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3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464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059篇
预防医学   16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6篇
  18篇
中国医学   457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三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方法 1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三伏灸治疗,教育组同时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教育组患者显效率为52.5%,对照组显效率为38.16%,二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依从性,并对哮喘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电针加温灸器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军 《河南中医》2005,25(11):63-64
近年来,笔者运用电针加温灸器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56例,取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3.
三伏灸疗效与ET、IgE及肺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三伏灸疗效与ET、IgE、肺功能的关系.方法:9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1:2比例随机分为:哮喘对照组30例,未进行三伏灸治疗;三伏灸治疗组60例,于三伏天进行灸治.2组均于传统三伏日之初伏前15 d及末伏后15 d检测ET、IgE及肺功能.结果:三伏灸治疗组ET、IgE水平显著降低,肺功能显著升高.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三伏灸疗法对ET、IgE及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历代名医都非常重视"针、灸、药"的临床运用,辜孔进教授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疗观,指出"一针二灸三用药"的临证原则,该文志在探讨辜教授30多年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通过三个方面,即拯救之法,妙用者针,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师古不泥,善用古方,力求发扬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继承导师的临证经验,并对后学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5.
针刺百会、内关、足三里、太冲、复溜、关元、天枢和中脘穴,得气后用自制无烟帽状灸炷温针,治疗48例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9.2%.  相似文献   
106.
李健强  辜孔进 《中医药学刊》2005,23(8):1370-1372
历代名医都非常重视“针、灸、药”的临床运用,辜孔进教授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疗观,指出“一针二灸三用药”的临证原则,该文志在探讨辜教授30多年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通过三个方面,即拯救之.法,妙用者针,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师古不泥。善用古方。力求发扬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继承导师的临证经验,并对后学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7.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垂体生长抑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垂体生长抑素(Somatostatin)的影响。方法: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建立100只大鼠实验性脾虚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前后大鼠垂体及血浆中SS的含量,并设立空线点灸对照、中药四君子汤治疗对照、模型自然恢复对照及正常健康对照。结果:脾虚大鼠脑垂体和血浆中的SS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健康对照(P<0.01)。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脑垂体及血浆中的SS含量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同期模型组及空线点灸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与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垂体SS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针灸毛刺治疗面肌痉挛3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刺是针灸中的一种刺法,源于《灵枢·官针》篇中的九刺曰:“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笔者自2001年6月至2005年4月采用毛刺配合体针治疗面肌痉挛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9例,女2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5年;轻者仅有一侧眼轮部间歇性颤搐;重者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抽搐。全部病人神经系统检查均无阳性体征。2治疗方法毛刺:选取颤搐剧烈的眼轮部及口角周围,1次取3~5处,采用1寸针,针刺深度为0.8~1分。留针1小时。配穴:以眼周颤搐为主者取承泣、四白、太阳、翳风;口角…  相似文献   
109.
笔者在1998年2月-2004年4月间用中药内服,云南白药外涂,并配合灯草灸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0.
谢潇侠 《中国针灸》2005,25(6):441-442
产后身痛也叫"产后风",临床常见,常由于失治或误治,可迁延数月、数年,甚则成痿痹,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疗效欠佳.笔者近几年来,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以铺灸治疗本病85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