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32篇 |
免费 | 1711篇 |
国内免费 | 196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24篇 |
儿科学 | 529篇 |
妇产科学 | 526篇 |
基础医学 | 1993篇 |
口腔科学 | 682篇 |
临床医学 | 4629篇 |
内科学 | 3008篇 |
皮肤病学 | 122篇 |
神经病学 | 754篇 |
特种医学 | 111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3306篇 |
综合类 | 10796篇 |
预防医学 | 2124篇 |
眼科学 | 1459篇 |
药学 | 4270篇 |
73篇 | |
中国医学 | 3023篇 |
肿瘤学 | 6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3篇 |
2023年 | 928篇 |
2022年 | 1105篇 |
2021年 | 1382篇 |
2020年 | 1141篇 |
2019年 | 809篇 |
2018年 | 426篇 |
2017年 | 630篇 |
2016年 | 754篇 |
2015年 | 960篇 |
2014年 | 1440篇 |
2013年 | 1424篇 |
2012年 | 2023篇 |
2011年 | 2183篇 |
2010年 | 1861篇 |
2009年 | 1916篇 |
2008年 | 2508篇 |
2007年 | 1989篇 |
2006年 | 1868篇 |
2005年 | 1921篇 |
2004年 | 1543篇 |
2003年 | 1494篇 |
2002年 | 1285篇 |
2001年 | 1270篇 |
2000年 | 950篇 |
1999年 | 814篇 |
1998年 | 714篇 |
1997年 | 639篇 |
1996年 | 572篇 |
1995年 | 585篇 |
1994年 | 427篇 |
1993年 | 317篇 |
1992年 | 266篇 |
1991年 | 274篇 |
1990年 | 216篇 |
1989年 | 227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53篇 |
1986年 | 52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钙电流的阻滞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tetrahydropalmatine (l-THP) on L-type calcium channel. METHODS: Patch clamp technique (whole cell recording) was used to record L-Ca2+ current in single cardiac myocyte. RESULTS: 1) l-THP 1, 10, and 100 micromol.L-1 reduced ICa-max from (999 +/- 93) pA to (700 +/- 111) pA, (582 +/- 66) pA, and (420 +/- 112) pA (n = 6, P < 0.01), respectively. 2) l-THP reduced the voltage at half-maximal inactivation (V1/2) of L-Ca2+ channel to more negative potentials by 9 mV (n = 5, P < 0.05). 3) l-THP caused both tonic and use-dependent reduction of Ca2+ current. Tonic block of l-THP on Ca2+ current was 46% +/- 8% (n = 6, P < 0.01). The degree of use dependent blocking was 13.5% +/- 2.4% (n = 6, P < 0.05) at 1 Hz, the degree increased to 44% +/- 5% (n = 6, P < 0.01) at 3 Hz. 4) l-THP delayed half-recovery time of Ca2+ channel recovery from inactivity from (94 +/- 39) ms to (170 +/- 42) ms(n = 6, P < 0.01). CONCLUSION: l-THP has a moderate inhibitory effect on L-Ca2+ current. 相似文献
132.
硬脊膜外麻醉术后病人卧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腰麻病人术后腰痛的发生率,去枕平卧6小时已成为护理常规。但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术后是否去枕平卧,各家意见尚不统一,为此我们对硬脊膜外麻醉术后病人卧势作了对比。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18~51岁,平均(32.5±0.7)岁,ASAⅠ~Ⅱ级,均无心血管、休克和神经系统疾病。术式种类:胃大部切除、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疝修补、股骨、胫排骨折闭合或开放复位手术。1.2术后回病房随机分Ⅱ组各35例,Ⅰ组去枕,Ⅱ组置薄枕,两组的年龄、手术部位,健康状况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均连续监测P、R、BP和颅神经检… 相似文献
133.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脑梗死再发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收治 374例脑梗死患者 ,其中再发者 6 7例。因为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 (IMT)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1] ,故笔者分析了 6 7例再发患者的IMT值 ,并与同期 70例首发患者比较 ,旨在寻找可预示脑梗死再发的可靠指标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首发组 70例 ,男 4 1例 ,女 2 9例 ;年龄 4 3~ 85岁 ,平均 5 6 .3岁 ;其中脑血栓形成 4 4例 ,腔隙性脑梗死 17例 ,脑栓塞 9例 ;伴高血压 39例 ,糖尿病 11例 ,房颤 12例 ,高脂血症 2 9例 ,吸烟 4 … 相似文献
134.
