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9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44篇 |
内科学 | 64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144篇 |
预防医学 | 26篇 |
药学 | 172篇 |
中国医学 | 18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8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51.
近年来 ,我们应用阿替洛尔、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33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33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平均 (5 6± 6 )岁 ;心绞痛病程平均 (2 8.8± 4 .4 )个月。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16例 ,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例。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平均 (4.2± 0 .5 )次。符合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心绞痛分级 ~ 级。均经活动平板试验阳性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明显狭窄而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方法 :阿替洛尔 12 .5 mg/次口服 ,2次 / d,连用 30天。曲美他嗪 2 0 m g/次口服 ,3次… 相似文献
52.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5,5(6):797-797
ASCOT(Anglo-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 Trial)是迄今欧洲进行的最大规模的高血压临床试验。其 目的是评价以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氨氯地平(Amlodipine,络活喜)为基础、必要时联合使用ACE抑制 剂培哚普利(Perindopril)的优化降压方案,能否避免以B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Atenolol)为基础、必要时联 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的降压方案对糖脂代谢的不利作用,从而提供更多的心脏保护作用,预防冠心病事件和 减少其他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比较单用毛花甙丙及其与阿替洛尔联用对开胸手术后快速心房劝心室率的控制效果。方法:38例患者按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毛花甙丙丙组和联合组(毛花甙丙+阿替洛尔),按用药情况分为规范组和不规律组。比较两组毛花甙丙的日用量及控制心室率在90次/min以下所需要的时间。结果:毛花甙丙组日多次重复用药的比率明显高于联合组(P<0.01);心室率被控制在90次/min以下所需时间3天内无显著性差异,7天内联合组所占的比率明显高于毛花甙丙组(P<0.05),规律组与不规律组相比,规律组心室率3天和7天内被控制的比率也明显高于不规律组,结论:阿替洛尔和毛花甙丙联用,可以减轻阿替洛尔的心肌抑制作用,减少毛花甙丙的日重复用量,降低了洋地黄中毒的机率,也可使对毛花甙丙不敏感患者的心室率早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atenolol)对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室复极空间离散度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于1998—2002在Charles Sturt University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完成。20只绵羊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阿替洛尔组。结扎左冠状动脉的钝缘支诱导急性心肌缺血,同时在缺血区和非缺血区的64个心外膜位点描记单极心电图,从心外膜心电图上测量激动-恢复间期(activation-recovery intervals,ARI),最长和最短的ARI的差值定义为ARI离散度。结果阿替洛尔组缺血面积小于对照组[(13±2)%比(19±3)%,P<0.05];对照组ARI离散度在冠状动脉结扎后30、60和90min分别增加(18±21)、(27±21)和(16±10)ms(P<0.01),而在阿替洛尔组ARI的离散度无显著增加。结论阿替洛尔可抑制羊缺血诱导的心室复极空间离散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57.
氧化应激对心衰大鼠ET—l的影响及β—阻滞剂的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氧化应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内皮素—1基因表达的影响,并用不同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和阿替洛尔)进行干预、比较。方法 30只雌雄各半的Wistar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造成心衰模型,随机分为:①心衰组(n=10),②阿替洛尔组(n=10),③卡维地洛组(n=10),同时设假手术组(n=10)。药物干预4周,检测各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心室质量指数、氧自由基代谢指标,及心肌组织内皮素—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心衰组心功能指标恶化(P<0.01,0.05),LVMI及RVMI分别升高19%和30%(P<0.01,0.05),SOD活性下降而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心肌组织ET—1基因表达上调(P<0.001)。心衰大鼠LVMI与ET—1呈正相关r=0.672(P<0.05),ET—1与心功能恶化程度平行(P<0.01,0.05);ET-1与MDA正相关r=0.836(P<0.01),而与SOD负相夹r=-0.744(P<0.02)。经卡维地洛治疗后心功能改善,LVMI、RVMI下降,MDA降低,SOD活性上升,且ET—1表达下调(P<0.01,0.05),等剂量的阿替洛尔未获得上述改变,仅对心功能有所改善。结论 心衰时氧化应激导致心肌ET—1表达增强,ET—1参与心室重构并提示心衰预后。卡维地洛可抑制心室重构,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下调ET—1的表达有关。氧化应激对心肌ET—1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等剂量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卡维地洛较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更有利于心衰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58.
59.
用放射配体结合法鉴定小鼠子宫平滑肌β肾上腺素受体,结果显示l-去甲肾上腺(NE),dl-普萘洛尔(Pro),d-噻吗洛尔(d-Tim),l-Tim的IC_(50)依次为171±10,10.3±4.3,6.5±2.1·0.40±0.23 nmol·L~(-1);K_1依次为113±6,6.3±2.8,4.0±1.3,0.25±0.14nmol·L~(-1),亲合力顺序为l-Tim>d-Tim>dl-Pro>l-NE,阿替洛尔不能抑制[~3H]二氢阿普丙洛尔的结合,提示小鼠子宫平滑肌具有β_2肾上腺素受体。 相似文献
60.
心力衰竭是一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 ,当代治疗心衰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 ,阻断心肌重塑。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CHF) ,旨在评价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病人均为门诊及住院CHF患者 (经临床、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等确诊 ) ,心功能NYHAⅡ~Ⅲ级。禁忌证 :支气管痉挛性疾病 ,心动过缓 (心率 <60次 /分钟 ) ,Ⅱ°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未用过 β阻滞剂。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