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61篇 |
免费 | 240篇 |
国内免费 | 8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篇 |
儿科学 | 19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102篇 |
口腔科学 | 86篇 |
临床医学 | 857篇 |
内科学 | 205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228篇 |
特种医学 | 11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31篇 |
综合类 | 2047篇 |
预防医学 | 411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1198篇 |
35篇 | |
中国医学 | 1746篇 |
肿瘤学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01篇 |
2022年 | 145篇 |
2021年 | 243篇 |
2020年 | 182篇 |
2019年 | 175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197篇 |
2016年 | 227篇 |
2015年 | 221篇 |
2014年 | 423篇 |
2013年 | 353篇 |
2012年 | 434篇 |
2011年 | 459篇 |
2010年 | 416篇 |
2009年 | 368篇 |
2008年 | 392篇 |
2007年 | 298篇 |
2006年 | 307篇 |
2005年 | 347篇 |
2004年 | 309篇 |
2003年 | 301篇 |
2002年 | 241篇 |
2001年 | 211篇 |
2000年 | 194篇 |
1999年 | 175篇 |
1998年 | 115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纳络酮和醒脑静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积极的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化痰,保持气道通畅,呼吸兴奋剂,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脑保护、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和醒脑静。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92.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男1084例,女759例,年龄9~74岁,全肺切除321例,肺叶切除609例,肺段切除62例,脓胸纤维板剥脱术482例,脓胸改良胸部成型术369例。麻醉:均给予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双腔插管。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行阑尾根部结扎的两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我科21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资料,分为推结器结扎组101例,直接结扎组112例,分别使用推结器与直接使用可吸收线结扎阑尾根部,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213例全部顺利完成,无需中转开腹。推结器组与直接结扎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2.73±5.68)min和(46.09±7.12)min(P〈0.01),平均术后第一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时间分别为(26.74±3.77)h和(26.59±3.70)h(P〉0.05),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3.83±0.93)d和(3.88±0.85)d(P〉0.05),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平均术后第一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使用推结器结扎阑尾根部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与使用可吸收线直接结扎同样安全。 相似文献
94.
《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妇产科学》2008,27(3):208-211
临床路径在术后新生儿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分析;新生儿呼吸暂停临床分析与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630例;硬膜外麻醉合并静吸复合全麻用于新生儿胸腹部大手术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肺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点滴,7d~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可有效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显效快,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急性颅脑损伤非常多见,再加上心脑血管病的上升趋势,脑出血患者亦越来越多。及时地当地处理好颅脑损伤,对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关系极大。在颅脑损伤救治中,手术是关键性措施之一,而正确的麻醉处理不仅为手术创造了条件,其本身也是颅脑损伤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脑外伤的病死率可达30%~50%。我院自1997年至2007年6月十年来,共施行急症颅脑手术2850例,均采取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避免局麻手术中的不足,供氧有保证,并及时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舌后坠,缩短手术时间和脑缺氧时间,对手术预后有较大的益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醒脑静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液细胞因子IL-6,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82例首次发病且于起病24h内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43例仅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IL-6, 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6, TNF-α水平较治疗前也有明显降低(P<0.05)。而病死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IL-6, TNF-α参与脑出血后的炎性反应, 醒脑静可能通过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索米非司翻.氢甲喋呤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对44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米非司酮、氨甲喋呤联合使用治疗输卵管岳娠,治愈率93.2%,药物副反应少.结论 束非司嗣,氨甲喋呤联合使用治疗输卵管妊娠副反应小,疗效肯定,疗程短.值得我们推广,尤其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保证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醒脑静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162例重度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高压氧、吸氧.营养脑神经、改善脑循环,预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应用盐酸纳络酮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用21d,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智能等症状改善状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56%,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7.50%,两组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理由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且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所致的智能障碍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肩胛提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35例肩胛提肌劳损患者并随机分成短刺组、针刺组、走罐组三组,短刺组用短刺法针刺天髎次(肩胛骨内上角)、颈1-4横突,并予电针刺激20 min,然后以冬青膏为介质玻璃罐走罐2 min;针刺组针刺颈1-7夹脊﹑颈百劳﹑阿是穴等穴,然后给予与前组相同的电针刺激及走罐治疗;走罐组给予前两组同样的走罐治疗。VAS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疼痛变化,并进行治愈率、治愈时间的比较。结果 10例受试者中途退出,三组共完成病例120例。短刺组(n=43)治愈39例,好转3例,无效1例;针刺组(n=41)治愈19例,好转20例,无效2例;走罐组(n=36)治愈12例,好转21例,无效3例。治疗前后VAS评分下降值,短刺组与针刺组比较,P=0.008;短刺组与走罐组比较,P=0.000;针刺组与走罐组比较,P=0.173。三组治愈率、6次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较普通穴位电针配合走罐治疗、单纯走罐治疗能更有效缓解肩胛提肌劳损患者疼痛,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结筋点短刺疗效优于普通穴位针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