患儿 ,男 ,出生 3 0min ,因生后全身皮肤呈羊皮纸样膜入院。第一胎 ,第一产 ,胎龄 40 + 2 周 ,在本院产科顺娩 ,患儿出生时羊水少 ,约 10 0ml。色黄亮而粘稠。 1minApgar评分 7分 ,5minApgar评分 10分。家族中无类似疾病 ,父母非近亲婚配。母孕期未患过疾病 ,未服过药物。体检 :体温 3 6℃ ,呼吸 42次 /min ,脉搏 13 6次 /min ,身长 5 0cm ,体重 3 5 0 0kg。四肢呈屈曲位 ,双眼睑无畸形 ,耳廓皮肤较紧而油亮 ,鼻唇沟变浅 ,全身皮肤尤其颜面、四肢、胸腹部、腰背部可见僵硬的黄色胶样膜覆盖 ,胸腹部部分皮肤… 相似文献
135.
三种细菌生物被膜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三种细菌的生物被膜(biofilm,BF)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产生。方法用改良平板培养法在硅胶膜上建立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BF的体外模型。用银染法及扫描电镜对BF进行鉴定。用双纸片试验检测ESBLs,等电聚焦电泳测定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结果三种细菌的各30株中,BF肺炎克雷伯氏菌组(A2组)中ESBLs的产生率最高(14株,46.7%),其浮游菌组(A1组)检出8株(26.7%);BF大肠埃希氏菌组(B2组)有10株(33.3%)产生ESBLs,其浮游菌组(B1组)检出6株(20.0%);BF铜绿假单胞菌组(C2组)有3株(10%)产ESBLs,其浮游组(C1组)为2株(6.7%)。浮游菌组中ESBLs的产生率低于BF菌组,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大肠埃希氏菌的BF组和浮游菌组的检出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A2组共检出14株产生ESBLs,有4种ESBLs,等电点分别为8.2(4株)、7.6(8株)、6.3(1株)和5.6(1株),A1组检出8株产生ESBLs,为3种ESBLs,等电点分别为8.2(2株)、7.6(5株)和5.6(1株);B2、B1组检出2种相同等电点分别为7.6(B1组4株,B2组6株)、8.2(B1组2株,B2组4株)的ESBLs;C1、C2组检出一种等电点为6.4的ESBLs(C1组2株,C2组3株)。以pI为7.6的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最高,其 相似文献
136.
前顱底外科是近年來新興的一門邊緣學科,而结合内窺鏡技術的前顱底微創外科更是將前顱底疾病的治療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使一直以來難以切除的侵犯顱底的鼻腔或鼻竇腫瘤、鼻腔神經膠質瘤、前顱底腦膜瘤、嗅溝瘤、前部腦膜腦膨出、鞍區腫瘤、侵入顱内的鼻咽纖維血管瘤等顱底病變的治療成為可能。鼻顱聯合窺前顱底微創外科是近年來新開創的微創外科技術。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我科自1999年5月起采用自制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124缓释膜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口腔溃疡4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0.
栉膜带离断术在肛肠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月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1):16-17
栉膜(peoten)是指齿线与括约肌间沟之间的肛管上皮而言,分为皮肤、中间带和粘膜。中间带是皮肤与粘膜的过渡区域,上皮是移行上皮,皮薄而致密,色苍白而光滑。在肛管的纵剖面上看,对照上端的直肠柱和齿线很像梳背,亦称梳状区。“栉”是中文梳子的古称,故称栉膜,其宽为0.5~1.5cm。在临床上栉膜区在肛肠疾病中的发生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长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