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87篇
  免费   837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49篇
内科学   272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76篇
综合类   4485篇
预防医学   277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797篇
  6篇
中国医学   16329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1074篇
  2011年   1172篇
  2010年   1021篇
  2009年   1046篇
  2008年   1190篇
  2007年   978篇
  2006年   909篇
  2005年   996篇
  2004年   1219篇
  2003年   1034篇
  2002年   1093篇
  2001年   994篇
  2000年   901篇
  1999年   625篇
  1998年   589篇
  1997年   557篇
  1996年   459篇
  1995年   692篇
  1994年   663篇
  1993年   547篇
  1992年   420篇
  1991年   356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恶性肿瘤的治疗应当是在不同阶段充分发挥某种治疗优势下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治疗等治疗手段,中医外治法作为内治法的重要补充,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起效较快等独到的优势,但如何充分发挥中医外治法的优势,掌握其适应证,并很好地与中医内治法相结合,是需要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提高的。文章旨在分析中医外治法在恶性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的发挥空间,并指出影响中医外治法优势发挥的若干问题,以期在临床中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72.
化瘀利水法治疗输卵管积水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吉林中医药》2006,26(5):29-29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照《妇科疾病诊断标准》.   1.2一般资料45例均为门诊患者,B型超声检查具有诊断标准中输卵管积水声像图表现.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原发不孕者12例,孕次(包括流产及生育)1~2次5例,3~5次20例,6次以上8例.有妇、产科手术史者33例.病程6~48个月,平均16个月.均有急慢性输卵管炎病史,子宫一侧或两侧可扪及囊性肿块,活动欠佳,无压痛.  相似文献   
973.
中医辨证治疗脂溢性皮炎17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鼻唇沟、眉弓、口周、头皮、发际、耳后及上胸、腋窝、外阴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属于中医“白屑风”、“面游风”和“纽扣风”的范畴。临床上笔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脂溢性皮炎170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7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87例,女83例,年龄1~69岁,病程10d~1月。病变在面、头部120例,上胸25例,腋窝15例,外阴10例。2辨证施治2·1湿热内蕴型(72例)主症:皮疹比较鲜活、油腻明显或伴有糜烂、滋流黄水、瘙痒,大便稀烂不畅,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相似文献   
974.
慢性鼻炎,系鼻黏膜的慢性炎症病变,为临床常见疾病,证属中医“窒塞”、“鼻窒”之范畴。以鼻塞不通(呈交替性),嗅觉减退,头胀不适或头痛反复发作,病程漫长,缠绵难愈为其主症。鼻乃清空之窍,内连脏腑,故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窍道病变。慢性鼻炎多由急性鼻炎失治、治不如法、或久治不愈而成。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鼻炎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75.
辨证论治是中医医生以其疾病证候概念,运用科学理论及业务经验、诊疗技术和人文规范、素养的临床操作体系。形成辨证论治的原因有三:一是中医理论是辨证的,二是受《周易》理论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三是任其所宜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76.
《中国民间疗法》2020,(1):10-11
徐莲薇教授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为脏腑功能失调、冲任虚损、肝脑-天癸、肾-冲任-血室轴失衡所致,病机为冲任气血阴精亏虚为主,虚多实少。临床分为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肾亏虚、肺肾阴虚、阴虚血燥、阴阳两虚、肾虚血瘀、肝郁痰湿等证型;证型多有兼加,以脾虚肝郁证多见,其次,为肝郁血瘀证、脾肾两虚证、肝肾亏虚证;治疗以补虚泻实、虚实兼顾为总则,常用健脾疏肝、养肝填精、调补冲任等治法,选药侧重疏肝健脾、益肾填精、调冲任、补气血,用药平和,结合辨证调护,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977.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20,19(1):13-16
运用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诊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必须重视研究三大内容:一是少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包含6大证型,即少阴热证、少阴寒证、少阴虚证、少阴血证、少阴气郁证、少阴痰湿证;二是少阴病兼证辨证论治体系,即少阴病本证与少阴病本证相兼、少阴病本证与太阳阳阳少阳太阴厥阴病证相兼等;三是少阴病类似证辨证论治体系,如某些太阳病证、某些脾胃证、某些肝胆证等。对此只有深入研究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才能在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辨治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78.
正为推动中医药进一步深度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辨治方案(试行第三版)》,同时提出4点要求。要求实施中西医会诊制度。各地医疗救治专家组应将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纳入其中,通过中西医联合专家组驻点指导、巡诊指导、现场和远程会诊等形式,加强对辖区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中医诊疗的指导,对住院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次中医会诊或指导。  相似文献   
979.
《江苏中医药》2020,52(3):1-2
正为推动中医药进一步深度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辨治方案(试行第三版)》,同时提出4点要求。要求实施中西医会诊制度。各地医疗救治专家组应将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纳入其中,通过中西医联合专家组驻点指导、巡诊指导、现场和远程会诊等形式,加强对辖区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中医诊疗的指导,对住院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次中医会诊或指导。省级中医专家组即日起每周五14∶30~16∶30开展全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远程网络会诊,对辖区内定点医院收治确诊病例指导运用中医药救治,提高中医诊疗质量,降低重症发生率和危重症死亡率。各设区市每周可选1个重点病例,填报《新冠肺炎中医远程会诊申请表》《新冠肺炎中医远程会诊记录表》和《新冠肺炎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于前一天(周四)中午12点前报委中医医政处。  相似文献   
980.
更年期失眠与五脏虚损有关,心气(阳)不足、肝血不足、脾气不足(脾血不生)、肺气不足、肾精不足均可致失眠,分别治以代表方桂甘龙牡汤温补心气、酸枣仁汤养血安神、归脾汤补益脾气、麦门冬汤滋补肺气、黄连阿胶汤滋补肾阴等。从五脏虚损辨治丰富了更年期失眠的临床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