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29篇
  免费   1540篇
  国内免费   557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116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986篇
内科学   794篇
皮肤病学   147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97篇
外科学   245篇
综合类   5465篇
预防医学   870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5195篇
  27篇
中国医学   15493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218篇
  2023年   684篇
  2022年   647篇
  2021年   784篇
  2020年   622篇
  2019年   722篇
  2018年   344篇
  2017年   684篇
  2016年   746篇
  2015年   854篇
  2014年   1493篇
  2013年   1391篇
  2012年   1687篇
  2011年   1822篇
  2010年   1591篇
  2009年   1457篇
  2008年   1580篇
  2007年   1346篇
  2006年   1219篇
  2005年   1208篇
  2004年   1284篇
  2003年   1183篇
  2002年   894篇
  2001年   766篇
  2000年   685篇
  1999年   584篇
  1998年   544篇
  1997年   522篇
  1996年   456篇
  1995年   377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方法:用党参与黄芪给大鼠灌胃造成类热证模型,观察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它们的影响。结果:黄连与吴茱萸比例为6:1的左金丸和2:1的甘露散有显著的消除类热证的作用,1:1的茱萸丸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中表现出有减轻类热证的作用,而体温(t)、血清皮质醇(Cor)、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的改变则未见减轻类热证或增强类热证的作用。结论:认为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类热证的病理改变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笔者从1998—2003年治疗婴儿夜啼70余例,其中对36例1岁以内的婴儿进行推拿治疗,并设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推拿组36例,为1岁以下婴儿,男19例,女17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25天。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25天。所有病例血钙正常。方法,推拿组取穴:运八卦、平肝木、揉百会、安眠、平衡阴阳。脾寒者:补脾土、揉足三里、关元;心热者:泻小肠、揉小天心、内关、神门;惊恐者:清肺金、揉印堂、太冲、内关。每日1次,每次20min。对照组分别根据不同辨证分型,口服乌药散加减,导赤散治疗3天后判定疗效。琥珀抱龙丸,每日2次…  相似文献   
33.
肺结核是肺部感染结核杆菌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呼吸道传染病,2000~2004年我们对临床表现有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的属于中医肺阴亏耗型肺结核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过3a的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补脾益肠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慢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1997年7月~1998年7月,我们对35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补脾益肠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8岁,病程6个月~12年。  相似文献   
35.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目前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临床上是关节炎为主的结缔组织的广泛炎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肿痛,结果引起关节脱位、畸形或僵直,直至关节功能完全丧失。病程漫长,虽经多方治疗,仍不易根治,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近3年来,我院采用骨炎太宝丸3号对8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疗效尚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严重可导致心肌梗塞,危及生命。笔者近年来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9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如今患脱发症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日趋年轻化.这些“聪明绝顶”的人们常为此大为苦恼。脱发固然与现代快速、紧张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精神压力有关.但肾气不足也是导致脱发的重要“催化剂”.反之肾气盛则发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38.
大黄Zhe虫丸治疗非弥漫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材》2003,26(5):388-389
  相似文献   
39.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3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杰 《人民军医》2006,49(11):678-678
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香砂和胃丸加多塞平治疗顽固性呃逆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37例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22-45岁,平均38.1岁。症状均为持续或反复出现呃逆,经多种治疗无效或短期内复发,病程超过1个月;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40.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源于《金匮》是钱仲阳从肾气丸中减桂附而成。钱氏认为小儿乃稚阳纯气之体,尤补阳之法,故用此方以治小儿肾虚诸证。经过钱氏的化裁《金匮》肾丸使分为补阴,补阳两个不同的方剂,金匮肾气丸的功能是温补肾阳,补水中之火,六味地黄丸的功能是滋阴补肾,补肾水之不足,两个方剂都是治疗肾虚,但一者温阳化气以治虚寒,一者滋阴配阳以治虚火,其义各有不同,所以临床上用于治疗疾病的症候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