丸的处方工艺参数。结果按优化的处方工艺参数制备的地锦草结肠靶向给药微丸,在体外实验中可满足结肠定位释放的要求。结论人工神经网络建模与粒子群法寻优相结合,为解决药物制剂工艺涉及的多维复杂非线性系统的优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9.
固体脂质纳米粒给药系统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固体脂质纳米粒在体内的药动学特性.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内药动学研究相关文献,包括药物吸收、组织分布和靶向性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固体脂质纳米粒对药物的体内药动学过程均有一定的影响,可达到靶向长效的目的.结论:固体脂质纳米技术将广泛用于各种给药途径,具有良好的体内特性,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0.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是癌症的现代治疗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治疗而言,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强、用药量低、毒副作用小、人体耐受性好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近年此类药物在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本文分别对以HER-2为靶点的药物、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为靶点的药物、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药物以及其它新靶点的药物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现状、临床治疗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