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461篇 |
免费 | 15111篇 |
国内免费 | 669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30篇 |
儿科学 | 2437篇 |
妇产科学 | 2105篇 |
基础医学 | 12071篇 |
口腔科学 | 3003篇 |
临床医学 | 45560篇 |
内科学 | 19611篇 |
皮肤病学 | 2869篇 |
神经病学 | 4885篇 |
特种医学 | 750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8篇 |
外科学 | 12771篇 |
综合类 | 111942篇 |
预防医学 | 56373篇 |
眼科学 | 2436篇 |
药学 | 63661篇 |
660篇 | |
中国医学 | 23659篇 |
肿瘤学 | 63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0篇 |
2024年 | 3866篇 |
2023年 | 7105篇 |
2022年 | 7974篇 |
2021年 | 10961篇 |
2020年 | 8670篇 |
2019年 | 6554篇 |
2018年 | 3666篇 |
2017年 | 6081篇 |
2016年 | 7194篇 |
2015年 | 8884篇 |
2014年 | 16962篇 |
2013年 | 17595篇 |
2012年 | 20811篇 |
2011年 | 21859篇 |
2010年 | 20473篇 |
2009年 | 19594篇 |
2008年 | 27395篇 |
2007年 | 18920篇 |
2006年 | 19641篇 |
2005年 | 23728篇 |
2004年 | 12884篇 |
2003年 | 15687篇 |
2002年 | 16878篇 |
2001年 | 9250篇 |
2000年 | 6666篇 |
1999年 | 5843篇 |
1998年 | 5527篇 |
1997年 | 6023篇 |
1996年 | 5757篇 |
1995年 | 5297篇 |
1994年 | 4217篇 |
1993年 | 2015篇 |
1992年 | 1363篇 |
1991年 | 1096篇 |
1990年 | 1061篇 |
1989年 | 960篇 |
1988年 | 253篇 |
1987年 | 229篇 |
1986年 | 125篇 |
1985年 | 78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4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9,(3)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引起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74年1月至2018年10月Elsevier、 PubMed、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左旋多巴引发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处理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有效个案报道44篇,计60例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1~80岁患者发生率较高(45例, 75%)。左旋多巴引起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1个月以内(40例, 67%);损害的系统-器官以胃肠道(21例, 35%)、中枢及外周神经(17例, 28%)为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厌食、失眠、嗜睡、头晕、头痛等。结论左旋多巴引起的不良反应以男性多见,早期以胃肠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和心率及心律紊乱患者较多,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2.
23.
25.
27.
目的 对九味镇心颗粒辅助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进行Meta分析.方法 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通过RenMan 5.2软件对九味镇心颗粒联合抗抑郁西药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从第2周开始,实验组(九味镇心颗粒联合抗抑郁西药)抑郁症状学评分低于对照组(单用抗抑郁西药)(P<0.05),并一直持续到第8周,有效率、痊愈率也高于对照组(OR=2.07,95%CI=1.38~3.10,Z=3.52,P=0.000 4;OR=1.66,95% CI=1.09~2.51,Z=2.38,P=0.02).结论 九味镇心颗粒辅助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抗抑郁西药.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以疾病为中心PBL整合式"课程改革教学效果,查找薄弱环节,培养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理论实践结合能力。方法对课程改革前后2011级和2012级口腔医学本科学生包括实习成绩(4个)、理论成绩(4个)、实习技能考核成绩(6个)共14个变量在内的综合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1级、2012级共纳入153名同学为研究对象。在两个年级的比较中,大部分成绩出现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2级全部实习成绩均高于2011级;在OSCE实践考试中,除了第1站成绩2011级优于2012级外,2~4站和总成绩2012级均优于2011级(P<0.05);理论成绩在两个年级间差异不统计学意义(P>0.05),仅口修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疾病为中心PBL整合式"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的提高,但还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质量,加强临床病案题库建设工作,构建递进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9.
心房颤动是较为常见的心内科疾病,临床表现为心悸、眩晕以及气短等,且心房颤动患者常伴有诸多严重并发症,左心房血栓即为其中之一[1]。由于心房颤动治疗前需判断心房是否发生血栓以决定治疗方案,因心房血栓是心房颤动治疗的绝对禁忌证,故早期判断心房是否有血栓对于心房颤动患者及时治疗具有价值[2]。既往临床常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心房血栓,但临床诊断准确率并不理想[3]。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