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69篇
  免费   630篇
  国内免费   284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41篇
妇产科学   159篇
基础医学   589篇
口腔科学   500篇
临床医学   2815篇
内科学   1197篇
皮肤病学   400篇
神经病学   121篇
特种医学   6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2633篇
综合类   7545篇
预防医学   1641篇
眼科学   110篇
药学   2797篇
  16篇
中国医学   1346篇
肿瘤学   402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384篇
  2015年   534篇
  2014年   930篇
  2013年   952篇
  2012年   1188篇
  2011年   1383篇
  2010年   1279篇
  2009年   1200篇
  2008年   1434篇
  2007年   1210篇
  2006年   1145篇
  2005年   1340篇
  2004年   1115篇
  2003年   1065篇
  2002年   897篇
  2001年   810篇
  2000年   595篇
  1999年   548篇
  1998年   496篇
  1997年   478篇
  1996年   382篇
  1995年   354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提高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的诊断治疗经验。结果:5例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均治愈。结论: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的诊断主要靠病史体征,辅以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非手术处理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2.
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用二孔法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6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3.
介绍自制阑尾把持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最常用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术式是三孔法和二孔法[1].在施行LA过程中,处理阑尾系膜、结扎阑尾根部时,有时感觉阑尾的位置无法固定,缺乏牵拉张力,钳夹时容易滑脱.为此,我们自制了阑尾把持器,将其应用于临床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在体胖患者手术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 分析30例体胖患者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中操作特点.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25~60min,平均40min,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12h.平均出院时间4天.伤口无一例感染.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对体胖患者有明显优势,创伤小,易于手术操作,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25.
脑动静脉畸形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动静脉畸形(AVM)实验性动物模型建立是研究AVM必不可少的。建立脑AVM实验性动物模型最常用的动物是猪,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猪的脑AVM模型建立的方式:利用猪的自然奇网模式,颈动脉一颈内静脉瘘模式,奇网一海绵窦交通模式,利用导管形成AVM模型以及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端一端吻合模式。随着此项工作的不断完善,对脑AVM的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的认识定会进一步提高,这将会更有力地有助于AVM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6.
罗应清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16):1453-1453,1456
我院自1985年1月-2005年1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手术1534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19例,现结合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7.
患者女,53岁,于2001年4月19日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及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双侧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术后予规律化疗。2004年2月3日因左侧腹痛5d入院。腹部CT发现脾脏内可见5.6×5.9的低密度肿块,CT值28~44Hu,膀胱直肠间可见2.9×2.6的类圆形肿块,CT值43~68Hu,CT诊断为脾脏及盆腔占位性病变。腹部B超发现脾脏内有一5.4×5.1×5.0大小的囊实相间的肿物。胸片双肺无异常。剖腹探查术发现脾脏上极可见一约6.0×5.0×5.0大小的实性肿物,突出脾脏被膜;另于盆腔膀胱直肠隐窝阴道残端顶部发现一约4.0×3.0×3.0大小的肿物,手术切…  相似文献   
128.
王新华 《黑龙江医学》2006,30(4):311-311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1岁.病人以恶心、呕吐、腹痛1 d,到门诊就诊.查体:腹部略膨胀,肝脾未触及,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门诊医生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入院时血压、脉搏正常,体温38.2℃.经病房医生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当日在局麻下行阑尾切除术,采取右下腹麦氏切.切开腹膜,可见阑尾化脓并有粘连,剥离粘连部分,切断系膜,结扎、切断阑尾,包埋残端,用灭滴灵冲洗腹腔,放胶管引流,关闭腹腔.  相似文献   
129.
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收治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现对其诊治中的一些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0.
胃内细菌过度生长与残胃癌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液pH是胃内含菌量的可靠指标。溃疡病行胃切除术后其残胃内细菌过度生长,尤其是厌氧菌和大便菌群,可催化亚硝基反应和分解返流入胃的胆酸,使胃内N-亚硝基化合物和次级游离胆酸等致癌物的浓度增高,促成残胃癌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