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25篇
  免费   6179篇
  国内免费   5755篇
耳鼻咽喉   517篇
儿科学   1780篇
妇产科学   1026篇
基础医学   8961篇
口腔科学   712篇
临床医学   22454篇
内科学   15020篇
皮肤病学   1262篇
神经病学   2863篇
特种医学   27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90篇
外科学   4760篇
综合类   42827篇
预防医学   12809篇
眼科学   788篇
药学   19941篇
  261篇
中国医学   10444篇
肿瘤学   3341篇
  2024年   751篇
  2023年   2727篇
  2022年   3396篇
  2021年   4119篇
  2020年   3402篇
  2019年   3687篇
  2018年   1756篇
  2017年   3094篇
  2016年   3133篇
  2015年   3648篇
  2014年   5389篇
  2013年   5318篇
  2012年   6967篇
  2011年   7810篇
  2010年   7164篇
  2009年   7075篇
  2008年   8470篇
  2007年   7299篇
  2006年   7195篇
  2005年   8135篇
  2004年   7152篇
  2003年   6954篇
  2002年   5481篇
  2001年   4719篇
  2000年   3902篇
  1999年   3374篇
  1998年   3117篇
  1997年   2821篇
  1996年   2608篇
  1995年   2622篇
  1994年   2107篇
  1993年   1485篇
  1992年   1259篇
  1991年   1247篇
  1990年   1072篇
  1989年   1093篇
  1988年   361篇
  1987年   255篇
  1986年   206篇
  1985年   114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瑞替普酶在ICU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65例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将对象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实验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疗后60 min、90 min、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SVR、LVEDF、LVESV、cTnI、NT-porBNP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瑞替普酶治疗ICU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低氧诱导大鼠PASMCs增殖,设置正常对照组、低氧模型组、血府逐瘀低剂量组、血府逐瘀高剂量组和NVP-BEZ235组,血府逐瘀低、高剂量组含药血清浓度分别为5%和20%。运用CCK-8法检测不同低氧时间和药物干预对于PASM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Akt、p-mTOR和PCNA表达。结果低氧培养36 h时PASMCs OD值最高,且高于常氧培养(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氧模型组OD值明显升高(P0.01),p-AKT、p-mTOR、PCNA表达增加(P0.05);与低氧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高剂量组和NVP-BEZ235组OD值不同程度降低(P0.01),各药物组p-AKT、p-mTOR、PCNA表达减少(P0.05);与血府逐瘀低剂量组比较,NVP-BEZ235组p-AKT、p-mTOR、PCNA表达减少(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PASMCs增殖,可能通过阻断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并下调PCNA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价两个血清指标在临床多范围应用方面的重要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住院患者120例(观察组)及体检健康患者8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PA和CRP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PA检测结果为(103.2±45.4)mg/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CRP检测结果为(43.5±21.8)mg/L,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PA含量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依次为肿瘤>肾病>肝病>外科手术>急性炎症。观察组患者CRP含量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依次为急性炎症>外科手术>肝病>肾病>肿瘤。结论 PA含量在肝病、肾病、急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方面水平明显降低,而CRP的含量明显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在评估病情程度方面较为敏感,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目的探讨极速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荧光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4种方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6月1日至9月30日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86例临床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应用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ELISA和GICA 4种方法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86份患者血清标本中,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IgM-ELISA、IgG-ELISA、IgM-GICA、IgG-GICA的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分别为82份(95.34%)、79份(91.86%)、41份(47.67%)、8份(9.3%)、19份(22.09%)和3份(3.49%)。极速实时荧光PCR特异度为100%,灵敏度达到1×103拷贝/mL,3次重复扩增试验显示其Ct值变异系数均<2%。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展的1期、2期、3期病程中,极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41份(97.62%)、34份(94.44%)、7份(87.50%),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39份(92.86%)、33份(91.67%)、7份(87.50%),在1期和2期两个病程,极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略高;IgM-ELISA阳性检出率从1期(28.57%)到3期(87.50%)显著增高,2期、3期与1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47、7.561,均P<0.01);IgM-GICA的阳性检出率从1期(14.29%)到2期(33.33%)也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P<0.05),但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检出率偏低。1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740、55.080、49.010、64.340,均P<0.01)。2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00、46.720、23.700、50.630,均P<0.01)。3期,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和IgM-ELISA表现出同样高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IgG-ELISA和GICA(IgM和IgG)。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和IgG-ELISA、IgM-GICA、IgG-GICA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χ^2=6.250,P<0.05)。结论极速实时荧光PCR在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早期检测中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重复性好、稳定度高,与传统实时荧光PCR相比大大缩短了扩增时间,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一腓骨肌萎缩症家系的临床表现及不同基因检测方法的特点。方法收集一CMT家系8名成员临床资料,并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及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PMP22基因突变情况,同时选择60名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的健康人做为对照组。结果该家系中患病者以行走不稳、跨阈步态,伴有弓形足为主要临床表现。该家系中5名成员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及MLPA方法均检测出PMP22基因重复序列,其中出现临床症状的有4名(Ⅱ3、Ⅱ9、Ⅱ11、Ⅲ7),未出现临床症状但基因检测结果示PMP22基因重复序列的为携带者有1名(Ⅲ5),家系中余3名成员及对照组60名均未见重复序列。结论基因检测在明确CMT诊断中起重要作用,且MLPA法筛查基因时操作更简便、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  相似文献   
80.
目的:检测诱导型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和eNOS)在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和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NOS和eNOS在30例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蜡块(LSC)、30例外阴硬化性苔藓蜡块(LS)和10例外阴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并以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测量各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iNOS和eNOS在外阴正常皮肤中无表达;在LSC中iNOS和eNOS每视野平均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4.83±3.79和17.86±4.82,高于LS的8.00±3.35和6.43±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SC和正常皮肤中MVD分别为21.58±2.48和20.44±3.66,高于LS(10.34±2.83)。iNOS和eNOS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Kappa=0.811,P<0.05)。结论:iNOS和eNOS可能与LSC炎症过程中的血管扩张有关;在LS皮损真皮中微血管减少,iNOS和eNOS可代偿性地改善LS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