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73篇
  免费   1035篇
  国内免费   838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312篇
妇产科学   192篇
基础医学   1246篇
口腔科学   189篇
临床医学   5080篇
内科学   2750篇
皮肤病学   149篇
神经病学   549篇
特种医学   5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194篇
综合类   7578篇
预防医学   1505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3893篇
  32篇
中国医学   1730篇
肿瘤学   267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68篇
  2022年   457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510篇
  2019年   551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460篇
  2016年   507篇
  2015年   644篇
  2014年   1014篇
  2013年   963篇
  2012年   1263篇
  2011年   1350篇
  2010年   1234篇
  2009年   1213篇
  2008年   1735篇
  2007年   1318篇
  2006年   1223篇
  2005年   1530篇
  2004年   1422篇
  2003年   1466篇
  2002年   1069篇
  2001年   835篇
  2000年   697篇
  1999年   613篇
  1998年   612篇
  1997年   540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496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274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258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231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卡维地洛能否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水平。方法 :选择确诊冠心病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各 30例。冠心病组卡维地洛平均用量为 (10± 2 .5 )mg/d ,共 4个月 ,于服药前、服药后2个月及 4个月 ,分别采集清晨空腹血 ,以检测Ox LDL ,丙二醛 (MDA)。结果 :冠心病组的Ox LDL、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在用药后 2及 4个月冠心病组Ox LDL较用药前有显著降低 (P <0 .0 5 ) ,MDA显示出类似的趋势 (P <0 .0 1)。结论 :卡维地洛具有抗氧化作用 ,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Ox LDL水平。  相似文献   
132.
烧伤病人血浆脂质过氧化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39例荼现人休克复苏后体内脂质过氧化(LPO)产物的动态变化。结果示复苏后24小时,病人血中丙二醛(MDA)浓度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有显著的变化(P〈0.01)。复苏后24小时,病情轻重不同的两组间基值有显著差异(P〈0.05)。SOD活力的下降主要是Cu,Zn-SOD活力的下降。手术中肢体使用止血带时,术后4小时血MDA浓度再次升高。病程时期是由于缺血再灌注,病程后期是由于残余  相似文献   
133.
134.
检测45例正常人和44例不同病期白血病血浆和外周血白细胞内维生素A、E、C、B12和β-胡罗卜素、叶酸浓度。结果表明,初治白血病患者血浆维生素A、β-胡罗卜素降低(P<0.01),未缓期解者血浆β-胡罗卜素和叶酸低于正常(P<0.01和P<0.05)。在初治和未缓解期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内,维生素E、C、B12和β-胡罗卜素均显著降低(P<0.01~0.001)。而且,外周血白细胞内维生素代谢异常比血浆更为显著。提示维生素含量变化对于解释病因,预测疗效及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5.
本实验使大鼠接受 0.25T恒定磁场作用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大鼠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分析表明,在恒定磁场作用下,红细胞表面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使聚集体解聚,而且红细胞电泳速度加快,表面电荷密度增大,增加了红细胞间的排斥性,进一步促使解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粘度。  相似文献   
136.
殷嫦嫦  胡志红 《九江医学》1996,11(3):159-161
本文比较了PCR法与RPR法检测梅的阳性率,在一期梅毒PCR法的阳性率显著高于RPR法,在二期梅毒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接近。作者认为对一期梅毒的诊断价值PCR法比PRP法高。作者还分析了目前二期梅毒的临床发现率比一期梅毒高的原因,提出对STD患乾应常规检测梅毒。  相似文献   
137.
现将不同民族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及动态血压(ABP)水平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 (一)正常对照组35例(男24,女11)。年龄55.3±7.2岁。均排除了心肺、肝肾、脑血管病的健康体检者。 (二)原发性高血压(EH)组:汉族30例(男20,女10)。年龄56.7±10.5岁。维族30例(男22,女8),年龄55.2±6.7岁。哈族25例(男18,女7),年龄56.6±7.6岁。按WHO1978年拟定的诊断及分期标准确诊。其中EHⅠ期30例,EHⅡ期55例。 二、方法: (-)标本收集:受试者停用降压药物一周,于晨8时空腹取肘静脉血3ml注入含抗凝剂和抑肽酶的试管中离心,取血浆,-20℃贮存待测。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脑脊液、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高血压组,牛磺酸组和对照组3组,高血压组和牛磺酸组建立大鼠主动脉狭窄-高盐摄入性高血压模型,牛磺酸组饲料中加牛磺酸,观察3组大鼠脑脊液、血浆ET-1含量及血压的变化,测定脑组织和主动脉组织牛磺酸含量及主动脉肌条的舒缩功能.结果应用牛磺酸后,高血压大鼠pMA,脑脊液和血浆ET-1水平均下降(P<0.05),血管舒缩功能得以改善.结论牛磺酸可降低脑脊液、血浆ET-1水平,从而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39.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中分子物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181例Ⅰ型及105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分子含量,并观察了其中45例Ⅰ型病人治疗前后血浆中分子含量变化。结果发现Ⅰ型病人血浆中分子明显高于正常人,而Ⅱ型病人则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Ⅰ型病人治疗后血浆中分子明显降低。推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分子含量可能与D2受体有关,并受DA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140.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组累及周围神经髓鞘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病,可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和呼吸衰竭,若不及时抢救治疗可导致死亡,我们用CS—3000Plus细胞分离机对重型和极重型GBS患者,配合临床进行了12例抢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