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97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6篇
预防医学   69篇
药学   429篇
  5篇
中国医学   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P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泼尼松1 mg.kg-1.d-1、低分子肝素钠抗凝,适当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口服,每天1次。2组均治疗4周应用效果检测2组用药前后血清白蛋白、血脂、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24 h尿蛋白定量、尿总蛋白/肌酐、肝酶、肌酶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PT、纤维蛋白原、24 h尿蛋白定量、尿总蛋白/肌酐、肝酶、肌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均明显升高,血脂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P0.01),PT、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除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常规剂量在PNS中应用且有降脂作用,可减少蛋白尿、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疗效、血脂及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可溶性CD146(s CD14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PCI手术治疗的ACS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每晚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研究组术后每晚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40 mg,均维持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s CD40L、s CD14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治疗有效率(75. 6%)高于对照组(51. 1%)(P0. 05);两组TC、TG、LDL-C及血清s CD40L、s CD146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 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心绞痛、肾功能不全、心功能减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6. 6%)低于对照组(17. 8%)(P0. 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服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患者血脂和血清s CD40L、s CD146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长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和对照组(47例,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经过8周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SBP、DBP值及降低值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比治疗前降低和缩短,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他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缬沙坦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GHRP、Hcy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GHRP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GHRP及Hcy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降低血清GHRP、Hcy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4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评估心功能改善效果、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住院天数,检测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Ⅰ级为38.36%(28/73),明显高于对照组28.77%(21/73),治疗组Ⅲ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分别为20.55%(15/73)、10.96%(8/73)和(15.23±1.70)d,明显低于对照组26.03%(19/73)、20.55%(15/73)和(18.74±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每搏心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4.79±0.33)L/min、(56.17±2.11)%、(2.78±0.20)L·min-1·m-2和(301.59±24.47)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16±0.35)L/min、(51.69±2.07)%、(2.41±0.22)L·min-1·m-2和(275.21±27.53)m](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NT-Pro 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分别为(428.72±36.17)pg/ml、(16.50±5.26)mg/L、(94.34±19.65)pg/ml和(9.27±1.36)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592.56±28.30)pg/ml、(21.68±5.02)mg/L、(119.76±20.38)pg/ml和(10.86±1.3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下调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心肌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内科58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58例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常规按ACS处理,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与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两组在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与阿托伐他汀钙前、用药后1周、4周、12周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心电图ST段变化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用药前上述检测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和12周后LDL-C、TC、hs-CRP下降(P〈0.05);治疗组4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CK-MB用药1周后治疗组较观察组显著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药联合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首次在该科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使用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降压效果并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内皮素-1(ET-1)等血管危险因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 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 DBP)及血管危险因子Hcy、Hs-CRP和ET-1均得到改善,观察组24h S BP、2 4 h DB P和血管危险因子下降更明显,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血清肌酐(S cr)治疗前后数值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对脑出血血清IL-1β、TNF-α和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进行常规临床治疗,用注射甘油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组35例,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w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1β、TNF-α和OX-LDL水平,检测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可出现血清IL-1β、TNF-α和OX-LDL水平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血清IL-1β、TNF-α和OX-LDL水平,有脑保护作用,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比内科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80例,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0例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10 mg/次,1次/d。观察组给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缺血性脑血管时间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管狭窄程度分别为(72.81±11.99)%与(68.31±12.35)%,治疗后分别为(24.58±1.24)%与(56.01±3.30)%。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790,P〈0.05;t=0.457,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狭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0.842,P〈0.05)。(2)随访期间,观察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17.5%(7/40),对照组为37.5%(1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5,P〈0.05)。(3)随访1年时,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为60%(2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可有效提高症状性椎动脉患者临床疗效,减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溶栓、控血压、降低颅内压、合并症预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状况、生活自理能力、血脂水平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相比对照组的73.17%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m RS评分、TC、TG、LDL-C等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H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丁苯酞软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代谢,改善脑血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